“暖”新聞

蘭州晨報

昨天(24日),

冷空氣影響範圍迅速擴張,

所經之處大風、雨雪輪番登場,

操碎了心的蘭妹妹,

告訴你有一種愛叫做

“年年喊你穿秋褲”!

“暖”新闻

蘭州今起三天主打晴天

10月23日夜晚至24日凌晨,蘭州市以降雪的“高姿態”方式迎接霜降節氣的到來。24日,來自蘭州中心氣象臺的消息稱,23日,我省張掖以東的武威、白銀、天水等大部分地方出現小雪(雨)或雨夾雪天氣,其中臨夏、定西、甘南、隴南、天水等州市局部地方出現中雨(雪)。近日,蘭州市區低溫將降到“冰點”0℃,高溫雖然回升到15℃,但已經無法阻擋寒冷冬季來蘭“叩門”的步伐。

10月24日,記者從蘭州市氣象臺獲悉,23日夜間,蘭州市各地先後出現了雨雪天氣,最大降水量出現在榆中縣夏官營9.7mm;城關區五里鋪觀測站降雨量為6.4mm。24日,蘭州市實測最高氣溫降至7.1℃,最低氣溫降至2.2℃。

“暖”新闻

今起三天,蘭州市區天氣預報為:

25日,多雲,0℃-12℃;

26日,晴,0℃-15℃;

27日,晴,1℃-15℃。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張繼培 實習生任小琴

接下來

是大家近期最關心的問題

供暖

暖氣不熱是啥問題 你知道嗎?

“暖”新闻

問:為什麼開始供熱時用戶要主動進行排氣?

答:剛開始供暖時,系統水力不平衡,水工況不穩定,所以熱用戶要及時排放管道集氣,以免影響供熱效果。

問:為什麼開始供熱時集氣次數較多?

答:供暖系統在運行中,管道內部不斷有氣體產生,這些氣體往往存在系統的最高點,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氣塞,阻礙水的流動,導致散熱器不熱。樓頂住戶的暖氣自動排氣閥因年久失修或質量問題,很難及時排出氣體,因此,需要人工進行多次排氣。樓頂住戶要配合好供熱公司,使其排氣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問:室內裝修暖氣罩對供熱溫度有什麼影響?

答:很多人由於不瞭解散熱器的散熱原理,而在裝修時只考慮美觀,將散熱器全部包在裡面,導致散熱器熱量散發不充分,從而影響了室內供熱效果,影響溫度一般在3℃-5℃左右。因此,希望用戶在今後的裝修中一定要考慮散熱器的合理裸露。

問:暖氣不熱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答:供熱公司在保證熱質的前提下,用戶暖氣不熱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暖氣系統阻塞,物堵或氣堵現象為暖氣片前段熱,末端不熱;部分暖氣片熱,部分暖氣片不熱;

2.二次管網設計佈局不合理,暖氣年久失修,內壁結垢,水流不暢。現象為小範圍或局部用戶熱,其他不熱或感覺不明顯;

3.用戶家裡裝有過水熱,造成水阻。現象為上戶暖氣片熱,下戶暖氣片不熱;

4.二次管網保溫不夠,熱損過大。現象為用戶暖氣片不熱;

5.房屋暖氣包組數與取暖面積不匹配。現象為室內溫度偏低;

6.二次管網漏水或人為放水。現象為二次管網供水溫度偏低,室內溫度不正常。

問:供熱設施可以隨意改動嗎?

答:不能隨意改動。一是集中供熱是一項系統工程,若隨意改動,會使採暖設計參數改變,造成暖氣片散熱分佈不均,影響採暖效果。二是多數裝修人員不具備暖通專業知識,供熱設施改動後,容易出現接口不嚴、管道坡向錯誤等問題,不僅影響採暖效果,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單元採暖系統的循環。

問:為什麼供熱初期暖氣忽冷忽熱?

答:供熱初期整個供熱系統不穩定,主要是系統內不用熱的用戶較多,尤其是老系統中的個別用戶既不用熱也不配合,影響了向系統內注水。按照供熱計劃安排,要在供熱運行前全部系統要注完水,冷運後轉入供熱正常運行,而由於延期交費或拆斷管線的影響,延誤了正常注水,造成了供暖後邊供熱邊注水,整個系統平衡發生了波動,室內系統由於充水流量發生瞬間變化而產生積氣,影響了熱水的正常循環,而使暖氣不穩定,忽冷忽熱。在這種情況下,熱力公司人員又要對其進行重新調試平衡以恢復正常。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張繼培

一年供暖費花了多少錢?

心裡有數沒數呢?

壁掛爐供暖、分戶計量供暖、集中供暖哪種方式省錢

目前,蘭州市供暖方式主要分為集中供暖(包括煤電鍋爐、天然氣鍋爐集中供暖)、分戶計量供暖和壁掛爐供暖方式。那麼,採用哪種方式取暖費最省錢呢?近日,記者採訪了分別住在4個小區,採用不同方式取暖的居民,曬曬他們的取暖費賬本。

“暖”新闻

賬本1:煤電鍋爐天然氣鍋爐集中供暖

家住城關區市政大坡一企業老舊居民樓的市民張先生居住面積40平方米。冬季時,他家暖氣由一家企業物業採用天然氣鍋爐集中供暖。10月21日,物業公司貼出了收繳2019-2020年度取暖費及試水打壓的通知。

據瞭解,去年取暖期即2018-2019年度,張先生家取暖費按5元/月·㎡交納,5個月供暖期共交納1000元。

賬本2:分戶計量供暖

張女士家住碧桂園小區,小區居民採用分戶計量供暖。張女士家取暖面積140㎡,2018-2019年度供暖期間,她家室溫一直維持在22℃-23℃之間。由於供暖時,供熱站服務人員將她家調節熱量大小的閥門拆掉,她家相當於放開閥門取暖,一個採暖期下來,供熱站根據熱量表計算出她家應交取暖費4200多元,要求補交300多元。考慮到她家住1樓,供熱站決定將補交費用減免,即實交3900元。如果摺合成按月按面積供暖,張女士家取暖費單價為3900÷140÷5=5.57元/月·㎡,比家住市政大坡的張先生家要高0.57元/月·㎡。但張女士說,如果當時控制閥門不拆掉,她家取暖費肯定在4元/月·㎡左右。理由是,她家鄰居家取暖費只有3.89元/月·㎡。

趙先生家住安寧水岸天成小區,住房建築面積為88㎡,採用分戶計量供暖。2018-2019年度供暖期,家中室溫22℃-23℃,結算取暖費後,共交納取暖費1700多元。如果按月按面積集中供暖折算,他家每月每平方米取暖費為1700÷88÷5=3.86元/月·㎡,取暖費單價比家住市政大坡的張先生家低1.14/月·㎡。

賬本3:壁掛爐供暖

市民柴先生家住雁灘鴻運潤園,採用壁掛爐取暖,取暖面積160㎡。2018-2019年度,他家室溫保持在22℃左右,交納取暖費2500元。如果按面積集中供暖折算,他家每月每平方米取暖費為2500÷160÷5=3.13元/月·㎡,顯然柴先生家取暖費單價比家住市政大坡的張先生家低1.87元/月·㎡。

總體算下來,採用壁掛爐取暖最省錢,其次是分戶計量供暖,集中供暖最貴。但是,不論是壁掛爐取暖,還是分戶計量取暖,省錢還得靠溫度調節閥或者熱量控制開關來控制,如果任由壁掛爐猛燒,或者將分戶計量閥門開到最大,一個採暖期下來花費的取暖費,肯定比集中供暖還貴。

文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張繼培

接下來的兩則新聞

讓你的心裡有點暖

這個老人幹了件大家“沒見過”的事

如果有個地方,可以什麼都不用帶免費學習二胡,你會去嗎?估計大多數市民聽到這件事,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事!

10月22日,記者來到土門墩的一處商住樓內,找到了這處可以免費學二胡的地方。只見十餘名叔叔阿姨,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專心致志地練著二胡曲《北京有個金太陽》,歡快熱烈的氣氛裡,每個人臉上都神采飛揚。而這樣一個平臺,是由63歲的李晚明搭建起來的。

“暖”新闻

A.修眼鏡起家 農家小夥闖出新天地

生於1956年的李晚明,身形瘦長,腳步輕快。他告訴記者,自己來自甘谷農村,家中排行老小,自十二歲父親去世後,哥哥們全部外出工作,他便承擔起了照顧母親和侄子們的任務。由於那時候年紀小,生活條件差又吃不飽飯,為掙工分乾重活,落下了駝背的毛病。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憑著一股拼勁自學文化,19歲時成了村上的出納。

1983年,李晚明懷揣10元錢,來到了甘谷縣城跟人學著修眼鏡。由於踏實勤快技術好,在縣城裡有了名氣,便開始擺攤賣眼鏡。1989年,李晚明打聽到木材生意賺錢,便大著膽子用積攢的3300元錢做了一單買賣。這次的成功經驗,幫助李晚明打開了木材生意的大門。在從業的近30年裡,他由於業務能力強,又誠實守信,多次獲獎。2007年,他還獲得了由七里河區人民政府頒發的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獎。

“暖”新闻

B.熱情加實幹 助人為樂搭建平臺

2012年,李晚明在日常散步的百合公園,發現了一群喜歡唱秦腔的老年人。他被這群精神頭十足的人吸引,便常常去聽他們唱秦腔,漸漸地,他發現了一個情況。這群老人的伴奏樂器都是自帶的,當其中有人走了之後,留下的人便沒有伴奏了。看著很多老人失望的表情,他萌生了買樂器的想法。

說幹就幹,他聯繫廠家購買了整套的秦腔伴奏樂器,每天開車拉到百合公園,擺好後讓愛好者們免費使用,免費的樂器吸引了很多人前來。後來,他又將自己的辦公室向秦腔愛好者們開放了一段時間。

除了免費的樂器,李晚明還給多位熱愛二胡但因種種原因無法購買的人贈送了二胡。同時,他利用自己從事過木材生意的相關知識,幫助很多人挑選樂器,聯繫廠家進貨和維護。

說到為什麼要開辦這樣一個平臺,李晚明表示,就是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老人們搭建一個服務平臺。

C.老有所樂 二胡給老人們帶來歡樂

2015年,李晚明在七里河區老年大學報名,開始學習二胡,並被選為班長。為了給班上的同學找一個練習的場所,他租了一套房,讓同學們免費練習。為了方便大家,他自掏腰包購買二胡、音響、樂譜架、桌椅板凳等。

一開始,只是每週日和同學們一起練習,漸漸地,同學們又帶來了自己的朋友,李晚明熱情地接待這些慕名而來的人,為他們免費服務。漸漸地,除了練習的人,還有專業的老師在這裡免費教授。就這樣,練習室由每週一天的練習,變為每週四天,來的人由最初的二三十人變成一百多人。每逢週二、週四、週五和週日的練習日,李晚明都會5時起床,早早來到練習室,準備樂器和茶水等。

對於李晚明,大家最大的心聲就是感激,感謝他以一己之力為大家提供這樣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讓退休的老人們有這樣一個老有所樂的平臺。正如一位江蘇樂器廠的老闆所說:“這樣的好事別說西北,就連全國都沒見過。”

現在,來這裡練過二胡的老人們活躍在各個社區和街道,多次受邀表演。今年重陽節和國慶節,他們就在西湖公園進行了二胡演奏。

文/圖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李冰潔

一包一椅,六元理髮,童叟無欺

現今的繁華都市,裝修高檔的各式美髮沙龍、美髮連鎖店遍佈大街小巷,門庭前都是俊男美女在招攬顧客,年輕人的髮型和顏色盡顯時尚潮流,如果你不知道離子燙、空氣劉海、雕刻染髮、奶奶灰之類的代名詞就OUT了。然而,在城市街角、菜市場、天橋下還是有這麼一個群體——露天“理髮師”。光華街早市就有這樣一個小攤,一包一椅,6元錢理一次髮,經濟實惠,童叟無欺。

“暖”新闻

A.街巷早市擺攤 六元理髮

只要不下雨,已過花甲之年的徐堯邦師傅肯定會揹著他那裝滿工具的小布包出攤,每天早晨7時30分就來到光華街早市“搶”攤位,交納5元市場管理費,勻出一塊空地,摺疊椅一擺,自營的“理髮店”就開張了。營業前,徐師傅會先用毛巾去撣撣木椅上的灰塵,乾淨整潔地迎接每一位客人。

徐師傅是永登縣樹屏鎮人,曾在手機維修店學會了手機修理的手藝,幾年中徐師傅倒也有了些小積蓄,老伴在家務農,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徐師傅說:“踏踏實實過日子,把錢掙來比什麼都強。”慢慢地孩子們都長大了,徐師傅一咬牙,決定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遂舉家搬遷到了蘭州城。為了在這個繁華而又陌生的城市安家,徐師傅重操幾十年前學會的理髮手藝,在天橋下、早市口和街角處擺起了理髮的攤子。

“暖”新闻

B.街頭理髮 不知路還有多長?

“老徐,今天生意咋樣?”年近80歲的劉老漢來到徐師傅的攤前,“哎吆吆,老哥你來了,等一下,這個馬上就剪完了。”徐師傅趕忙招呼著劉大爺。大爺說:“我就住在集市附近,幾乎每隔半個月都要來找徐師傅理髮,從黑頭髮一直剪到了一頭白髮,老徐剪的頭我最稱心!”對這樣的老顧客,徐師傅格外上心,十幾年的相處早已經是相知相惜的好朋友了,徐師傅覺得,他的理髮攤能堅持到現在,全靠這群“老粉絲團”的支持。

也許有一天,街邊就不準擺理髮攤了,或者自己的身體吃不消了。“唉!到時再做打算吧。”子女們也經常勸他好好安享晚年,不要再風裡來雨裡去了,但徐師傅總覺得,撇下這幾十年的手藝有些不捨。對於徐師傅來說,用自己的手藝,維持生活溫飽,也服務著和他一樣為生活奔波著的人們就很滿足了。

文/圖丨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張艾萍

最後附贈一句秋褲版的土味情話

——

秋衣紮在秋褲裡,

秋褲紮在襪子裡,

而我紮在你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