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藝人出家,為父母祈福,獲贊無數!

泰國藝人出家,為父母祈福,獲贊無數!

誰都沒想到,黃書豪出家的話題,能衝上微博熱搜榜首。截止發稿時間,話題閱讀超4億,討論超3.6萬次。

黃書豪是國內某綜藝節目泰籍選手,曾在節目中表演洗腦神曲《容易動情的人》,但他在節目中最終止步50強。媒體已經證實黃書豪短期出家的消息,他在社交媒體上更新了一張穿白色僧服的照片,用中文寫下“希望以後會越來越好。”據悉,泰國男子一生中至少要出家一次,目的是回報父母恩德。

01 泰國男人一生中至少要出家一次


泰國是著名的南傳佛教國家,超過95%的人口都是佛教徒。佛教可以說是泰國的精神支柱,大到王室儀式、國民教育,小到生活種種,都以佛教作為規範。泰國憲法第九條甚至規定:國王必須是佛教徒。


泰國藝人出家,為父母祈福,獲贊無數!


僧侶在泰國非常受尊敬,人們見到僧侶會雙手合十行禮,就連國王也是如此,而僧侶則不用回禮(即便是國王)。在細節上,泰國人不會用手指僧侶,不接觸僧侶的身體,晴天在僧侶旁邊經過的時候,甚至會注意不踩著他們的影子。

泰國男子結婚前,必須要出家,一般為一週至一個月。以至於泰國有個不成文的習俗:男人們一生中至少要出家一次,否則就不算真男人。泰國人認為出家這段時間,不僅能夠修身養性、學習佛法、端正對世事的態度,還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替父母祈福積德。

02 出家是行至孝之道

在我國社會,很多人認為佛門出家與孝道文化相違背,一旦看破紅塵,遁入佛門,就意味著割親辭愛,剃除鬚髮,父母不管,六親不認了,這其實是對佛教的誤解。佛教非常注重孝道,認為孝道是修學佛法的基礎。


佛教把孝分為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孝道,另一種是出世的至孝。

對於世間的孝道,佛門認為,一要養父母之身,要提供父母的物質生活所需,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二要養父母之心。為人子女當常回家侍奉父母,態度上要和顏悅色,兒女在外要照顧好自己,莫讓父母擔心受怕。三要養父母之志,為人父母皆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作為子女要努力工作,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貢獻的人,讓父母感到欣慰。能做到以上三點,可謂是世間圓滿的孝道。


泰國藝人出家,為父母祈福,獲贊無數!


佛門出家人不但要行世間之孝,還要行出世間至孝。佛門認為,一切眾生在無量劫的輪迴中,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所以,不但要度化這一世的父母親,還要度化生生世世的父母,即善巧方便引導眾生對佛法產生信心,令其聽聞正法,出離輪迴,這才是出世至孝之道。

03 佛教不要求人人都出家

出家還有一個顯著的標誌是不能娶妻生子。有很多人認為,如果全世界人都出家了,人類不就絕種了嗎?

佛教徒有四眾,有出家男女二眾,有在家男女二眾。出家二眾負住持佛法的責任,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的責任,合成為雙重的教團。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經》《優婆塞戒經》,都稱讚在家學佛。

同時,佛教不要求人人都出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出家。出家也有標準,一般來講,出家的動機要求真純——即確是為求解脫、決心捨棄世間貪愛而出家修道;出家後要求對教理及行持都夠標準,如果有室家的慾望,應當自動還俗;如果犯殺盜淫妄四根本戒,則應當擯斥在僧伽之外;出家有許多限制,例如要得父母允許、要年滿二十(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不是肢體不全或精神上有缺陷、不是逃避刑法債累等等。


泰國藝人出家,為父母祈福,獲贊無數!

那出家人對在家佛徒有什麼義務?一般說來,在德行上為他們樹立模範;教導他們,勸善止惡;為他們講說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時得參加社會災難的救濟;慈悲柔和,促進眾生的福利。

出家是大丈夫事,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古德雲:“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因此,各位要隨喜讚歎所有的出家師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