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中藥只要配伍的好就無毒無害,那普通人怎麼分辨中醫開的中藥配伍是好是壞?

82534248


首先中藥西藥,對症的才是最好的。

對症的中藥也並不是無毒無害的,而是藥物的偏性正好和你體內缺少的偏性相合。

換句話說,你吃的可能就是毒藥,但是這種毒藥正好是你疾病的剋星。

看中醫你得信,你不信他怎麼可以,吃藥不忌口,壞了先生手。人家開一付藥,你去檢驗毒性,那你何必讓人家去開藥


君雁棠


就算看西醫,普通人也不知道診斷對不對,開的藥合不合適。我舍友臉上皮炎,去看醫生,開了一個激素性藥膏。過了幾天真好上藥理,老師提到激素性藥最好不要上臉。後來我舍友換了一個醫生看,那個醫生直接就說不應該開這個藥。


4425340897040


如果不是學過中醫的,確實不知道中藥配伍的優劣。記得19歲那年,不知得了什麼病,請本科畢業的中年中醫師診療後,說是底子虧了,抓藥,每副0.89元,那時算貴的啦,喝後症狀反而加重了。遂又去請本地學徒出身的有名老中醫診療,開了每副0.16元的中藥,三帖下來,不適症狀徹底消失啦,又恢復了能吃能睡的健康身體!


孤鰥閒雲


《神農本草經》裡說:“藥……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這就是配伍的原則。

但是,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無毒無害,只是儘量控制得低一些。

這是因為,所謂的“毒”“害”實際上也是藥物的偏性,而我們是要利用藥物的偏性來治療疾病的。失去藥物偏性,也就失去了藥效。正因如此,藥物的應用不僅有配伍,也有相應的劑量、療程,不可隨意改變。

普通人並無法判斷醫師給出的藥物配伍是否合理。

這是因為,普通人對疾病認識得不夠深刻,對各種藥物的藥性也並不瞭解。

醫師按照藥物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的原則配伍組方。七情配伍關係中,除單行外,相須、相使可以起到協同作用,能提高藥效;相畏、相殺可以減輕或消除毒副作用醫學;相惡是一種藥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種藥物的功效;相反是藥物配伍後,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臨床用藥時,相須相使、相畏相殺是常用的配伍方法,而相惡相反則是配伍禁忌,但有時候,即使是禁忌,也有可用的價值。

這些知識,是醫師通過長久的認知與實踐,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這種事,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普通人並無相關的知識和經歷,根本無法判斷醫師給出的方藥配伍是好是壞。

此外,就如以上所說,還存在著劑量和療程的問題。這與患者年齡的大小,體重的輕重,病邪的猖衰,身體的強弱,氣候的冷暖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臨床用藥如果不注意配伍變化和藥重大小的變化,即使是立法和處方的大原則基本上是對的,也往往效果不理想,甚成無效。

這些就更不是普通人能夠立刻明白的,甚至說,沒有數年的臨床經驗,就算是醫學生,臨證時也與一無所知沒兩樣。我在網上看了這麼例子,親眼看到過很多在職的正規醫師,那水平也是一塌糊塗的。

所以開處方這回事,普通人就不要心存妄想了,那個專業領域,沒本事的人無法涉足。

綜上。

所以現在政策很是反對非法行醫,因為普通人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庸醫甚至醫騙給坑了。

惟一穩妥的方法,就是患者去正規的醫院,找正規的中醫師進行諮詢、診治。這對於民間中醫的發展當然非常不利,但考慮到為避免患者上當受騙,也只得如此。


純鈞LHGR


一,中醫從不會這樣說。所謂“是藥三分毒”才是中醫說的。

二,中醫是以溫治寒,以寒治溫,有病才用藥。

三,用藥如用兵,靈活機智對症下藥,有正面強攻也有紆迴包抄斷其糧道等等。不像某些所謂“高大上”,一味硬掐死砍,往往草沒砍死苗全完了,或者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信就去各大醫院腫瘤科看看,排隊化療的有幾個治好的。



壓軸熊瘋


中草藥配伍得當除有毒藥物外基本上是沒有毒副作用的。如果遇到熱症用的藥多數是清熱解毒的藥,同時怕寒涼過盛下一味溫熱的藥(小量)牽制一下或可更好。如果遇到寒症下的多數是辛溫的中草藥但同時下一點偏涼性的也可以。(相反的牽制藥量很小)。中醫開的藥好壞不懂中醫的人是分辨不出的,懂的人一眼就知道該方用治什麼病症。即然是行外人只要服藥後病能好,至於方子的好壞普通人肯定不知道的。


鄧錫成1


在周星馳的電影裡,有一個超級科學家曾經研製出一樣武器,叫做要你命三千,就是把西瓜刀,啤酒瓶,雙截棍等等捆綁在了一起,看上去很唬人,可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其效果比起另外一樣武器簡直不值一提,那個武器沒有那麼誇張的名字,它叫手槍。

好的中藥配伍就是會像手槍那樣的,它準確,精煉,簡單,每一個組成都有依據,相互之間又巧妙配合,所以明確而高效。

壞的配伍則完全就是一個要你命三千,看上去面面俱到,實際上卻不得要領,根本沒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似乎是這也能治那也能治,其實是一團亂麻,對自身的危險遠比給敵人的危險大。

需要首先說明的是,中藥配伍再好,都沒有辦法就無毒無害了,儘管可以通過配伍使得降毒增效,但完全就無毒無害,也就基本意味著同時也無用了,這不是藥物的目的。

中醫方劑裡很多經典方都充分體現了配伍精當,效用突出的特點,比如三黃瀉心湯,六味地黃丸,六神丸等等,配伍很好,但絕不是就無毒無害了,而是突出了治療效果。甚至好像處方中並沒有直接針對主訴的藥物,但是它主力解決這一方面問題的時候,另外一方面的問題會不治而愈,所以有些配伍是簡直有點藝術性的,如同齊白石的國畫,大寫意裡卻有細微的生動,畫幾個蝌蚪卻能聽取十里蛙聲。

普通人怎麼來判斷配伍好壞呢?一個好的醫生,通過望聞問切之後,就會基本確定了要如何配伍,你這個時候再說一些別的細節的時候,基本不會影響他了,他會讓你先喝兩副藥看看情況,再決定是否增減。

因為配方里每增加一味藥,就需要考慮與前面所有藥味的相互作用,就好像手槍不會輕易改變哪個零件一樣,哪怕是槍管長短半個公分,都會影響精度一樣,藥方改變,需要相當的謹慎。

凡是一個方子裡藥味過多,基本就可以認為你遇到了“三千型”醫生,得到了一個要你命三千,通常是為了掩蓋他沒有看準病因,只好見招拆招,腳痛醫腳,你說哪裡不舒服就整幾味藥進去,反正撒下一張大網,說不定哪樣就管用了嘛。


藥師三郎


可笑至極!中藥配伍好就無毒無害?中醫連什麼毒性成分都不知道,如何通過配伍、炮製、君臣佐使去毒?通過什麼標準能把毒素中和?減輕到何種程度?九蒸九曬到什麼程度?中醫大咖們誰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都以經驗或毒副作用尚不明確一言以蔽之,中藥導致的肝腎中毒還少嗎?去食藥監總局網上查查已經禁了多少草藥


天之驕285


中醫中藥配伍的質量高低,好壞,對於中醫學科中的中醫醫生而言,他們一看處方就懂。

而對於服用的人員來說,給你說一天到一晚你還是在坐飛機,腦殼是幌的!

如果你硬是要想知道它配伍怎樣,那就只能自已來先把中醫學了來,然後再得疾病,再找醫生看病處方,你再根據你的中醫知識來評價他的好孬了。

不知我這說法對否?


用戶半醒半睡


首先中醫和中藥是一一個整體的體系。數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總結了很多配伍的方案,也為我們的中藥炮製規範了很多優良的方法。這些炮製方法對中藥的性能毒性都有很好的處理方案。總結起來,我們的中藥使用有很多規範和很多方子。一般來說主要取決於用藥的多少和用藥方案的配比,藥味不能太多。桑葉雜越亂,毒性越大。藥越多越煩,藥越要越沒用。總之中醫中藥的使用,堅持一個原則“經,檢,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