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嘛意思?

一蕴o


这段话完整的应该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这三句话,代表的是一种领悟的三个阶段。

第一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个阶段,说明,你看到的,领悟到的,只是表面,你看到的最初,最原始,最表象的样子,更深层次的,你并没有看到。

可以说,这个阶段,你是在用眼睛看!

第二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到了这个阶段,说明你在你第一阶段,已经看的足够久了,也看的比较深了,你看到或者领悟到,有些事或者人,并不是你看看的那么真实,你开始并不只是依靠眼睛看到的而去判断了,而是把用眼看换成用思维看,你能够看到与表象不一样的一些东西了。

这个阶段,你是用脑子在看了,用思想在看了。

第三个,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到了这个阶段,你已经足够深入了,也足够老练了,你不只用眼睛看了,而是在用眼睛看的同时还加入了用思维的方式去思考了,我称之为,用心去看。

通过眼睛和思维去看,你发现,事物表象下隐藏的与表象不一样的东西,其本质,还是原始表象,只不过,这种表象更深邃,更有内容了!

这个阶段,就是阴阳物心了!就像鸭兔图一样。

总结:

所谓阴阳物心,就如同两个人,同样站在山顶,你们所看到的景色却不相同,你可以说,眼界不同自然看到的不同,这样说,也没毛病。

可我却觉得,是你心中想看到的是什么风景,你就看到了什么风景,山河湖海还是那个山河湖海,只是心中是海便是海,心中是湖便是湖罢了!

所谓,正如来时踌躇地,先入何海过哪山!


卧雪堂观守山


人生三境界,咱们还原到现实。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举个通熟易懂的例子去了解这个境界的形成。

一,认知

我是一个产品开发人员,我来到一家新公司,漂亮的小姐姐为我介绍并演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有四足机器人,有人形机器人,有倒茶机器人。

模型亮眼,功能强悍,我兴奋异常,并认真记录着产品的种类,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些五花八门的机器人产品,并像别人一样顺理成章的称呼这些产品的名称。

这是第一层境界,了解并认知,看山是山。

二,解构

对产品有了兴趣,我便认知去了解产品的原理,在下了一番功夫之后,我清楚了产品的构成,一个机器人,需要好的设计师设计精美的外观和复杂的机械结构,需要有核心的控制器驱动舵机和马达进行移动,需要不同的传感器来丰富它得功能,还需要逻辑严谨的程序员为机器人写下灵魂般的程序,各种部件需要不同的加工商来提供服务,还需要生产人员给出最合理的组装方式,需要小批量验证测试,需要通过各种国家认证来赋予产品资质,最终它才是一个完美的机器人产品。

此时,在我眼里,面前的机器人已经不再是一个机器人,它是各种匠心设计的混合体,各种流程穿插的产物。

他已被我解构,看山不是山。

三,精通

经过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创新,不停研发出机器人产品,此时,在我眼里,每一个机器人像被赋予了生命,它成为了一个整体,我不必在思索他的原理,也不必在纠结它的问题,因我已经了如指掌,我只需去看这个产品好不好,这个产品是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作用,此时,在我眼里,他们还是机器人,是那个我一眼看透的机器人,这便是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

我觉得三个境界,就是从认知到了解再到熟识的过程。



刺猬格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表达: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细细品味琢磨,实感哲理深刻,意味深远,真乃人生的经典写照。形象深刻的描述了人生历程不同的三个阶段:人之初,幼小单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随着年龄渐渐长大,走进了山水之间,发现山水不是我原来想象中的山水,因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通过自己多年的修炼,茅塞顿开,回归初心,做回自己,走出了山水之间,回头再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道德经》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含德深厚的人就如同出生的婴儿一样。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人生之初,就像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山是山,画水是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秋交替;寒来暑往。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历经了世事,渐渐变得不再那么单纯,而是,越来越成熟,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天下,有理寸却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人生阶段,是激情的,不平的,焦虑的,困惑的,纠结的。你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了。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感叹抱怨。山自然不再是那单纯的山,水自然也不再是那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成了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可叹,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多年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这时的你茅塞顿开,回归初心,回归自然,做回了自己。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繁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你,已走出了山水之间,回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能达到第三境界的人,不管他耳闻目睹了多少烦心事,遭遇了多少人生的坎坷挫折,都能面对现实,正视生活,以“花开花落都随意,云卷云舒我自歌”的平常心,过自己快乐自在的生活。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一向能够保持从容、洒脱的淡然,能够冷静沉着、处之泰然。他们不因高兴而忘乎所以,不因伤悲而痛不欲生,也不因失意而蹉跎岁月不饶人。

每一个人都在走着自己的“路”,登着自己的“山”,把着自己的“调”,唱着自己的“歌”,每一个人都在演绎着各自的人生。人生就像一座绵延起伏的大山,有各自的顶峰与低谷,无论处在深深的峡谷,还是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我自安之若素,从不放弃对快乐、美好和幸福的向往!

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精彩,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

诚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自然而然。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一辈子做人,怎样算是做好了人?一辈子处世,怎样算是成功的处世?不如豁达的心态,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曾经沧海后,再去看世事,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回归自然,回归初心。人,就是要修炼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此,心静人亦安“ 祝你安好,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扬州讲坛


这句话是唐代禅宗大和尚青原惟信说的,“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和尚说的是自己参禅修行的三个阶段,或者说是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还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那具体怎么理解这个三境界呢?

年少时我,懵懂无知,看见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山山水水,只是我眼中的形象,就像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一样,它们没啥意义,只是这个世界上简单的存在,物质实体而已。

成年时我,历经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种种酸甜苦辣,再看山看水时,心中就有了想法。压力很大时,我会说“压力山大”,心情苦闷时,就会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激怀壮烈时,会说“山登绝顶人为峰”,感慨沧桑时,会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时的我,看到的山看到的水,已不是物质实体上存在的山和水,我已经给山山水水加上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如今的我,耳顺之年,退休在家,养花遛狗,心中已无工作、事业、理想、爱情等等的牵绊,再来看山,山就是山,再来看水,水还是水,不管人世如何,不管人生如何,山山水水自然而然,我陶醉其中,舒服自在,不再对山山水水强加个人的主观或唯心意识。

概而论之,第一境界,处于一种懵懂无知状态,是第二境界,处于一种深入了解的状态,第三境界,处于一种大彻大悟的状态。

然而禅宗大和尚说的这句话,他没有具体的去阐释说明,于是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每个人可因时因地、因情因景,产生各自不同的看法。

不过总体来说,这三个境界,是依次递增的,是螺旋上升的,人的经历越多,情感越丰富,对此话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龙易国学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出自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人生三境界。

原文为: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行思(671~740)俗姓刘,庐陵(江西吉安)人。唐代佛教禅宗高僧,世称青原行思。惠能大师门下首座。

这几句话指的是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看待事物的不同。这种不同缘于经历也缘于心态。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生命最本真的一种状态,没有杂念,清清爽爽,纯纯粹粹。当然,这是对事物最表相的认识。就好象我们说有些人第一次见面就感觉份外熟悉,有些人见过多次也熟悉不起来。那是因为,我们在第一眼已经判断了这个人是不是能够和自己作朋友,已经决定了对方的气场是否和自己的气场相协调。

这是没有深究的判定,是非常主观的,也是绝对表相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说我们在看到世间万物之后,开始对他们进行思考,我们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第一印象,我们开始探寻事情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这个阶段的我们,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了在不同的人身上寻找不一样的闪光点。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人是外冷内热的,还有些人慧质兰心却低调沉稳。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一切不强求,万事随缘。这里的山已经不是最初的山,这里的水也不是最初的水。就好比,你突然感觉相识多年的朋友有些陌生,仿佛你从未真正地了解一样。其实,是你没有看清朋友身上的一些潜质,它们一直在,只是被你忽略了。

应该说,禅宗大师的这三句话是蕴含着大智慧的。看人也好,观物也罢,很多事情是不能强求的,心明则眼亮。


悠然阅读


从凡夫至成佛,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山水之见”作比喻,但只是启发,不能算结论。笔者理解如下:

一、见山水是山水

此阶段的是凡夫,将见闻觉知之境界,执为实有,喻作:见山水,是山水,此是执有的境界。

二、见山水非山水

开始理解并实证到:缘起万象,本性皆空,喻作:见山水,非山水,此是执空的境界。

三、见山水如故

难点在这句了。这是证悟实相的境界吗?且问,绕个大圈,见山水如故就算证悟?

南怀瑾先生对此阶段的结论是:这并不完全关于悟道的见地。

现在国内外许多参禅与谈禅的人每每提到这事,所以不能不加以说明,以免误人歧途,平白地陷害了一个有用之身。

至于惟政禅师第三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一说,当然是表示他已进一步的禅境,所以他自己说得个休歇之处;倘使单凭这几句话,就算是大彻大悟,那你不如放心去睡一大觉,起来一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岂不更来得直截了当而痛快吗?

——南怀瑾


鼻烟客


这个题目被近代人如同参禅一般地给参烂了,但是否参透,因人而异。这些话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的句子,后被应用文学艺术等领域,又被推及到社会学领域等。

青原行思,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严田镇龙云下村人,俗姓刘,汉长沙王之后裔,出生于唐高宗李治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卒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享寿六十八岁。

禅宗一门是从佛佗拈花一笑开始传于大迦叶,传至达摩为二十八代宗师,达摩东来中原为汉地禅宗初祖,传至六祖慧能(638-713)后,发展如日中天,六祖惠能大师门下涌现出五大杰出弟子(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其中,以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为最。

见山见水的见解原出处在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第十七:

青原惟信禅师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1、见山是山,山水是水--感官认识

这是人的最初的感官认知功能,最朴素的唯物认识,眼晴看到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你是你,我是我,桌子是桌子,板凳是板凳,以此类推,耳听的、鼻闻的、舌尝的等等,都反映了最初的人的本体机能,这是认识的基础,是最起码的物质论。也就是最表层的现象,就是佛佗也不否认这一点,佛陀在教化众生时也曾说:凡是世间承认的我都承认。

以此延伸开去,学习就是学习,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如此等等,这些道理就蕴含在我们衣食住行之中,人们没有感到什么不对,也不稀奇的,因为熟世无睹,所以理所当然。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理性认识

在《五灯会元》的原文里有“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从“见山是山,山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不是说自然而然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亲见知识,有个入处”,人在社会活动中,对身边的事物不单单认识其现象,而要溯其本源了,即要搞清楚表面现象下的本质了,并且逐渐地抽象深入,例如:我为什么要吃饭,吃饭还是表面看那么简单的吃饭吗?吃饭要保证生命的需要,如何保证的,生物学和医学要研究;再如我为什么学习,学习是要用到生活中创造价值,例如,商业上谈判的一些言语,只的是表示那个语言吗,背后有什么动机,如此等等都超越了原有的原意,无论自然的科学、社会的人文科学,把一系列的表面的“见山是山,山水是水”根据自然规律的或社会的规则演化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这些都是人们的理性思维对整个自然界和人文社会的纷繁体系思考的结果。

这些还只是一些常见了科学常识,而现代物理量子说学,更是颠覆了人们认知常识,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博士感叹道:

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一句话,这个世界所谓的物质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虚幻的假象。然而在接下来的言论中更是令人惊愕,

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在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到这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吗?物质的世界都是量子的快速振动,加上意识的力量而形成的一个虚假的世界,物质之所以成为物质,是意识的作用,这不禁让人想起王阳明的一段话: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人的主体,已摆脱了历来以来的物质的纠缠,上升到一种大的智慧来看待这个世界了。

对于我们普通的大众来说,我们一般从生活学到的现有的自然的或社会的知识体系,应用到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这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被应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婆媳之间的人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商业界的你死我活的竟争,国家层面的利益角逐,如此等等,并不只局现于社会人文方面。

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只是借助于我们的知识体系和现代科学,而无法达到禅宗内观的层次,但即使是如此,我们如果略加思考,便会意识到这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地。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智慧的直观认知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也是分层次的,科学的或者人文的也只是现有知识的体系的构建,而真正看透这个境地便是大智慧,但即使如此,把这个世界看得如此透彻又将如何,所谓悟道,也将践行,没有实证悟道何用之有?实践出真知,所以《五灯会元》中“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所以修行,拖着一幅物质和精神缘起的生命个体,在“休歇处”践行你心中的大道,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才能把悟得的真谛加以实践、磨炼,达到提升精神层次的需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高的艺术成就,都必需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世界里进行打磨,一切来源于生活,深层次地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不脱离生活,用智慧观照生活一切百态,洞见本来,便能坦然应用。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意识是高频宇宙的次高频能量在我们这个低频宇宙的体现,我们的世界犹如一座熔炉,次高频能量的修行,达到高频能量从而返回到高频宇宙去。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世界便是原来的山,原本的水。

关于山水的三境界,让我们想起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治学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细细品味,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学漫话


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再到圆融的人生观发展过程。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是一张白纸,懵懂无知。我们完全相信父母、老师,长辈教育的一切,对他们告知的一切深信不疑。此时的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等我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我们在实践后有了思考,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这时我们发现小时接受的很多教育,那些曾经被我们奉为圭臬的理论很多都不正确。这时,“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等我们过了不惑的年纪,体味了人间百味,经历过世态炎凉,彻底的认识了人性。我们又会发现,曾经的认知都有其合理性。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如果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观都有合乎人性人情的地方。此时,我们成熟了,包容一切,理解一切,这就是孔夫子说的耳顺。我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不老真言


这句话说的是,人们对看到事物的初步感受,因为这时候人没有太多复杂的观念在里面,可谓初识世界,纯洁无瑕。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没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之说,山水虫鱼,万事万物都是它自己本身。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句话是说,我们看到世间万物之后,开始对他们进行思考,我们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第一印象,我们开始探寻事情背后更深层的东西。于是我们说“白马非马”,“陋室不陋”、“花非花,雾非雾”,山水虫鱼,万事万物都不是它自己本身。梅花成了“高杰”,莲成了“出淤泥而不染”,千里马成了“天才”,《白杨礼赞》的不是树,《海燕》也不再是飞翔的海燕。当然这是好的一面,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看山不是山,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在我们经历的事越多,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越复杂,我们发现自己曾认为的“人人平等”是错的,人的智力、财力、长相、基因、老爹背景都是不平等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错的,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长相不重要,心灵美就好”是错的,这是看脸的世界。“努力就可以成功”是错的,努力一辈子,不如“拆”一下,努力一辈子不如拼老爹。“人要脸,树要皮”是错的,没脸没皮,天下无敌。

这个时候,我们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水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山水,我们也不再是以前的我们。

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里所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已经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经过初识,迷惑之后的大悟,是我们留下好的文化认知,把不好的观念摒除之后的山水,是更有韵味的山水。

我们又重新认识到“万物都是平等的”,这场生存的竞争在几亿年前都已经开始了,适者生存,用进退废,物竞天择。“长相没有那么重要”是对的,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二百多斤。“努力就可以成功”是对的,因为不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善恶终有报”是对的,社会在各方面惩罚着恶人的生活,不然为何一些腐败分子在被抓之后,才终于放松能终于能睡一个安稳觉了呢?

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运营的道理,抛弃那些斤斤计较,专注于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滚滚红尘任他翻滚,繁杂世俗一笑了之。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这就是禅宗的三境界吧。




小海哥生活记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千年。进入这个阶段,热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在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常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一辈子做人,怎样算是做好了人?  

一辈子处世,怎样算是成功的处世?  不如阔达的心态,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  

曾经沧海之后,再去看世情,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