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你觉得你家宝宝害羞吗?


以前他明明是个小天使,见人就笑,逢人就招手,可到了2岁之后,忽然像中邪了一样,见到陌生人也不敢打招呼,喜欢躲一边,缩在爸爸妈妈身后,别人跟他搭话,他也不敢接话。


这种害羞的夸张版本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也不跟大伙一起玩。比如有个小朋友在玩积木,他都走到人家旁边了,就是不打招呼,而是自己拿起积木,默默地玩了起来。两个人可以各玩各的,几十分钟一句话也不说,直到玩完了两人可能一句话都没有说。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如果大人这样表现,我们还习以为常,认为是酷的表现。可是作为孩子,这是不是太害羞的性格?


其实不是。上面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正常的。


害羞是个特质,不是缺点


我们都知道,婴儿有所谓的“陌生人焦虑”,一般到八九个月大小的时候,被陌生人抱的时候会哭。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总算发育到一定程度,他的记忆系统成熟了,这表明孩子总算有能力记住熟人和陌生人的差别了。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但很多孩子到了2岁以后,还会继续经历陌生人焦虑,这种焦虑能持续到孩子四岁,才逐渐消失的。


前面说的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同一类东西,但是两人就是不交流,这种游戏方式叫“平行游戏”。两人像两条平行线一样,去同样的方向,就是不交会。平行游戏是从单独游戏到社交类游戏之间的一个过渡。


孩子很小的时候,先会玩单独游戏。但是,大孩子会慢慢地开始玩社交类游戏,比如我们熟悉的过家家游戏,就是几个小孩玩角色扮演,你是爸爸,我是妈妈,他是宝宝。这样孩子需要互动才能推进游戏。其中,语言交流是必须的,孩子会说:“我缺一个弯的积木,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我们搭个窗户?”。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而且社交游戏要求孩子们遵守游戏规则,照顾别人的情绪,学会适当礼让。所以,社交性游戏对孩子的大脑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2岁的孩子还没有这些能力。因此,在4岁之前,非社交类的游戏是孩子玩得最多的一种游戏形式。这个时候你孩子自己玩自己的,并不能说明他害羞,只能说明他正常。


父母需要注意三个误区


有些家长强硬地把害羞的孩子从“后台”推到“前台”,强迫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不害羞,这是有害的,是典型的拔苗助长。


1、做孩子的代言人


比如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强势的妈妈,我问她女儿:“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她女儿3岁的样子,看看我,看看妈妈,想说话但是有点害羞。这时候,她妈妈就抢话了:“她叫某某某。”然后又转过头来对孩子说:“叔叔问你话呢?你怎么不回答啊?”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我怕妈妈吓着孩子了,就又轻轻问了一句:“你喜欢吃巧克力吗?”小女孩这次又是看看我,再看看妈妈,还是没有开口,但她妈妈又抢话:“她可喜欢吃巧克力了,在家里每天都至少要吃一颗!”然后跟我道歉说:“哎呀,真是不好意思,这孩子太害羞了!”


我赶紧把这位妈妈拉到一边,悄悄跟她说:“您得让宝宝自己说话啊,给她点时间。刚才您一个人把两个人的戏份都抢了,她当然没机会说话了。而且,这次谈话交流的经历,可能变成了她的一个负面经历,将来她就会更害怕和陌生人交流了。”这个妈妈的例子,就是过度干预的例子。


2、轻率地给孩子贴标签


还有一种家长要尽力避免的情况,就是轻率地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比如当着小孩的面跟别人说:“抱歉,我这孩子就是太害羞了。”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其实,孩子都非常敏感,这样的贴标签式的语言,会让他以为害羞是件很不好的事情,而且他自己出了问题。有时候,孩子干脆就躲在“害羞”的标签下面,觉得自己有理由不去跟别人交往,反正你们大人不是说我害羞么!


3、过度保护孩子


还有一种害羞出现的情况,来源于平时对孩子行为的过度保护。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辈,往往会过度保护宝宝。总对宝宝说“不要乱跑”“当心”。孩子在路上跑得快一点,他们也会担心摔跤。


这会让宝宝以为这个世界很危险,变得不愿意主动探索。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孩子就逐渐变得胆小畏缩,对人害羞了。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总结一下,宝宝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大方,这不是大问题,有时候这是和他大脑发育和能力发育有关的,有时候是孩子的心理特质的问题。你千万不要反应过度。


你要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当孩子遇到陌生人害羞时,其实是他心理焦虑的时候,你需要给的是微笑和鼓励的眼神,而不是直接包办了他学习社交的机会。


教方法、给支持,才能有个开朗的娃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害羞,培养一个开朗的孩子呢?

下面,我就介绍给你一些具体的方法。


1、教孩子怎么打招呼,怎么加入到别人的圈子里


孩子看见别人在玩,想加入,但是又不敢。这时候你的机会来了。首先,你可以先给孩子一个预热的时间,把他带到旁边一起观察,轻声介绍那些人都是谁,让他心里有底。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时机一成熟,你可以直接建议他怎么去说话:“我能不能和你们一起玩积木”,“我可以跟你们一起运沙子吗”。这就是手把手地教孩子观察他人,并发起互动的方法。


如果孩子还是过于害羞,不好意思主动去搭话,这时候咱们家长就得更加主动一点,你加入到对话里面来,再把孩子引到话题中去。


比如你看到宝宝很想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但不知道怎么开始。你的高光时刻就来了,你可以引出话题,故意大声点说:“宝宝,你今天穿了小猪佩奇的衣服,太有趣了,你要和朋友们分享吗?”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这个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了,你孩子无论是说话,还是不说,光做动作展示一下衣服,都可以,他已经加入了其他小孩中了。


等到孩子有点熟悉新环境了,你可以进一步推动孩子们对话的进行,你可以说“我们家宝宝最喜欢小猪佩琦了,宝宝来跟我们讲讲小猪佩琦的故事吧,大家一定也喜欢听。”


2、家长主动来组织活动,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最简单一个方式的就是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玩。孩子一两岁的时候,还不是很会跟小朋友玩,也不会同时应付很多人,这时候一次只邀请一个小朋友到家里就行了,你可以安排一些适合两个孩子一起玩的游戏,家长还可以多加入进来,起示范作用,教孩子们怎么玩。比如说,你可以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唱唱童谣,玩玩拍手游戏。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到孩子三四岁了,这时候就可以请多几个小朋友来家里玩。你可以安排一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来。注意,不要安排看动画片这种活动,而是多玩一些有互动的游戏,像是过家家类的活动。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组织这种游戏,也有些细节要注意。比如,你给小朋友们提供的玩具,要注意种类和数量是否恰当。玩具的数量不要太多但是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孩子们各自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互动就少了。玩具数量太少的话,容易引起孩子之间争抢玩具的冲突。


而且,为了让他们互动起来,你可以安排同一个主题的玩具。这样,两三个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在同一主题玩一段时间,也有利于他们互动。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组织活动还有一个小秘诀,就是你作为组织的家长,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给你孩子安排一个“特别的角色”。比如我女孩跟别的孩子玩扮家家酒的时候,我特意让她来做妈妈的角色,给其他小朋友来发“早餐”。每个孩子要吃饭的时候,都需要通过她来分配。这个角色让小朋友们觉得你孩子有能力,会管理,也更愿意跟她玩。你孩子也会更有自信,更加开朗。


雨木霖霖念叨叨:


1.两岁左右的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大方,其实是正常的,不要给他贴“害羞”的标签。


2.平时要注意避免过于强势或者过于保护,那会使孩子更加退缩。


3.根据切实可行的步骤,去正面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一方面,你要帮助孩子进入社交场景,手把手教他观察人群,介绍他加入人群。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在家里组织一些活动,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甚至刻意给孩子安排重要角色,直接锻炼他的社交能力。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如果你身边有家长有育儿焦虑,请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科学育儿方法请关注本头条号。


宝宝如何社交?家长来引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