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滅亡的原因——白白喪失能夠打敗秦國的好機會

趙國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

趙國的文臣武將更是戰國傑出的代表人物,比如說文臣藺相如,機智勇敢就連秦王都不得不佩服。武將就更加層出不窮了,廉頗、趙奢、李牧等人都是戰國頂尖武將。擁有如此多大將的趙國為何還是亡國了呢?

趙國滅亡的原因——白白喪失能夠打敗秦國的好機會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趙攻燕、國內空虛之際,分兵兩路大舉攻趙,拉開了統一戰爭的帷幕。

秦國經過數年連續攻趙,極大地削弱了趙國實力,但離滅亡趙國尚需時日。於是秦國轉攻韓國,公元前231年,攻下韓國南陽,次年,攻佔韓國都城陽翟,俘虜韓王安,在韓地設置潁川郡,韓國滅亡。

前236年,秦王乘趙國進攻燕國之際,派王翦、桓齮、楊瑞分兩路大軍攻趙,攻佔了趙國的閼與、撩陽、鄴和安陽等9座城池城,趙國的實力大減。

趙國滅亡的原因——白白喪失能夠打敗秦國的好機會

前234年十月,秦王嬴政擔心秦滅韓時,趙國仍有助韓的可能,再度攻打趙國的平陽、武城,斬首10萬,大敗趙軍,並殺死趙將扈輒。

趙國經過秦國數年的攻擊,死傷數十萬,再無組織進攻能力了,僅能退守邯鄲自保。

前232年,秦軍分兩路進攻番吾,亦被李牧擊敗,史稱番吾之戰。後來秦趙之間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趙國滅亡的原因——白白喪失能夠打敗秦國的好機會

遺憾的是,趙國當時並沒有發覺其中機會。如果當時全國能上下團結統一起來,加強經濟方面的建設,並充實軍事實力,要說把秦國拖垮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趙國的奸臣郭開,也是憑藉自己的狡猾心思先後謀害了廉頗和李牧兩位大臣。趙王竟然會相信一個奸臣的話以為李牧要背叛趙國,投降秦軍。

在關係到趙國生存的危急時刻,趙國逼走廉頗、殺賢將李牧,無疑是自毀長城,加速了趙國的最後滅亡。

趙國滅亡的原因——白白喪失能夠打敗秦國的好機會

公元前231年,趙國代地發生大地震,自樂徐西北到平陽,房屋倒塌,地裂百三十步。

前230年,趙國大飢。前229年,秦滅韓後第二年,秦軍乘趙國地震之後,又逢大旱,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前228年,破趙軍,攻佔邯鄲,俘趙王。

趙國滅亡的原因——白白喪失能夠打敗秦國的好機會

公元前222年,秦攻取代,俘趙王嘉。趙國所屬領土變為秦國一郡,趙國最終滅亡。

由此來看,趙國滅亡的原因一是由於自然災害和饑荒。二是沒有堅信忠臣,中了秦國的離間計。究其根本原因恐怕還是趙國在經濟實力和軍事儲備上都要遠遠落後於秦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