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傈僳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人口不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长年与山水为伴,生活充满原始风情。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民族风情

人口分布

傈僳族人口约63.5万,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條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和兰坪五县。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服饰装束

傈僳族族喜欢穿自织的麻布衣服。妇女的服饰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着短衫,下穿长及脚裸的裙子;另一种是上穿短衫,下穿裤子,裤子前后再围上小围裙。由于各地傈僳族族所穿麻布颜色的差别,又分为黑、白和花傈僳3种。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聚居在怒江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头上饰以珊瑚及红白料珠;泸水一带的黑傈僳妇女则不穿长裙,穿长裤系围裙,以青布包头;永胜和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较鲜艳美观,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长裙及地,走起路来摇曳生姿。

傈僳族男子一般穿麻布长衫或短衫,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有的喜蓄发辫缠于脑后。德昌的條條族男子在头顶留一小束发,傈僳语称“开皮”,他人不能触摸,否则不吉利。成年的傈僳族男子都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文化艺术

傈僳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叙事长诗、谚语、谜语、歇后语和儿歌等,主要围绕民族历史、生活智慧、爱情婚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主题。另外,傈僳族也是一个善歌乐舞的民族,无论何时何地都歌不离口,尤以被称为“木刮布”的傈僳族古歌最有名,乐器则以琵琶、口弦、笛子和二胡等最流行。舞蹈方面以集体舞为主,有些以乐器伴奏,有些则是没有伴奏的“哑舞”,后者通常以生动活泼的下肢动作来表现,“脚跟舞”和“生产舞”是这一类舞蹈的代表作。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景点导览

傈僳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要领略最浓郁的傈僳族风情,自然首选此地。此外,居住在丽江华坪的花傈僳、迪庆维西的傈僳族原始村寨,也是值得一访的好去处。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风情汇点—怒江福贡


距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约135千米的福贡,是傈僳族的聚居地之一。这里的澡塘会十分有名,尤其以离城较近的登梗温泉规模最大,人也最多。节日期间,傈僳族人除了每天洗浴3~5次外,还会举行对歌、赛诗、打秋千、射弩和打歌等活动,热闹无比。

另外,这里的傈僳族还有“江沙埋情人”和“爱的神箭”等传统风俗,织是年轻男女向对方表达爱意的方法,别具特色。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花傈僳之乡—丽江华坪

傈僳族中,以花傈僳的服饰最鲜艳多姿。想探访美丽的花傈僳,可以到云南丽江地区南部的华坪去。

那里是花傈僳人的聚居之地,其中又以通达乡的丁王、腊姑河和文乐乡的关塘、塘房等地的花傈僳,风情最浓郁也最具代表性。这里的花傈僳住房以竹篾房和木楞房为主,妇女皆穿戴美丽:上身穿斜襟带银泡领的上衣,胸襟、领口和袖口用红黄蓝三色彩线绣成多道花纹图案,下身穿绣满花纹图案的百褶裙,头戴缀满珠子和彩穗的五棱形花布或黑布包套。另外,脖子和腰间也挂满珠子,手上还有铜镯戒指等,令人眼花缭乱。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原始傈僳族村寨——维西朵

那朵位于云南迪庆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人超过全县总人口的一半,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维西县塔城乡川达行政村与攀天阁乡交界处,有一个名叫朵那朵的傈僳族村寨。该村依山傍水,四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充满山林气息。全村有大约70户傈僳族人家,是典型的傈僳族聚居点。村内至今还保留有原始而浓郁傈僳族风情,是体验傈僳族风俗的好去处。

怒江之美,在傈僳族的歌里唱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