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https://www.toutiao.com/i6791329137760928260/?group_id=6791329137760928260

楚辭(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相傳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 “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楚人屈原 、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楚辭》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後仿作、漢初蒐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成書時間應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間。劉向《楚辭》原書早亡,後人只能間接通過被認為保留最完整的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原書亦佚)、宋洪興祖《楚辭補註》(《楚辭章句》的補充)追溯、揣測原貌。

《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因此後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 而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對《楚辭》(楚辭)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學科,今稱為“楚辭學”,其上迄漢代,宋代大興,近現代更成為中國古典文化殿堂之顯學,而《楚辭》早在盛唐時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華文化圈”,16世紀之後,更流入歐洲。至19世紀,楚辭引起歐美各國廣泛關注,各種語言的譯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現,在國際漢學界,楚辭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之一。

《楚辭》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酷吏列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

西漢末年,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彙編成集,計十六篇,定名為《楚辭》。是為總集之祖。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別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九思》。這個十七篇的篇章結構,遂成為後世通行本。

《楚辭》運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句中有時使用楚國方言,在節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適合表現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楚辭》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騷”,因其中的作品《離騷》而得名,故“後人或謂之騷”,與因十五《國風》而稱為“風”的《詩經》相對,分別為中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鼻祖。後人也常以“風騷”代指詩歌,或以“騷人”稱呼詩人。

《楚辭》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在詩壇開創了一種文學傳統,即今人視為“浪漫主義”詩風的一派都無一例外受其啟發,從中汲取精神與藝術的滋養,成為其“苗裔”。《楚辭》也是中國第一部有作者的詩集。由屈原及後學所作,至漢代劉向編輯成書。屈原正直,忠貞不屈,不為故俗所囿的品格都使他成為後世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和典範。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輯錄作者

按通行本《楚辭》內容及篇章結構等,編輯輯錄者為劉向《楚辭》(最初輯 )、王逸《楚辭章句》(現最完整本 ),作者有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王逸等。

輯錄

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 [66] 。本名更生,字子政,彭城沛(今江蘇沛縣)人。漢皇族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治《春秋穀梁傳》,亦好《左氏傳》。曾任諫大夫、宗正等。用陰陽災異附會時政,屢次上書劾奏宦官、外戚專權。成帝時,任光祿大夫、中壘校尉。曾校閱群書,撰成《別錄》,為中國目錄學之祖。又編有《楚辭》。所作辭賦三十三篇,今多亡佚,唯存《九嘆》為完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劉中壘集》。另有《洪範五行傳》《新序》《說苑》《列女傳》等,今存。又有《五經通義》,已佚,清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存一卷。

王逸

王逸,東漢文學家。字叔師,南郡宜城(今屬湖北)人。安帝時為校書郎,順帝時官侍中。所作《楚辭章句》,是《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頗為後世學者所重視。作有賦、誄、書、論等二十一篇,又作《漢詩》百二十三篇,今多亡佚。為哀悼屈原而作的《九思》,存在《楚辭章句》中。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叔師集》。

作者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戰國時楚國詩人。名平,字原;又自言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後遭到貴族子蘭、靳尚等人的排擠而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長期流浪沅、湘流域。後因楚國政治更加腐敗,首度郢也被秦兵攻破,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所作《離騷》《九章》《九歌》等。其中《離騷》等更具有宏大篇制,與《詩經》形成顯著區別,對後世影響很大。其傳世作品,都保留在劉向輯集的《楚辭》中。又《漢書·藝文志》著錄《屈原賦》二十篇,其書久佚,篇目與楚辭有無出入,已不可詳考。

宋玉

戰國時期辭賦家,後於屈原。東漢王逸說他是屈原弟子,未知所據。曾事頃襄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他和唐勒、景差,“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漢書·藝文志》著賦十六篇,皆多亡佚。《隋書·經籍志》著錄《宋玉集》三卷,已失傳。作品以《九辯》最為著名。篇中敘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傷,流露出抑鬱不滿的情緒。其餘皆有爭議。《招魂》一篇,王逸《楚辭章句》以為宋玉作,但後世有些學者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讚語,認為是屈原作品;其他見於《文選》的《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諸篇,也有人疑非宋玉作品。

淮南小山

西漢淮南王劉安一部分門客的統稱。他們的作品有《招隱士》一篇,收入王逸《楚辭章句》中,王逸說是閔傷屈原而作。但《文選》則題劉安作。又樂府《淮南王辭》,晉崔豹《古今注》、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也都說是淮南小山所作。

東方朔

東方朔(前154年-前93年),西漢文學家,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德州陵縣東北,一說今山東惠民東)人。武帝時,為太中大夫。性詼諧滑稽。曾以辭賦諫武帝戒驕奢,又稱農戰強國之策,然終不為用。辭賦以《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又名。《漢書·藝文志》雜家有東方朔二十篇,今佚。《神異記》《海內十洲記》等書皆為託其名而作。後世傳說很多,多非信史。

嚴忌

西漢辭賦家。本姓莊,東漢時因避明帝劉莊諱,改為嚴。會稽吳(今江蘇蘇州)人。好辭賦,為梁孝王門客。有辭賦二十四篇,僅存《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見於《楚辭章句》。

景差

戰國時期楚辭賦家。後於屈原,與宋玉同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漢書·藝文志》未錄景差賦。《楚辭》所收《大招》,王逸注稱“或曰景差”作。

賈誼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人(今屬河南),時稱賈生。少有博學能文之譽,文帝初召為博士。不久遷太中大夫,好議國家大事,為大臣周勃、灌嬰等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後為梁懷王太傅。曾多次上疏,批評時政。建議用“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辦法,削弱諸侯王勢力,鞏固中央集權;主張重農抑商,“驅民而歸之農”;併力主抗擊匈奴的攻略。在貶為長沙王太傅渡湘水時,作《吊屈原賦》,“亦已自諭”。在長沙三年,又作《鵩鳥賦》,自傷不遇。所著政論有《陳政事疏》《過秦論》等,為西漢鴻文。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新書》十卷。今人所輯《賈誼集》,包括《新書》十卷。

王褒

西漢辭賦家。字子淵,蜀資中(今四川資陽)人。宣帝(注: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時為諫議大夫。以辭賦著稱,其《洞簫賦》為最早的專門描寫樂器與音樂之作,較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諫議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詩經(中國最早詩歌總集)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詩經》就整體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詩經》現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覆詠歎,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風篇

《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多半經過潤色後的民間歌謠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

十五國風分別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風19篇、鄘(yōng)風10篇、衛風10篇、王風10篇、鄭風21篇、齊風11篇、魏風7篇、唐風12篇、秦風10篇、陳風10篇、檜風4篇(檜即“鄶”kuài)、曹風4篇、豳(bīn)風7篇。周南中的《關雎》、《桃夭》,魏風中的《伐檀》、《碩鼠》,秦風中的《蒹葭》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詩經》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司馬遷記載的也是這一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因為後來傳世的版本中共記載有311首,為了敘述方便,就稱作“詩三百”。之所以改稱《詩經》,是由於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產生年代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產生地域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到長江北岸,分佈在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經文史專家考定,《詩經》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滅商(前1066年)以後產生的。

《周頌》時代最早,在西周初年產生,是貴族文人作品,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部分描寫農業生產。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時期的產物,是中國上古僅存的史詩。關於《大雅》這十八篇的創作年代,各家說法不同:鄭玄認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時代的詩,《生民之什》從《生民》至《卷阿》八篇為周公、成王之世詩。朱熹認為:“正《大雅》……多周公製作時所定也。”但均認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詩。

《小雅》產生於西周晚年到東遷以後。

《魯頌》和《商頌》都產生在周室東遷(前770年)以後。

創作者

相傳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佔據詩經的多數部分,如十五國風。

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構成了詩經的另一部分。《尚書》記載,《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係。

創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於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 [10]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後,為緩和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鬥爭,變奴隸制為農奴制,正如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所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殷周間的三大變革,自其表而言之,不過一家一姓之興亡,與都邑之轉移。自其裡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西周較之殷商,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傳承歷史

據說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詩有3000首之多,後來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詩有目無詩)。孔子編纂詩經之後,最早明確記錄的傳承人,是“孔門十哲”、七十二賢之一的子夏,他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其傳詩。

漢初,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合稱三家詩。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到唐時還在流傳,而今只剩外傳10卷。現今流傳的詩經,是毛公所傳的毛詩。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關雎——陝西郃陽

1、周南

關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漢廣、汝墳、麟之趾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甘棠——岐山周公廟

2、召南

鵲巢、采蘩、草蟲、採蘋、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穠矣、騶虞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柏舟

3、邶風

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擊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穀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桑中

4、鄘風

柏舟、牆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鶉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幹旄、載馳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竹竿

5、衛風

淇奧、考盤、碩人、氓、竹竿、芄蘭、河廣、伯兮、有狐、木瓜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黍離

6、王風

黍離、君子于役、君子陽陽、揚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車、丘中有麻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女曰雞鳴

7、鄭風

緇衣、將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雞鳴、有女同車、山有扶蘇、蘀兮、狡童、褰裳、豐、東門之墠、風雨、子衿、揚之水、出其東門、野有蔓草、溱洧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東方之日——山東泰山

8、齊風

雞鳴、還、著、東方之日、東方未明、南山、甫田、盧令、敝笱、載驅、猗嗟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伐檀

9、魏風

葛屨、汾沮洳、園有桃、陟岵、十畝之間、伐檀、碩鼠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鴇羽

10、唐風

蟋蟀、山有樞、揚之水、椒聊、綢繆、杕杜、羔裘、鴇羽、無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蒹葭

11、秦風

車鄰、駟驖、小戎、蒹葭、終南、黃鳥、晨風、無衣、渭陽、權輿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月出

12、陳風

宛丘、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楊、墓門、防有鵲巢、月出、株林、澤陂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隰有萇楚

13、檜風

羔裘、素冠、隰有萇楚、匪風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蜉蝣

14、曹風

蜉蝣、候人、鳲鳩、下泉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七月

15、豳風

七月、鴟鴞、東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雅篇

《雅》是周王朝國都附近的樂歌,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共31篇。

《雅》為周王畿內樂調。《大雅》主要歌頌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厲王、幽王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

《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於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貴族,謂高尚雅正等。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小雅》共有74篇,創作於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厲、宣、幽王時期為多。《小雅》中一部分詩歌與《國風》類似,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戰爭和勞役的作品。 [10]

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勞》,小雅有《鹿鳴》、《采薇》、《斯干》等。

小雅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鹿鳴

1、鹿鳴之什

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車、杕杜、魚麗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南有嘉魚

2、南有嘉魚之什

南有嘉魚、南山有臺、蓼蕭、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車攻、吉日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鶴鳴

3、鴻雁之什

鴻雁、庭燎、沔水、鶴鳴、祈父、白駒、黃鳥、我行其野、斯干、無羊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節南山

4、節南山之什

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信南山

5、穀風之什

穀風、蓼莪、大東、四月、北山、無將大車、小明、鼓鍾、楚茨、信南山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車轄

6、甫田之什

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華、桑扈、鴛鴦、頍弁、車轄、青蠅、賓之初筵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魚藻

7、魚藻之什

魚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綠、黍苗、隰桑、白華、綿蠻、瓠葉、漸漸之石、苕之華、何草不黃

大雅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文王

1、文王之什

文王、大明、綿、棫樸、旱麓、思齊、皇矣、靈臺、下武、文王有聲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卷阿

2、生民之什

生民、行葦、既醉、鳧鷖、假樂、公劉、泂酌、卷阿、民勞、板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雲漢

3、蕩之什

蕩、抑、桑柔、雲漢、崧高、烝民、韓奕、江漢、常武、瞻昂、召旻

頌篇

《頌》共有40篇。

對於《頌》的釋義,最早見於《詩·大序》:“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孔穎達《毛詩正義》說:“頌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詩集傳》說:“頌”與“容”古字通用。

據阮元《□經室集·釋頌》的解釋,“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讚美“盛德”的舞蹈動作。如《周頌·維清》是祭祀文王的樂歌,《小序》說:“奏象舞也。”

鄭玄《毛詩傳箋》說:“象舞,象用兵時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討刺伐時的情節、動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可以證明祭祀宗廟時不僅有歌,而且有舞,“載歌載舞”可以說是宗廟樂歌的特點。

近代學者也多以為《頌》是宗廟祭祀之樂,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頌的名篇主要有《清廟》、《維天之命》、《噫嘻》等。

周頌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維天之命

1、清廟之什

清廟,維天之命,維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將,時邁,執競,思文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2、臣工之什

臣工、噫嘻、振鷺、豐年、有瞽、潛、雝、載見、有客、武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閔予小子

3、閔予小子之什

閔予小子、訪落、敬之、小毖、載芟、良耜、絲衣、酌、桓、賚、般

魯頌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駉、有駜、泮水、閟宮

商頌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玄鳥

那、烈祖、玄鳥、長髪、殷武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楚辭(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有楚辭,屈宋以下,效楚辭體者,皆謂之楚辭。》——楚辭

楚辭大全集17篇

《楚辭》七諫 哀時命 九懷 九嘆 九思(原文與賞析)

《楚辭》離騷 九歌 天問 九章 遠遊 卜居 (原文與賞析)

《楚辭》漁父 九辯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隱士(原文與賞析)

《楚辭》(屈原——離騷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詩經(中國最早詩歌總集)

《詩經》國風·周南

《詩經》國風·召南

《詩經》國風·邶風,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國風·鄘風

《詩經》國風·衛風

《詩經》國風·王風

《詩經國風·鄘風 國風·衛風 國風·王風》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詩經》國風·鄭風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詩經》國風·齊風

《詩經》國風·魏風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國風·唐風,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國風·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國風·陳風,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國風·檜風,國風·曹風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國風·豳風 共7卷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小雅·鹿鳴之什 共13卷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什 共13卷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小雅·鴻雁之什,共10卷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 共10卷

《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共10卷

《詩經》小雅·甫田之什 共10卷 樂酒今夕,君子維宴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小雅·魚藻之什,共14卷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大雅·文王之什,共10卷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大雅·蕩之什,共11卷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周頌·清廟之什 共10卷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周頌·臣工之什,共10卷

中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共11卷

《詩經》共311卷 已完結 魯頌·駉之什 商頌 共9卷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蘇先生讀經典|中國最早詩歌總集《楚辭 17篇-詩經 311篇》大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