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品讀第十二天 摒棄物慾誘惑,保持恬淡安穩的“度”在哪

道德經品讀第十二天 摒棄物慾誘惑,保持恬淡安穩的“度”在哪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⑾,故去彼取此。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道德經品讀第十二天 摒棄物慾誘惑,保持恬淡安穩的“度”在哪


感悟:


這一章是道德經品讀以來,字面意思最為淺顯易懂的,不用看註釋,大概也能知道個意思。


想到曾經聽過一句話:大意是當我們聽到一首經典名曲是享受,聽另一首也是享受,但是如果兩首疊加,放在一起聽,那就不是享受,而是嘈雜了。


異曲同工之妙。稀有的物品,不一定多好,但是人們刻意追求,比如“野味”,有人會標榜炫耀,能吃到別人輕易吃不到的東西,就會造成“行為不軌”,甚至讓其他人一起為他“買單”。


道德經品讀第十二天 摒棄物慾誘惑,保持恬淡安穩的“度”在哪


當滿足了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後,我們還要追求什麼,需要什麼?我們要摒棄物慾誘惑,保持安然淡定的“度”又在哪裡?


相信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有人能買房、車,有安穩的住處,有賴以生存的技能或工作,就已經心滿意足;有人有了幾套房,存款幾百萬,可仍然覺得自己“窮”,因為他們身邊還有比他更富有、更有權的人;有人自己這輩子衣食無憂還不行,還要留給子孫後代幾輩子的無憂。


當然,每個人能力不同、機遇不同,能夠有天時地利人和,能賺到更多的錢,那是他能力和價值的體現。


道德經品讀第十二天 摒棄物慾誘惑,保持恬淡安穩的“度”在哪

船上的午宴


關鍵是,我們要把握的“度”是什麼,年齡?健康?心態?還是奮戰至死?


今年,相信大多數人都不好過,當然,不乏有人狠狠賺了一票,比如有口罩資源的、額溫槍的、一次性手套的、酒精、消毒溼巾的、打印機的,有人羨慕得流口水,我怎麼沒有早想到呢?我們辛辛苦苦幹一年,還不如他們這一個春節賺得多。


人的財運、壽命,也並不僅僅是靠拼命追求得來的,還需要運氣、機遇加上能力。


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怎麼讓家庭穩定和諧,怎麼讓財富逐年累積;怎麼讓孩子健康成長,怎麼讓自己過好這一天天。


五味令人口爽,太多太容易得到,並非全都是好事,但是那個“度”,又在哪裡呢?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如果感興趣,可以加入我的圈子,我們一起來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