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期貨大咖學賺錢之——解密穩定盈利1.5億嚴聖德

近期想用多篇文章解密幾位期貨大咖的交易細節,詳細講解交易理念,思路,策略,手法,希望對有意做投資的朋友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關注,持續跟蹤學習。

嚴聖德:

跟期貨大咖學賺錢之——解密穩定盈利1.5億嚴聖德


一、交易業績

網名:六年。

2006年開始期貨交易,虧損兩年、不斷總結實踐和交易理念,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

2008年7月網上貼單、帳戶權益從8.3萬到2015年5月盈利三千萬元,帳戶6年多平均年化收益100%;

2009年藍海密劍第一屆大賽獲陸軍組第二名、收益率達326%;

2010年藍海密劍第二屆大賽獲中校晉銜獎、盈利880萬元、淨值4.26;

2011年藍海密劍第三屆大賽以日內短線模式獲機槍手第二名、盈利166萬元;

2013年至2015年賬戶f六年在七禾網獲累計收益第一名、兩年盈利1億多元;

2014年藍海密劍第六屆大賽獲上將晉銜獎、盈利1806萬元;

2016年藍海密劍第八屆大賽獲元帥晉銜獎、盈利1.19億元;

以帳戶【f六年】參加私募排行榜中,兩年多盈利超過1.5億元

二、交易方法

1、交易風格

多品種、多週期、多策略、長中短線日內混合型交易策略。優勢:分散風險,提高資金利用率,發揮槓桿和複利的威力。

每筆交易都是獨立的,只要最終是正期望值就可以。所有交易都是系統化管理,由電腦來執行。

2、交易理念:

(1)活著最重要,開倉前做好最壞打算,保證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儘量讓利潤奔跑。

(2)找出價格變化規律,擬定一套交易策略,按計劃執行,隨著市場變化不斷修正,不要在意短期盈虧。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追漲殺跌、抄底摸頂、一年一次、一秒一次都可以。

(3)風險管理原則:首先考慮本金安全,其次保持盈利,然後在盈利基礎上追求卓越回報。風險控制方法:分散風險,多品種、多週期、多策略對沖,控制每次操作風險。

3、全部是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更容易執行,所以細節執行全部是量化交易,不主觀判斷,自己的交易系統包含品種選擇和交易策略選擇,以資金盈虧而調整。

盤感是經驗的條件反射,是可以總結量化、可以有效複製的。

4、自動交易

全部由電腦自動交易,不會臨時干預交易,只考慮策略是否適合現有行情,有什麼不足要完善和改進。

5、趨勢交易

日內短線、波段和中長線都是以趨勢交易為主,追漲殺跌、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交易策略主要是跟蹤不同週期的趨勢策略,基本不用震盪策略。

(1)趨勢定義

趨勢是一定週期內價格連續向同一個方向運行,趨勢策略就是不斷嘗試來捕捉趨勢。比如一小時內價格持續上漲,就認為這一小時內出現了上漲趨勢。

(2)震盪定義

震盪就是在一定週期內價格連續橫向運動一段時間。會停用相應週期的趨勢跟蹤策略。比如日K線平均波幅小於某值就認為是震盪,這些值可以用歷史數據來統計。系統和人工識別都用,主要考慮波動幅度、成交量和持倉量。

三、策略

1、CTA策略

很多機構都參與進來,交易方法都比較成熟,CTA策略佔比很大,導致CTA策略盈利難度很大。優秀的交易策略應該順應市場變化,與時俱進。

耐心和堅持是很重要的事。活著最重要,做好風控,短期盈虧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行情來時能否穩定盈利。

CTA策略總體是可以長期生存的。

任何行情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交易水平,才能佔據優勢地位,行情不好時儘量少虧,行情好時儘量多賺點。

自己主要做趨勢跟蹤策略,可能是在策略把握、風險控制及交易心態上做得好些。

2、交易策略

自己的交易模型涵蓋了多品種、多策略、多週期,形成一對多,多對一的交易方式,即一個策略對應多個品種,同時一個品種又對應多種策略分佈,以這種複合交易模式來保證產品運行的穩定性。

目前沒有針對某個品種設計單獨的交易策略。只有普適性高的策略才更穩定,策略設計時依靠設置不同參數尋找平衡點來實現匹配。

3、策略的有效性

只要符合邏輯的盈利策略就考慮使用,也看總體策略組合的需要。曾經賺過很多錢後來不行的策略,說明這個策略沒問題,只是不符合現在行情,把它放入備選池,等行情符合時再啟用。再看看是否能修改成符合現有行情的策略。

4、策略更新

策略更新的難度還是很在大的,主要是異構策略的增加。

最早做隔夜中長線,簡單策略如均線、布林線,後來找到日內贏利模式,為了提高資金利用率就只做日內。現在日內隔夜都做,沒有最好方法、只有適合的盈利方法。

5、策略配置

策略有20幾種,策略理念是趨勢跟蹤、順勢而為。這些策略在運行中是相互獨立的,無主次之分、平均分配。

6、勝率

(勝率低、老虧小錢、偶爾賺大錢、總體盈利的模型,和勝率高、老賺小錢、偶爾虧大錢、總體盈利的模型。)原先能接受中等勝率的策略,目前更注重策略組合的總體結果。

四、進場出場

1、持倉時間、

f六年股指賬戶只做股指,只做隔夜趨勢追蹤策略。有幾個不同週期的策略,短的一週平均一兩次,長的平均一兩個月一次,總體平均持倉一兩週,虧損了有可能就持倉幾分鐘,盈利了可能持倉幾個月。

2、加倉不如加策略

單個策略不加倉,多週期、多策略本身就是在不斷加倉。

和設置加倉相比,增加一套策略可以更客觀地判斷這次加開倉的情況,策略也可以更簡潔。

3、短線出場

做日內短線交易,急漲急跌時,有利頭寸要看是否還有空間,有空間繼續持有盈利頭寸,否則直接平倉,要是不利頭寸嚴格止損。

4、止損

(止損有指標止損、形態止損、固定比例止損、固定金額止損。)每單準備虧損總資金的0.5%以內。開倉前會調整開倉數量,使技術止損虧損金額小於等於設定的每筆最大虧損。設定每筆單子虧損絕對不能超過總資金的1.5% 。

五、資金管理

1、操作技術、資金管理、心態控制

操作技術、資金管理、心態控制三要素互為乘數,只要其中一個為零,結果就等於零。

技術是一切的基礎,要有一套完善、經過市場考驗的操作技術。沒有資金管理是賭博,相對止損、資金管理是更大的生存保障。活著最重要,活著總有機會,好心態才能長久。

2、回撤

淨值大幅波動,因為有長線策略,有較大盈利時基本上就是各週期各策略都開倉的時候,這樣倉位就比較重,賬戶浮贏會比較多,為了讓利潤奔跑,會等行情有一定回撤時才平倉。把回撤定在25%左右。

3、複利

2008年開始曬單賬戶權益8.3萬元,經過7年已經達到上億資金規模。2008年就開始多品種、多週期、多策略交易,慢慢由小到大,規模沒有遇到瓶頸,資金小的時候比較難分配風險。如1手銅就超過可承受風險。現在資金規模可以按交易需要合理分配風險。策略上小資金追求高收益,大資金關注穩定性,變成以長線策略為主。活著是最重要的,穩定造就暴利。

六、倉位管理

1、選擇品種

選擇流動性好、成交量活躍、歷史較長的品種作為交易品種。各品種的資金配比在大致相同的基礎上適當對成交量較大、盈利能力較強的品種增加倉位,會控制在一個小範圍內。主要交易十幾個品種,基於歷史數據做概率統計,做有正期望值的交易,不主觀預測,順勢而為。

市場長期調整確實讓很多人失去信心,沒有隻漲不跌、只跌不漲的市場,只要有行情,市場活躍度就會馬上增加。

2、倉位分配、盈利能力

按10倍槓桿來算,長線1倍,波段3倍,其餘做日內交易。

同一週期按品種分配,資金分配以最近實際盈虧而定,持續盈利就慢慢放大,持續虧損就慢慢縮小。

品種選擇、實際收益多的品種就多做。

單位資金盈利能力是時間越長越強,時間產生價值,日內盈利能力主要靠複利發揮作用。

3、多品種多週期策略的倉位分配

各策略風險平均分配,各品種價值平均分配。均衡分配後,收益好的適當增加倉位,收益不好的適當降低倉位,不過於側重某品種,這樣可以有效分散風險。

4、增減倉位

當帳戶虧損15%時開始減少頭寸,盈利20-30%時開始增加頭寸。

5、風險控制

首先考慮本金安全,其次才是追求盈利。將風險分散化,使用多品種、多週期、多策略對沖的方式控制操作風險。每筆交易虧損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同時每筆、每個品種、總體倉位事先都算好上限,就算碰到極端三板行情也不會讓虧損失去控制。初始交易時按一定比例降低風險,尋找低風險時機進場交易,以確保本金安全。

6、做到低風險換來高收益

只要找到正確方法,有可能做到低風險高收益,確實有些高手做到了。

七、交易心得

1、交流使人進步

曬單、和網友交流收穫不少。交易理念、技術交流本來就是互相啟發、互相促進的事情。

2、交易是和自己比賽

交易沒有結束時永遠不能說自己是贏家,只能盡力做好自己該做好的。交易者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不是和別人比。

3、活著最重要、穩定就是暴利

要以交易為生,交易不是以短期盈虧定輸贏的,長期來看短期盈虧無足輕重,活著最重要,穩定就是暴利。

4、2008年至今每年盈利的原因

交易策略、心理狀態還是資金管理,最重要的是風險管理能力,交易不順時不傷元氣,活著最重要。

目標是保持每年盈利,隨著規模擴大,交易肯定會偏向更長週期,盈利週期也會變長。

(文字資料來自七禾網和其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