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謀殺”

​​冷暴力和家暴哪個更可怕?人身安全當然是最基本的。

馬斯洛說,我們的需求有五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身安全屬於第二個層次,愛情、性親密是第三個層次。“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也就是說,打罵之後又和好,也不等於不需要人身安全。


冷暴力的危害也不可小覷。法國心理治療師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說:“通過精神虐待,一個人真的有可能毀掉另一個人,將之稱為‘精神謀殺’也不為過。”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謀殺”

伊裡戈揚分析了冷暴力的各種表現形式,首先是跟對方說話時語焉不詳。“施虐者面對直接提問只會閃避。他一語不發,讓你以為那意味著智慧和修養。於是,你進入一個話不多但言辭閃爍、讓人覺得不安的世界。施虐者每每以退為進,從不直截了當。他總是聳肩或嘆息,受虐者忍不住要問:我哪裡得罪了他?他為什麼討厭我?因為他什麼也沒說,所以任何事都可能是他不滿的原因。”


冷戰等於默默地把過錯加諸對方。拒絕對話,等於不直接明講卻在表示“我對你沒有興趣”,甚至“我眼中根本就沒有你這個人”。施虐者與受虐者交談時,會使用冷漠、單調的語氣。那是不帶感情的聲音,令聽者不寒而慄。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謀殺”

《摩登情愛》劇照

還有言語的嘲諷,“施虐者就躲在譏諷和幽默的面具後面。嘲笑和藐視特別會針對女性。在兩性的虐待關係中,虐待的手法常常是否定女性的性別。自戀的施虐者不承認女性有完整獨立的人格。任何對女人的嘲諷都令他們樂此不疲。施虐者看似在逗樂,其實是在攻擊對方的弱點:蒜頭鼻、飛機場、老實木訥……”你不打扮他說你醜,你打扮他說你招蜂引蝶;你沒有飯局他說你沒朋友,你去飯局他覺得自己被冷落了;你收拾房間他嫌吵,你不收拾他嫌亂;你買便宜的東西他覺得你品位不行,你買貴的他嫌破費;你掙得少他嫌你沒本事,你掙得多他心裡不舒服。心理不夠強大的人要對你實施冷暴力,總能找到理由。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謀殺”

婚戀中受到冷暴力時,幾乎束手無策。“與自戀的施虐者打交道不同於一般的衝突,你沒辦法真正與其對打,也不可能和解。他從來不會大聲咆哮,只會露出冰冷的敵意,受虐者如果對此提出質疑,施虐者肯定不承認。受虐者則感到緊張、過度激動,甚至會氣哭,此刻施虐者不免會取笑對方的怒氣,並說兩人的問題荒謬可笑。”


冷暴力最終可能會摧毀一個人的自信和人格,遭到家暴可以報警,而冷暴力的受害者有時卻對自己的處境並不瞭然,於是也想不到去看心理醫生或求助或離婚。虐待者“一再強調對方毫無價值,直到他本人最後也相信這一點。這類攻擊不是直接的,所以人們幾乎不可能認清真相,也就無從抵抗。自我意識脆弱、缺乏自信的人或是兒童聽到這類貶抑的話,就容易將其吸收內化,以為那是事實。”

“施虐者把受虐者吃得死死的,並用歪曲的事實欺騙對方。受虐者一旦直接或間接聽說自己一無是處,人格就會漸漸瓦解,以致讓那種說法應驗。

如此用盡心機的目的,就是使受虐者更嚴重地自我否定,並提高施虐者的自尊。”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謀殺”

伊裡戈揚舉了一個對配偶實施冷暴力的實例,竟然是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戀愛時,愛因斯坦在情書中稱米列娃為“我放蕩不羈的小無賴”、“我的街頭小淘氣”,雖然愛因斯坦的父母認為米列娃年齡較大(比愛因斯坦大三歲)、相貌平平,身體不夠健康而且跛行,愛因斯坦還是娶了她。但後來米列娃沒有成為物理學家,變得嫉妒、陰鬱,愛因斯坦說她是他揹負的十字架、醜八婆。1914年7月,已經移情別戀的愛因斯坦向米列娃發出最後通牒,他受不了妻子,又不願主動提分手,便定下嚴苛而侮辱人的共同生活規範:


你應負責

1.我的內衣褲和床單要整整齊齊。

2.準備我在辦公室吃的一日三餐。

3.我的臥室和辦公室永保整潔,我的辦公桌除了我誰也不能碰。

斷絕與我的一切個人關係,除了為保持表面和樂所必要者。你尤其不可要求:

1.我在家裡陪你同坐。

2.我與你去旅遊。

你要明確保證遵守以下規定:

1.請勿期待我的愛,也勿因此責怪我……


米列娃竟接受了愛因斯坦這些要求。《愛因斯坦傳》說:“這是一份令人驚訝的合同,愛因斯坦冷峻的科學方法、個人的敵意以及感情的疏遠在其中表露無遺。

”愛因斯坦後來再婚,第二任妻子也許不能跟他心靈相通,但把他的生活和社交安排得井井有條。薩莉·魯尼的小說《正常人》中則描寫了被虐者一方的心態,瑪麗安娜家境好,學習成績好,關心時事,但老遭同學和弟弟嘲笑,被男友欺負。她覺得“男人希望操控,他們的控制慾那麼像吸引力,甚至像愛。”她的男同學科奈爾被單親媽媽帶大,擅長體育運動,但到了大學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心理出現問題。好在後來兩個別人眼中不正常的人同病相憐,走到了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