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將擴圍,非持牌機構有望單獨申請「入盒」

中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將擴圍,非持牌機構有望單獨申請「入盒」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将扩围,非持牌机构有望单独申请「入盒」

文 | 梁雨山

火星財經APP(微信:hxcj24h)一線報道,3月19日,繼北京之後,深圳、上海、雄安等地有望開展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項目。

據經濟參考報消息,配套監管細則正在醞釀出臺,未來監管部門或允許符合一定資質的金融科技公司等非持牌機構單獨申請“入盒”。(注:此前北京試點僅允許持牌機構進入)

去年12月5日,央行官網公告稱,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按照《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的批覆》,支持在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隨後,北京金融局局長霍學文透露,北京將重點在兩個區域開展監管沙箱探索。“一是西城與海淀相鄰地區的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範區,二是城市副中心。加強金融科技監管的國際合作,規範推進金融科技新技術、新模式先行先試。”

霍學文當時表示「監管沙盒」有三個方面需要重點關注:

一是統一的系統接入,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全合規高效的測試環境;

二是主動披露、公眾監督等信用約束機制;

三是第三方存管、產品登記、信息披露等審慎包容的制度規則。

據介紹,網貸、虛擬貨幣等機構不會被納入「監管沙盒」,而區塊鏈技術一定會「入盒」測試。今年1月,霍學文表示,“任何一個應用到金融領域的技術都可以入箱測試,一定會有區塊鏈技術納入「監管沙盒」測試。測試區塊鏈技術的關鍵不僅測試技術本身,也會測試項目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比如能多大程度服務小微、提升金融風險管理、給更多百姓提供金融價值。”

3月16日,北京「監管沙盒」試點首批6項應用完成登記並將正式提供服務,其中涉及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API等技術在金融領域內的應用。具體而言:

1.「基於物聯網的物品溯源認證管理與供應鏈金融」,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報;

2.「微捷貸產品」,由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報;

3.「中信銀行智令產品」,由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報,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度小滿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攜程(上海華程西南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參與;

4.「AIBank Inside產品」,由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報;

5.「快審快貸產品」,由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報;

6.「手機POS創新應用」,由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申報,小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參與;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監管方正在根據試點情況優化「監管沙盒」風險防範機制,並將適時出臺相關監管細則。對於「入盒」機構來說,其創新應用也有望打磨成熟後「出盒」,不過必須由持牌機構經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