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傳情,為愛發聲,堅守好自己的陣地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渭南市實驗小學全體師生及家長朋友每天都期待聆聽一個花開的聲音,那就是渭南市實驗小學“小百靈”紅領巾廣播。

現在外面是什麼情況?我們為什麼還不能去學校?我們在家還應該怎麼做?新冠肺炎肆虐,停學在家的這段時間,少先隊員們腦海裡有了很多小問號!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作用,守好、用好紅領巾廣播站這一宣傳教育陣地,讓隊員們“宅”在家裡也能感受到校園生活的無限樂趣,渭南市實驗小學少先隊大隊部啟動了“空中電波雲計劃”。組織隊員們通過網絡準時收聽紅領巾廣播,瞭解最新的疫情消息,更多的科學防護知識,增強戰“疫”信心。

接到任務之後,學校大隊部通過視頻會議方式迅速成立了“小主播專家組”。主播邀請自己的家人組成“親子播音團隊”。隊員們積極查閱資料,瞭解掌握當前防疫防控時事新聞、最近疫情發展變化趨勢、統計每日新增數據,編輯廣播稿件。

使用何種軟件才能達到操作簡單、又能保證錄製效果?大隊輔導員李娜經過多次嘗試,最終確定了"喜馬拉雅APP”,並親自給隊員們線上培訓使用方法。終於,一條條凝聚著智慧、溫情的“愛之聲”在隊員們手中誕生。從最初的接受準備,到最後的完美呈現;從起初的一無所知,到最終的軟件合成,無不體現了實小隊員“愛學習、會學習、能學習”的優秀品質。

紅領巾廣播有兩個欄目:“防疫防控新聞視角宣傳欄”“防疫防控知識百寶箱”。節目播出之後,“新聞視角欄目”讓隊員們認識了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平凡崗位上的白衣天使,保家衛國衝鋒在前的軍人,吃苦耐勞頂著寒風逆行的建築工人等許許多多為國為民的逆行者,增強“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的決心。“知識百寶箱欄目”讓他們掌握瞭如何戴口罩,如何洗手,如何測體溫,如何消毒,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在疫情面前如何保護自己,以積極的心態科學防“疫”,養成健康生活的好習慣。

這場疫情隔斷了師生重聚校園的路,但隔不斷隊員們的拳拳愛國心。紅領巾廣播那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一條條貼心的防疫知識,一聲聲真誠的問候,一絲絲真情的表白,讓所有聽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倍感溫暖,充滿力量。

五年級四班李炎柏同學說,活動的參與讓他成功體會到了做一名小主播的光榮感,讓他和媽媽度過了一段開心又難忘的親子時光。他希望自已稚嫩的聲音能夠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給人們送去鼓舞和力量。

四年級五班楊博元同學說,他每天按時按點聆聽播音,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自已成了家裡的防疫小衛士,健康小專家,每天給家人傳達著自已聽到的防疫小知識,將防疫防控落實到他們的小家庭。

春天來了,繁華定會盛開,山川無恙時,我們實小再相聚。用聲傳情,為愛發聲,讓我們再次通過空中電波,同聲吶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王 娜:渭南市實驗小學副校長。陝西省慈善教育優秀教師、渭南市最美教師、渭南市德育先進個人、渭南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臨渭區師德先進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