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性格的武松骨子裡緣何深藏著自卑感|武漢必勝,中國加油


雙重性格的武松骨子裡緣何深藏著自卑感|武漢必勝,中國加油

不怕老虎的武松最怕三個人,即便是被這三個人挑釁,他也選擇避而不戰。

武松疑心重、好面子。面對店小二的善意提醒,他卻持有懷疑態度,半山腰見到官府告示,心中一驚,卻因為虛榮心不肯回頭下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才有了武松“三碗不過崗,武松打老虎”的佳話。

武松打虎,喝多了,酒後逞能,這是原因。結果呢?老虎被打死了。

只看結果。

跳進冰河救人上岸的英雄,爬上來面對記者的有什麼感想的提問,忍不住說了一句:是誰把我推下去的?

只看結果,成功地把人救上來了。雖然沒有把“是誰把我推下去的“這句話嚥下去,照樣是見義勇為的英雄。

武松面對眾人的讚譽,他把“那天我喝多了“這句話咽在肚子裡,壓得死死的。

從此以後,江湖上多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以勇猛著稱,聲名遠播。

網絡時代的紅人叫網紅。武松時代沒有網絡,打虎英雄的美名口口相傳,叫什麼呢?

叫:口紅。

“口紅“武松,在打虎之後,有了雙重性格。一方面是驕傲自負,以打虎為榮,很享受打虎英雄見義勇為的榮譽稱號;另一方面,內心又時常自檢自省,畢竟酒後打虎成功有偶然成分,經常半夜驚醒,也是倒吸一口涼氣,暗暗地說一句:唉,那天,我喝多了。

從那以後,他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的躲著走。細心的讀者在此後的章節中會看得出。

比如,沒羽箭張清連打梁山十五員大將,數過來數過去,這十五員大將裡面,沒有武松。再細點讀,沒羽箭張清連打梁山大將,書中只列了13位,另外的兩位是誰?有專門的文章分析這事。數了數,有的能湊夠15人,有的還說有17人,反正裡面都沒有武松。

不信,你去原著中找找看。

不過,武松沒有忌酒。午夜驚魂,他常坐起來找酒喝,壓驚。

也有人直接說武松有精神分裂症。拿武松喝酒手抖為例。

武松出身貧寒,自幼父母雙亡,流浪街頭,被路邊賣藝的收留,當作賺錢的工具,倍受冷眼,養成了多疑虛榮,自卑又好勝的多重性格。

水泊梁山上有這麼三位好漢,打虎英雄武松也不敢招惹。

在武松眼裡,比真老虎都厲害。這三位好漢究竟是誰呢?

第一位便是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乃是北宋開國元老呼延讚的後代,一副雙鞭的功夫,殺伐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呼延灼在未上梁山之前,曾在朝廷擔任汝寧郡都統制的職位。而武松則是平民出生,吃著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武松雖勇猛,但是骨子裡是一個自卑思維的人。若是在和平年代,武松必定是一個老老實實的老百姓,跟著哥哥做些小買賣,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也可能會把武家炊餅做成上市公司,跟老乾媽齊名,即便是不上市,也斷然不會走上“造反”的道路。

東平縣的炊餅,蘸著老乾媽吃,可好吃了。這不是廣告,是真的。宅在家的一個多月,我天天就著老乾媽吃炊餅,都吃胖了。

東平縣水滸影視城的周邊,很多賣炊餅的。外地遊客都喜歡帶幾包回去,送朋友。

因此,在武松的身上有一個普通老百姓都有的特點,那就是遇到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便會不自覺的放低自己的姿態,對其採取仰視的態度。

反之呢?

若是遇到了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呢?比如他遇到了在五線城市六環外賣包子的孫二孃,一通暴打,若不是菜園子張青及時趕到,磕頭跪拜,打紅眼的武松,分裂症上來,說不定會把孫二孃打死。

你看前面章節,武松殺女人時,心有多狠。

同樣的道理,孫二孃若是遇到武功不及的、而且身份地位低下、在江湖上沒有名號的普通百姓,菜園子張青是幫著老婆殺人呢還是磕頭跪拜大喊“英雄饒命”呢?

這問題很好回答。孫二孃在遇到武松以前,賣過的人肉包子,都是哪些人的肉?孫二孃夫婦在遇到武松以後,停止殺人了嗎?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賣人肉包子?宋朝的有關部門也不查一查管一管,皇帝只知道晚上鑽地道去夜總會泡吧,碰到不長眼不識相的大臣,還爭風吃醋。寫得那詩詞,滿滿地香水味,沒有一點正能量。

宋朝不僅留下了優美的詞曲,還留下了挖地道的技術。若不是黃河水氾濫,宋朝皇帝鑽過的地道,可以申請世界物質文化遺產了。

挖地道技術流傳下來,才有了後來的地道戰。源遠流長啊,地道技術專利竟然是宋朝皇帝發明的。想不到吧。

感謝李師師。感謝宋徽宗!

雙重性格的武松骨子裡緣何深藏著自卑感|武漢必勝,中國加油

寫到這裡,我激動地想吟詩一首。卻想起來一首歌。

“路見不平一聲吼”、“路見不平一聲吼啊”。別鬧了,遇到武功高強自己打不過的,一聲吼,是“好漢饒命“;遇到即無身份地位又功夫不如自己的,一聲吼,是“哪裡走,拿命來”。

吼倒是真的吼了,是喊的“大哥”呢,還是”黑廝”,是叫的“好漢”呢還是“鳥人“,是自稱的”老爺“、”灑家‘呢,還是”小人“、”小可“呢?

胖得跟貴妃似的,留個長頭髮,你也不是女歌星。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句規則在哪裡都適用,從梁山好漢的對他人稱呼和自稱中也能看出來,他們面對不同身份的人,稱謂是變通的。隨機應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請關注本公眾號……

他們絕不會不分高低貴賤,相互間互稱“同志”的。達不到這個境界。

炮聲還沒有響。所以,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是面對殘酷現實的無奈屈就。也許強盜並不想做強盜,但是在那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只有屈服命運隨波逐流才能讓自己活得好一點了。

都根源於生存本能。

別綁架於道德。

相信和執行的道德標準,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

想不被欺負,就上梁山,入夥,去攻打過富裕日子的,這個莊那個莊的,把大財主也拉下水,然後把地主的財產充公。然後再告訴他,咱是一夥的,給你個二把交椅坐坐,你得懂得感恩,要不是我拉你……

想江湖出名,不能打虎了,老虎成了保護動物,特別是今年的這疫情,保護動物的呼聲更響亮了。

那,想出名怎麼辦?

打虎不成,你可以喝點酒,站在大街上喊:誰敢打我?看誰敢打我?

這時,過來一個人,呼一巴掌,啪地打臉了。

那麼,你納頭便拜,“大哥,我可找到你了。你讓小弟找得好苦啊!我想死你了。”

然後站起來,抱著大哥的胳膊或摟住大哥的脖子,高喊:誰敢揍俺倆?

就如武松揍孫二孃時,菜園子張青納頭便拜,結拜為兄弟。

俗話說,不打笑臉人。

說多了。回來,還是說武松。

武松在柴進莊上時,遇到宋江。熱情似火、見人就倍加關心的及時雨宋江對他噓寒問暖,臨走前還贈送些銀兩。不久後,武松便稱宋江為大哥。

由宋江想到了潘石屹,SOHO中國董事長、聯合創始人,捐贈1億美元給哈佛大學,潘石屹大學畢業於河北省廊坊市中國石油管道學院 84 屆。潘石屹為什麼不把這筆錢捐給他的母校?為什麼不捐給中國的貧困地區?

劉強東和金星都毫不客氣揭穿了潘石屹給美國高校捐款的託詞。金星說,你給哈佛捐的那個錢可以救了國內多少個孩子啊。你如果把中國的基礎教育搞好了,那你就是真正的功德無量,我就直接給你拜一個。

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

宋江不可能見誰都資助錢財,他還不如潘石屹富有。他們都是在為自己織網。哈佛大學接受過他資助的學生,10年後幹什麼?20年後幹什麼?如果潘石屹捐給國內貧困地區,接受捐助的孩子10年幹什麼?20年後又在幹什麼?

慈善,背後都有故事。毫無目的的慈善,你信嗎?

武松對呼延灼也是恭敬有加。呼延灼的身份高於武松,武松首先就在家庭地位差距上找到了自卑。

對,是武松自已找的。心理學上講,這都是自找的。

在武力值上,武松自知遠不如呼延灼,所以對呼延灼有所忌憚。

武松的功夫是當流浪漢時跟賣藝的學的,野路子。呼延灼的武功是祖傳的,名校畢業,科班出身。

武松上梁山入夥,填表時,家庭成員和社會關係一欄,從小父母雙亡,哥哥武大郎以賣炊餅為業,娶妻潘氏金蓮。個人特長一欄,填的是喝醉酒後,打死一隻老虎。

呼延灼怎麼填的?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祖籍幷州太原(今屬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為汝寧郡都統制,武藝高強,殺伐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

能比嗎?沒法比。

別以為填表沒有用。你看梁山好漢的排名位次,就知道了。

不是一個層次。

108將出場齊全了以後,宋江發現,上山入夥時填的表,有的不實,於是,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親自擔任組長,對所有檔案認真核查校對了一遍,然後才大排位。

第二位讓武松有所忌憚的是盧俊義。

盧俊義,綽號“玉麒麟”,儀表堂堂,重情重義,感情內斂含蓄,武藝高強,棍棒天下無雙,江湖人稱“河北三絕”。武功天下第一。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有妻子賈氏、管家僕人李固和燕青。

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財主、員外。

盧俊義被“逼”上梁山,其實是宋江、吳用下套,誆上梁山的。

連蒙帶騙。

“逼”上梁山,各有緣由。有的被官府逼,有的被梁山好漢逼,有的被情殺逼,有的被錢財逼。

不管什麼原因,走投無路了,上梁山吧。

“純咋咋去吧!“

破罐子破摔,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斤分銀,坐地吸金,過一天算一天。

管他孃的詩和遠方。QTNND。

魯智深愛說,鳥……

武松和盧俊義交過手。

盧俊義帶著李固等人前往泰安州經商以逃避災禍,在路上高舉大旗向梁山泊發起挑戰,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遭遇埋伏(今東平縣梯門鎮、大羊鎮一帶,即今日泰安去梁山的省道),先後與李逵、魯智深、武松、劉唐、穆弘等大戰。

車輪戰術,人多勢眾,盧俊義寡不敵眾。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交過手的人,心裡很明白,盧俊義的武力,在梁山上絕對是排上號的。

盧俊義武功、出身、格局,武松都沒法比。

因此,武松忌憚盧俊義,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那武松忌憚的第三位,是誰呢?

就是沒羽箭張清。

張清的絕技飛石,連打金槍手徐寧、錦毛虎燕順、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醜郡馬宣贊、雙鞭呼延灼、赤發鬼劉唐、青面獸楊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大刀關勝、雙槍將董平、急先鋒索超等梁山十五員戰將,並將劉唐捉回城中。因此,武松忌憚張清,武功,是一個原因。

《水滸傳》中這樣寫張清的出場:“城中有個猛將,姓張名清,原是彰德府人,虎騎出身。善會飛石打人,百發百中,人呼為沒羽箭。”在點出張清人物出身的情況下,還將其綽號及出處一併交代了。

張清虎騎出身,原為東昌府守將。

真正讓武松忌憚的,除了武功,還有出身和地位。

讓我們看出一個道理,出身低微的英雄,骨子裡也深藏著自卑感。

位及人臣,吃喝不愁,工資都不用取,食有魚出有車,仍愛財如命,爭當老虎。不遇上武松不死心,不碰南牆不回頭。

可憐!可恨!

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水滸傳》中有兩個ZHANG QING。

一個是張青,另一個是張清。
沒羽箭張清,彰德府人氏,原為東昌府守將。他擅用飛石,曾連打梁山十五員戰將。歸順梁山後,排第十六位,上應天捷星,擔任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征討方臘時張清與董平步行上獨松關,為救董平與厲天閏交戰,一槍搠在松樹上,一時又拔不出,被厲天閏一槍刺中腹部,與董平一同殞命獨松關。追封忠武郎。

張青,外號“菜園子”,孟州(今河南孟縣南)人,武器朴刀。坐上第一百零二把交椅,司職“打探聲息”、“邀接來賓頭領”並負責管理“西山酒店”。星號地刑星,在征討方臘接近尾聲的歙州之戰時,恰逢摩雲金翅歐鵬陣亡,軍心大亂之際,張青在亂軍之中戰死。死後追封:義節郎。

梁山上有兩個zhangqing,要是吃飽喝足了,兄弟們喊打牌,“zhangqing,快過來,三缺一。“

一下子去了倆。

本來是想打升級。咋辦?

打保皇吧。

          參加疫情期間讀書活動,為武漢加油,為湖北加油。抗疫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