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你幸福嗎?

大P老師地理課堂


1.要有優越感,充分認識到教師工作的優勢 教師一年有三年月的假期,每週雙休,這是所有人都羨慕的。教師面對的是學生,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天真、熱情、積極

2.生活規律,一定要抽出時間鍛鍊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好,才能更快樂的工作。

3.不要再為職稱傷神 職稱這事,只要你努力教學,對得起自己的良好,有時候是水到渠成的事。

4.認識到教育不是萬能的,是允許失敗的 ,教師乾的是“良心活”。


易查分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想回答一下!我家裡有三個教師,姐姐是城鎮小學老師,姐夫是這個小學的校長!妹妹是另一個城鎮的小學老師!每次他們都會在家庭群裡分享孩子們上課的情景,分享他們小學校學生做各種活動的照片!很多學生大都是留守兒童,除了爺爺奶奶可能就跟老師最親了!看他們每次講學生的故事就像講自己的孩子一樣,總是濤濤不覺,有時候又會偷拍學生上課打瞌睡的樣子,特別搞笑!所以,做老師的幸福感還是有的!可能高中老師或者初中老師幸福感弱一下,因為剛好趕上叛逆期!這個年齡段的人最難管教,再加上中考和高考,所以老師壓力會大一點!大學的老師可能是幸福感最強烈的,因為大學生心智也比較成熟了,而且老師的壓力也不大!上課也比較自由,愉快!相對來說,幸福感更強烈一點吧!而且大學老師福利最好!


地推狂人衛大頭


幸福感肯定是有的,就拿我說吧,我曾就是在教育崗位上工作了十四的一名代課老師,雖然後面沒轉正,離開了,但我非常感謝有這段經歷,因為我看到了一批一批孩子的成長,得到了家長們一份份感謝信的認可,也收穫了領導一本本榮譽證書的讚賞,每次走在路上,都有人跟我打招呼,雖然我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他還記得我這個代課老師,過節的時候收到孩子們的電話祝福,我會淚流滿面,就現在也有人說,你幹那麼多年,是教育局給你的承諾沒有兌現,把你虧了,是沒有成為正式老師我確實有遺憾,但我看到我交過的學生見到我時那種親熱感,我知道我是走進了他們心的,老師如果和學生有了距離感,學生不會跟你交心,有的也只能是敬畏,我感謝這段經歷,雖然是青春的奉獻,但對教書育人我無怨無悔!


江海寄餘生ycy


作為一名偏遠地區農村中學教師,隨著近幾年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投入,感覺還是比較幸福的。

近幾年,國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像我校這樣的處於偏遠地區的農村學校校舍和操場近幾年煥然一新。學校新蓋起了倆幢教學樓,建起了塑膠操場,徹底告別了“颳風一身土,下雨一腳泥”的日子,師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在這樣一個乾淨整潔美觀的校園裡工作生活,幸福感油然而生。

教師上班天天有班車接送。雖然我校處於偏遠地區,但是教師上班天天有班車往返城裡專門接送,班車可以通過換乘直接到達家門口,方便又安全。教師在學校裡上課期間,享受免費午餐。每隔倆年,教體局免費為每位在職教師量體裁衣。以上這些待遇,前幾年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可在最近五六年的時間全部實現了。這得益於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說明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隨著國家這些利好政策的變現,我們這些偏遠地區老師的幸福指數連年上升。

當然。在教學中,難免磕磕碰碰,偶爾遇見不太通情理的學生和家長。但是隻要自己擺正心態,沒有私心,以真心和誠心對待學生,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是容易溝通的。也曾經在教學中決定放棄某些“太不懂事”的學生,但是想想自己的工作和責任還是不忍心。當他們快要畢業或者走上工作崗位後再遇見時,熱情地隔老遠就跑到你身邊向你打招呼,甚至有些當面向你承認自己以前犯下的錯誤時,感覺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社會不斷髮展,人的思想也在不斷進步。近幾年關於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家長之間關係緊張的報道層出不窮,也影響到了教師們的價值觀取向,但是社會上關於教育的正能量還是佔據主導地位。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認識的提高,整個社會弘揚正能量的風氣越來越濃,老師們的幸福感會愈來愈強。


石徑斜


要說幸福感,我想應該有的。

作為一名教師,很多人覺得工資太低,不夠養家餬口的,更別提高檔一點的消費了!但我覺得幸福感的獲得,有時候並不能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

有時候上好一堂課,教會學生一個新的知識點,看到孩子們背誦掌握了一篇新的經典文章,一次重要的考試孩子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一刻那種當教師成就感、幸福感真是溢於言表!

和孩子們在一起,感受他們的單純、青春的氣息,你會覺得自己一直年輕!沒有職場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在環境優美,充滿秩序感的學校上班,你更會覺得人生充滿朝氣!

當老師的幸福感,我覺得就是有錢掙、有事做、有休息,還有成就感!


暗香浮動月黃昏


我的嬸嬸是一名老師,是一名有著30年教齡的老教師了,依然奮鬥在教學第一線,依然當班主任,依然帶一個班的語文課。

1.她說,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只有那一刻,只有和學生在一起,在課堂上,與學生的思維碰撞、交流,才覺得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與幸福。

2.她說,每年畢業季,看見孩子們滿載著收穫離開了小學校園,她是滿足的;每年畢業季,也有很多以前帶過的學生來看望她,她是幸福的。

3.她說,這種滿足感、成就感,是其他行業的人無法體會的,這也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感的源泉。

4.教師的工作繁忙瑣碎,佔據了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還延伸到晚上。雖然辛苦,雖然普通,但是每一個辛苦與普通的日子,匯成了涓涓細流,溫暖心靈。


週週de日常


一個鄉村教師的自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92260007f019caada048\

猴哥vlog


我2011年從大學畢業開始,一直到現在做了8年的教師,我來談談個人的體會和感受。

第一,收入低,何談幸福。

教師首先是普通人,也和普通人一樣需要生活,需要養家餬口,衣食住行,買房子結婚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

第二,教師的社會地位低,沒有尊師重教的氛圍。

說實話,教師的社會地位很低,很多人在談論教師的時候,第一個說法就是說教師買菜的時候斤斤計較,沒有錢能不節約嗎。其次,反正我個人覺得,我不論走到哪裡 坐公交車還是外出做事情的時候,我都不願意提起自己的職業,就是教師。

第三,作為男教師,我在相親的時候,姑娘都不太願意和男教師談戀愛。

2012年到2013年之間,我多次和美女相親,很多美女一聽說我的職業是教師,就表示搖頭,因為他很清楚教師職業的收入很低,地位也不高,也就暗示著將來的生活可能不會太好。畢竟結婚以後,經濟來有好的經濟來源,才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也是女孩的一個正常的要求。

第四,作為鄉鎮教師,沒有存在感。

現在的學生,好一部學生 ,不好學,沒有上進心,而且非常的懶,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他們的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手機遊戲和睡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的學生很少懂得感恩的,記得在去年的平安夜,有少部分學生送老師蘋果 ,結果有同學半開玩笑半當真的說要吃蘋果,直接吃掉了老師的蘋果,不能夠使教師不能夠實現自我價值,沒有存在感。

第五,學校的評價體系,不能夠激勵老師。

現在學校的評價體系,都是傾向於論資排輩,誰和領導的關係好,誰和領導走的近,誰給領導送禮,誰的評優晉級就更快。在學校裡,很多行政崗位,也就是學校裡面的各種領導崗位,幹很少的活,但是拿很高的績效工資,年輕人上很多的課,幹很多的活,反而拿很低的績效工資,這一點嚴重的挫傷了年輕人的積極性。





教師資格證持有者


作為教師,有人幸福有人痛苦。幸福的人中,有人是教師有人不是。

第一,有人敬業,能幹一行愛一行,這樣的人,當了教師,當然能幸福。在教師中,真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很容易就能出成績。

第二,有人易於滿足,隨遇而安。他們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並享受美,教師工作和生活中也有許多美,這類中能感受到美,因而也是幸福的。

第三,有人有表現欲,教師在學生面前,就是你在說,別人在聽,你在表現,別人在欣賞。所以,至少在上課時,這類人是幸福的。

第四、有的人不愛付出,偏偏教師這種職業講的恰是奉獻。這類人當了教師,只會痛苦,根本沒有幸福感。

第五,有人理想在於當官發財,而教師一輩子無緣權與錢,他得甘於平庸,堅守清,貧,作好人梯。這類人當了教師,絕對會誤人子弟。

當教師幸福嗎?升不了官,發不了財,不能顯擺,不值炫耀。但忙碌中有充實,實實在在地有益於社會,全在於與你的價值觀是否吻合。


胸懷寬廣


職稱評定害死人?目前,教師職稱評定存在的問題,網友們有話要說

雲南中公教育資訊

4月5日

職稱是最初對於人才一種能力晉升管理制度,而且在過程中加入各種考核。但是使用了這麼多年,很多現實的問題讓職稱已經無法滿足全體教師的需求和滿意度。師職稱評定目前存在以下兩種問題,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兼顧了效率,且忽視了公平。

激勵不僅能夠產生正向的作用,有些時候還能會產生負向的作用。

職稱評定本身是為了激勵老師,讓老師不斷的精進自己的教學質量,更好的專注於教學事業,但是在多數學校之中,老師的職稱越高,教學任務反而越少,甚至在有的學校高級職稱的老師都在從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

地位應該和責任是相匹配的,那些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在學校一般都有較高的地位,但是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把職稱評定當做一個目標,當達到這個目標之後,就對日常的教學工作失去了動力。

這就造成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在很多學校之中,有職稱的教師在學校的教學任務量安排上有更大的話語權,這些教師本應該把自己的教學經驗能力充分的用於到學校的教學工作上,反而這些老師的工作量比較少,而那些年輕的老師,或者沒有職稱的老師,因為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反而教學量比較重。

拿著較低的工資,教學任務反而比較重,拿著較高的工資,教學任務反而比較少。這種倒掛的現象,引起了很多教師的不滿。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那些評上職稱的老師,不也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嗎?如果一個老師真正比較優秀,難道還怕評定不上職稱嗎?

這樣說確實有幾分道理,但是要知道的是教師隊伍目前的存量已經非常大了,並且教師的職稱評定是有名額限制的,並不是說老師什麼時候想評職稱就有名額的。

第二,職稱評定,“人為”干預的因素太多

如果所有的職稱評定都是公開透明的,什麼樣的能力都對應什麼的職稱,誰有能力職稱評定時誰優先,相信大部分的老師對於職稱評定也沒有太多的意見,對於自己的工資低也沒有太多的怨言。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職稱評定的設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老師的職稱評定是自上而下分配名額,然後學校進行層級上報申請。老師所在的學校,對於老師的職稱評定有很大的決定權。

正如有的老師抱怨的,現在老師評個職稱,僅有教學業績、榮譽證書之類還是不夠的,有些時候還要拼人脈關係。

龐大的基層教師隊伍和有限的評定名額之間的不匹配,造成了教師職稱評定之中很多奇怪的現象。

比如,之前在教師職稱評定中要求老師發相應數量的論文,一箇中小學老師發論文,難道有益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嗎?答案是當然不是。之所以會設置這樣的門檻,主要就是為了緩解老師之間的過度激烈競爭。

雖然,教師職稱評定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規定被取消了,但是並不是說教師評定之中一些隱形的門檻不存在了。

部分網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一:職稱害死人,讓很多教師苦苦地在職稱的路上拼死拼活的,教學沒有安心的教學,職稱缺讓教師頭疼,既然國家取消不了職稱,那就按工齡發工資,這樣對教師都公平公正!老師是安心服務於教育事業,不是個個為了晉級打的頭破血流!

網友二:現在職稱已經成為阻礙學校工作發展的原因之一。高級職稱不一定比中、初級職稱教得好,但工資一定此中、初級職稱的高蠻多。中、初級職稱的很多人教學質量比高級職稱的好且工作量比他們多,但工資比他們的少,長此下去你說還有人認真工作嗎?

網友三:我經歷的過程中,職稱從來跟教學質量沒掛過勾。

網友四:教師工資必須與職稱脫鉤,這是大勢所趨,因為職稱工資嚴重打擊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實行教齡工資,這樣才能激發教師終身從教積極性,對中國教育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對於教師職稱您認為還有哪些問題?歡迎大家文章結尾留言探討!

備註:以上內容來源網絡,僅供大家參考,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