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一间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躺着90岁的李老太,她时而抬头看看门外,时而因病呻吟,那个画面让人心疼不已。门前略显空旷的草地上,禄丰县人民法院特约调解员组织老人的3个子女坐在门前,一字一句地念李老太的起诉书。

看着沉思不语的子女们,“老书记”缓和了语气,感同身受并徐徐讲述对老人起诉案件的看法,耐心地和每个人释法明理,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底。最终成功达成了赡养协议。

“老书记”是谁?

他如何说动老人的3个子女达成赡养协议呢?

她家情况我了解

这个案件让我去调解吧

2020年3月4日,禄丰县人民法院收到了原告李某某的起诉书,让法官惊讶的是起诉人是90岁的高龄老人。

受案后,法官第一时间联系了老人所居住村子的特邀调解员了解情况。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唉,她家情况我了解,案子还是在村里解决的好。到法院去虽能从法律上确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但势必会增加家人之间的怨气与矛盾,老人的赡养问题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一听案件起诉人的名字,村党总支书记、禄丰法院特邀调解员游有文如此说。

基于案件的特殊性,禄丰法院决定委托特邀调解员游有文对该案件进行调解。

都是自家人

怎么就“闹”到法院了?

90岁的李老太共育有四个子女,老伴去世后,李老太与其二儿子张勇(化名)居住生活。早些年四子女便分家了,老人除遗属补助、老龄补贴等微薄收入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原本平静的生活,却因一起意外而变了样。2016年10月,李老太的二儿子因意外逝去。二儿子去世后没几个月,李老太也因病卧床,生活渐渐不能自理,吃喝拉撒一直由二儿媳照料。

游有文:“有难处你可以跟我说,都是自家人,怎么就闹到法院了?”

二儿媳张某:“书记啊,不是我不愿意赡养老人。你看我家现在的情况,我真的没有心力了,试图找他们协商,可是没有办法……我只好以婆婆的名义到法院递交了诉状。”

张某的女儿自小患疾,生活自理困难,嫁人后一直由其丈夫照顾。可没曾想,女婿也患上绝症生命垂危,日日需人照料,二儿媳接回女儿自己照料,李老太还有个5岁的重孙女。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李老太家实况图)

生活的重担压得张某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她希望老人的其他子女能分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可李老太的其他三子女早已分家近四十年,张某的提议被拒绝,这才以婆婆的名义起诉到了法院。

放心

你家的事情我来调解

听着张某的哭诉,游有文书记心情很复杂,他心想谁家都有难处,但照顾老人这件事情上应不分彼此。

游有文说:“放心,你家的事情我来调解……”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拖,游有文接着走访李老太的大儿子和两个女儿家。初步了解各家人的想法后,游有文联系了禄丰法院法官,表示案子可以尽快在村里调解。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3月12日一大早,禄丰法院两位法官跟随游书记来到了李老太家。等了一会儿,李老太的三子女及家人陆续到来了。

眼看三家子女都没想主动担起赡养老母亲的意思,在调解现场,特约调解员游有文耐心地将诉讼请求逐条逐字以最通俗的话语解释给李老太的三子女听。


“法庭外”的调解


很亲民

“尊老爱老、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家有个90岁的高龄老人都是一种福气,你们应该感到幸福.....”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一开始,游有文并没有开启案件调解,而是从情、理、法多角度劝解,试图唤醒当事人内心的愧疚和感恩之心,尽量以同理心去慢慢劝解,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不赡养老人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一边解释,游有文一边细心观察大儿子和两个女儿对诉讼请求的表情变化。作为村里的“老书记”,他深知村民们的脾气性格,调解时总是顾及到每一个人的感受,村里人都信服他,这也是当初禄丰法院聘请他作为特邀调解员的原因。

在“老书记”的一番劝导后,大儿子第一个表了态:“把老母亲接下去有困难,我家里本来人口多,真的住不下了,但是我愿意每天都上来母亲住处照顾她。”

大儿子带头说了想法,两个女儿及家人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一年支付1200元可以,但这笔钱要用于老人百年之后的相关费用,前期任何人不得擅用。”

二儿媳张某也说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多年自己尽了做儿媳的本分,如果女儿没有出事,她会一直照顾老人。之后有关老人的高龄补贴等补助分文不要,待老人百年之后会协同三子女料理好相关事务。”

一上午的调解,把事情说开了,隔阂也就没有了。法官和特邀调解员通过亲情感化、情理劝导让当事人对纠纷的形成、各自的过错作出客观的认识,消除对立情绪,共同为修复亲情做出努力,最终促成了调解协议的达成。至此,这起高龄老人赡养纠纷案件终于画上圆满句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九旬老人起诉3子女,草地上,特约调解员这样化解赡养纠纷

截至今年2月29日,特约调解员游有文在疫情期间化解了5起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法庭之外,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特约调解员的“独家”调解经验

01文明调解

调解时可以使用方言亲民,但不可说脏话,不可说带有讽刺意味、侮辱性语言。

02熟悉来龙去脉

调解工作开展前,需要大量走访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开展了解到的情况,熟悉掌握纠纷发生的根本点和村民诉求,找到当事人间的共和点。

03平等待人待事

调解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一碗水端平,不欺穷、不怕富,依法依规,这样作出的调解意见才能使当事人信服,调解工作也才能得到村民的尊重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