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相信大家對傳統的基礎建設都不陌生,也就是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過去幾十年來,傳統基礎建設穩定了國內的經濟發展。而今年3月,中央明確指示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 5G 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其實如果從國家科技、經濟長期快速發展來看,新基建才是發力的重點,更符合“科技興國”的概念。

  從這次疫情中不難看到,整個中國經濟“智能”進程迫在眉睫,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AI紅外測溫、智能定位、智能口罩、智慧社區等新經濟一夜崛起,這背後也意味著對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巨大需求。


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對於科技企業來說,疫情的發生是挑戰也是機遇。九號機器人作為全球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創新科技企業,自然是站在智能新基建的風口上。九號機器人的Segway配送機器人S2為商家提供的“無接觸服務”配送,足夠吸引眼球。

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S2是九號機器人去年發佈的一款智能、靈活,可兼顧室內外運行的配送機器人,它擁有定位精準、越障平穩、安全高效等特點,不僅有優越的通過性,而且還具備一定的室外運行能力,可以滿足寫字樓、商場、酒店、醫院等不同場景的密集配送需求。

  其實,S2在發佈不久後就已正式部署到九號機器人總部所在園區——東昇科技園,並先後與酷沙拉、面愛面和啤酒屋進行合作,在當時的日配送單量就有80—100單。

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如今在疫情的籠罩下,園區的配送需求更加龐大,除了普通餐廳的需求量,還有園區三個地下食堂。食堂雖然不開放堂食,但依舊正常出餐,消費者可以自取或由員工送餐到大廳。該措施確實大大降低人員間的聚集風險,但也大大降低消費者與員工的工作效率,特別是在中午就餐高峰期間。

  九號機器人與園區開展合作也就順理成章,通過APP來做訂餐服務,用機器人進行送餐。值得注意的是,S2標配4個艙體,可以滿足4家公司的“團購”服務,進一步提升配送效率。但是面對不同樓層,不同區域的公司,配送機器人又是如何實現跨區域自主配送的呢?

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這是得益於九號機器人打通AIoT技術壁壘。從整體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來看,服務機器人行業已發展數年。九號機器人作為配送機器人的早期入局者之一,就技術上來講,機器人已經歷兩個大的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機器人更多隻是一個單個智能體。可以按預設線路運行,有短途的自動避障和局部的繞行功能,但是由於沒有云端系統,機器人之間無法共享地圖,每臺機器人需要單獨部署。早期的掃地機器人就是如此實現的。第二階段,隨著雲端調度系統的搭建和應用,加速了機器人的場景的自學習、自適應和技術自迭代能力,引入了自動全局規劃,群體智能也由此成為可能。

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如今,九號機器人的Segway配送機器人S2已達到2.0階段,擁有智能多機器人調度系統,能夠實現智能全局路徑規劃,通過電梯中繼,還可以實現跨座配送。

  除此之外,配送機器人從1.0階段邁向2.0階段還有另一個標誌性能力——機器人垂直部署能力,也就是考慮如何將機器人與電梯系統打通,也就是我們提到的AIoT技術。長久以來,如何將機器人與電梯進行打通是行業中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首先配送機器人還沒有得到規模化應用,其次電梯屬於特種安全設備,暫且沒有為機器人企業頒發電梯認證資質的先例。

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但在2018年,九號機器人的電梯改造方案就已獲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所認證及審批,拿到為數不多拿到電梯認證資質,但現在能拿到電梯認證資質的機器人廠商依舊是少之又少。因此,九號機器人對於全國範圍的指定電梯,配送機器人S2可以通過加裝通訊模塊進行打通;而對非指定電梯,可以通過電梯改造進行打通。

新基建成風口,九號機器人進入AIoT時代

  通過電梯改造方案,配送機器人S2可以自主上下電梯。當機器人到達電梯門口時,它會通過無線的方式給電梯中控下命令,“按”下電梯按鈕,訂單需要送到幾樓它就會給電梯發相應指令。用戶也不用擔心機器人進入電梯後會“調皮、搗亂”,它會像我們普通用戶一樣,進入電梯後安靜地等待目的地。如果電梯內人流過多,Segway配送機器人還能正確識別並放棄乘梯,自動呼叫下一班電梯。

  除了自主上下電梯,S2還可以自由行走自動門、閘機以及帶電防火門等樓內所有可接入IoT的通行通道,讓S2的配送之路一路“綠燈”。

  如今,配送機器人S2從試運營到現在已取得的明顯成效,但真正做到常態化的運營還需要經歷更多“考驗”。從目前S2在東昇科技園為部分商家進行外賣配送的情況來看,S2的任務成功率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兩個9(99%),但如何實現三個9(99.9%)、4個9(99.99%)......還需不斷試驗與突破。

  但不得不承認,服務型機器人在未來廣泛應用已成定局。據中國信通院預計,到2025年,5G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帶動的產業鏈上下游及各行業應用投資,將超過3.5萬億元;人工智能方面,AI將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物聯網方面,新基建的數據採集和傳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的使用場景在新基建過程中,將會大幅增加落地。尤其在5G帶動下,融合人工智能的AIoT、工業互聯設備和物聯網平臺有望加速引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