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殿下乘合事件

平家自從平治之亂以後,平步青雲,成為朝廷裡的一大家族。平家的崛起自然就引起了另外一個家族的不滿——藤原氏,或者更準確點說,是藤原北家。

平清盛曾將女兒平盛子嫁給攝政藤原基實為妻,可是藤原基實是個短命鬼,沒多久就翹辮子了,留下了平盛子一對孤兒寡母。

平清盛一邊淚流滿面地為女婿感到傷心,一邊笑嘻嘻地命令家臣以攝政遺孀的名義接管藤原基實名下的莊園,結果家臣們告訴他,有個人也在朝廷活動,想搶佔攝關家的莊園。

這個和平清盛爭搶的人,叫藤原基房,是藤原基實的弟弟。

說來也沒錯,藤原基實和藤原基房一筆寫不出倆藤原,再怎麼說,這些莊園也是攝關家的財產,平清盛想搶佔是沒有太多借口的。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平清盛


平家和藤原基房的仇就這樣結下了。

嘉應二年(1170年)七月三日,攝政藤原基房的牛車在前往法勝寺的途中,與另外一輛女性乘坐的牛車發生了剮蹭。那年頭的日本也沒有交警,藤原基房的侍從仗著自己是攝政的車隊,下車就抽了女車的車伕一嘴巴子,然後還將女車給掀翻了。

藤原基房以為是個小貴族的牛車,也沒把這當回事。結果才剛走出沒多遠,就有下人急匆匆地跑來說:“剛才那輛牛車好像是小松家的。”

藤原基房聽說後,當下眼前一黑,大呼休矣。

小松家指的是平清盛的嫡長子平重盛一家,因為他們家住在六波羅的小松,所以平重盛也被稱為小松殿下。

嚴格來說,這輛牛車是平重盛的兒子平資盛的車,當然因為是女車,平資盛並不在車裡。不過,平重盛從兒子口中知道這件事後,大怒不已,他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家臣們,想要對藤原基房進行報復。

而藤原基房呢?得知砸的是小松家的座駕後,他連忙下令將砸車的幾個人綁了送到平重盛的府裡。一行人來到小松第後,見到了怒氣衝衝的平重盛和一群把手按在刀把上的平家武士。

平重盛可沒有那麼大的度量,他對來者說到:“讓這小子等著。”

不得不說,平重盛的威脅確實嚇到了平常只會吟吟和歌、調戲調戲妹子的藤原基房,他當即向朝廷告假,說自己病了不能上朝。

藤原基房想:“我不出門,你總不能殺到我家裡來揍我吧?”

確實,平重盛還沒有傻到這個地步,所以藤原基房在家裡能躲一天算一天。

可是,事情很快就迎來了轉機,俗話說“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藤原基房很快就遇上一件讓他不得不出門的大事——高倉天皇要舉行加冠禮了。

當時的天皇換得非常勤,“平治之亂”時的二條天皇早就病逝,二條天皇的皇子六條天皇繼位時尚在襁褓,才出生七個多月。兩年多之後,在祖父後白河院(退位的天皇也被稱為“院”,他們的統治機關被稱為“院廳”)的操控下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叔叔高倉天皇,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太上天皇。

高倉天皇繼位時不過才八歲,所以到了這一年的十月,朝廷準備給他舉行冠禮。

天皇的冠禮,身為攝政的藤原基房總不能不來吧?

十月二十一日,這天是高倉天皇冠禮的舉辦日,只見有一隊人馬快速地從攝關家院子中駛出,朝著皇宮奔去。

雖然距離砸車事件過去了三個多月,藤原基房還是有些擔心會遭到平家的報復,所以他下令讓車隊朝著皇宮飆去,越快越好。

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可是藤原基房還是棋差一招,因為平家的武士壓根就沒有打算追他的車隊,平重盛早就安排好武士,埋伏在了藤原基房進宮的必經之路上了。

果然,車隊即將要進宮的那一剎那,突然一隊武士攔住了藤原基房的去路。騎馬跑在前頭的五個侍從才剛勒馬,還沒來得及詢問,便被武士們拉下馬去,其中四個被七手八腳切掉了髮髻。

這群武士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留下一片雲彩,只留下一個驚魂未定的藤原基房。

藤原基房被襲擊之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都,堂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在大白天於天子腳下被暴徒襲擊,簡直沒有王法了。

事實證明,平家就是王法。

這些襲擊藤原基房的武士並沒有通報姓名,後世創作的軍記物語《平家物語》中說他們是平清盛派來的。

冤枉,這個時候的平清盛早就隱居,人還在福原。

在當時的人們眼中,大家都認為真正的幕後主使乃是主管檢非違使的平重盛。九條兼實在日記《玉葉》裡沒有明說,但是也很隱喻地將嫌疑引到平重盛的身上。

九條兼實的弟弟、與平重盛關係很好的円慈法師在自己寫的史書《愚管抄》裡就很露骨地說:“小松殿下怎麼做了這樣讓人難以理解的事。”

儘管大家都沒有明著說平重盛是犯人,即便是円慈法師也沒有說平重盛到底幹了什麼事,但是大家心裡都和明鏡一樣。原因非常簡單,藤原基房近期來得罪的人也就只有平家。

連底下人都看得明白,朝堂之上自然也洞若觀火。

由於攝政藤原基房在進宮路上被襲擊,天皇的加冠禮也因為這件事而推遲了。

十二月,平重盛辭掉了權大納言的官職。次年三月天皇舉行加冠禮時,平重盛也沒有出席,而他原本的位置則被異母弟弟平宗盛取代。

雖說平重盛是平清盛的嫡長子,但是他的母親早逝,平清盛後來又迎娶了平時子為繼室,生下了平宗盛等弟弟。也就是說,平宗盛也算是嫡出,並且還有母親平時子的家族“堂上平氏”作為後盾。

平宗盛因為“殿下乘合事件”而開始冒頭,大家都沒有想到,這件事會成為將來平家分裂的一個伏筆。當然,這是後話。

鹿谷事件

治承元年(1177年),京都附近的比叡山延歷寺的和尚們抬著神轎進京“強訴”。

比叡山位於平安京的東北方,此地的延歷寺屬於佛教天台宗的寺院,乃是鎮守京都的聖地。

所謂“強訴”,就是指大傢伙一齊前往皇宮,向院廳或者天皇提出訴求,如果當權者不答應的話,和尚們就會賴在宮門外不走。

當然,“強訴”這種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說只是遊行,往大了說甚至可以說是逼宮,沒有任何一個天皇或者上皇願意任人擺佈,所以朝廷也會派出軍隊驅散這些強訴的隊伍。

武士們可沒有那麼斯文,朝著遊行隊伍吼幾句發現沒效果後,他們就開始攻擊這些和尚們。和尚們哪是武士的對手,一來二去,幾次進京強訴都傷亡慘重。

這時候,有個小機靈鬼提出一個建議:“不如抬著神轎進京強訴,把神轎抬在隊伍的最前頭?”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這個看法得到了和尚們的一致認可,很快就付諸了行動。

神轎一進京,武士們就沒轍了,因為神轎上還擺著神佛的神位,他們不敢隨便攻擊強訴的隊伍。

畢竟當時的人們平均年齡才三四十歲,得罪天皇也就難受幾十年,要是得罪了佛祖,死後可是會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的。

話說回來,這一年和尚們“強訴”的原因,是要求後白河院流放公卿藤原師高,因為這傢伙派他的兒子侵犯了延歷寺的分寺領地,還縱火燒了幾棟房子。

藤原師高之所以敢這麼囂張,是因為他爹藤原西光是後白河院的近臣。

面對在院廳外哭天喊地的和尚們,後白河院無奈,只能下令將藤原師高流放。

不過,藤原西光和後白河院可不是好惹的,藤原師高被流放後,後白河院找了個藉口,下令將天台宗的座主明雲法師也給流放了,給了延歷寺一個下馬威。

延歷寺不滿後白河院的做法,在半路上將明雲法師劫回了延歷寺。

好嘛,朝廷的欽犯也敢劫持?

大怒的後白河院命平清盛召集軍隊討伐延歷寺,平清盛嘴上說著好,卻躲在福原享清福,壓根就沒有出兵的跡象。

這時,藤原西光才提醒後白河院道:“聽說平清盛出家時的受戒禮是明雲主持的,平清盛還稱呼明云為師兄呢。”

後白河院恍然大悟,原來平家早已與延歷寺有所勾結。

恰好此時,院廳的另一名近臣藤原成親覬覦右近衛大將的官職已久,但是因為關係和拳頭都沒有平家那麼硬,最後朝廷下旨讓平宗盛出任了這個官職,引起了藤原成親的不滿。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幾個對平家不滿的人走到了一起,後白河院頒下密旨,密令藤原成親召集軍隊討伐平家。

藤原成親找來的幫手是攝津源氏出身的多田行綱,他允諾事成之後讓多田行綱頂替平清盛的位置,給予他統轄天下兵馬,還贈給他五十段白布作為軍資。

隨後,藤原成親又招來了藤原西光、藤原章綱、平康賴以及法勝寺的住持俊寬等人,在俊寬的位於鹿谷的別墅裡召開了秘密會議。

公卿們的軍議,談著談著就變成了酒會。

大家酒酣飯飽之際,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院子裡的馬匹受驚大叫,嚇到了屋子裡的幾個人。

幾個公卿沒見過大場面,聽到馬的嘶吼聲還以為是平家派人來了呢,等到查明原委後,幾人又相視哈哈大笑。

這時,藤原成親發現,剛才幾人在慌亂中不小心打翻了酒瓶,他指著酒瓶說:“看啊,平氏(日語瓶子與平氏發音相似)已經倒了。”

平康賴把倒了的瓶子掛在了屋子的橫樑上:“既然平氏已倒,就該把他們的首級掛在城門外示眾。”

藤原成親提議到:“祇園祭快到了,不如我們就趁著這天舉兵攻打六波羅,打平家一個措手不及。”

眾人紛紛表示贊同,藤原成親連忙讓人找來了多田行綱,命令他召集軍隊在祇園祭那天攻打六波羅。

祇園祭是京都的一個盛大的祭典,這天大多數人都會去參加祭典,趁著混亂之際渾水摸魚攻打平家的六波羅府,也不失是一個辦法。可是問題在於,決定這件事的時候,離祇園祭只有一個月了。

多田行綱原本就對討伐平家不怎麼感冒,而且在他看來,平家在朝廷內外都有著許多支持者,實力雄厚,想要打倒平家並不是殺了平清盛一人就可以解決的,而是要經過詳細的謀劃,再怎麼算,也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用來拉人一起上賊船。

一個月打倒平家,簡直是痴人說夢。

多田行綱看出了這群公卿難以成大事,他表面上佯裝答應幾人,離開鹿谷後徑直騎馬前往福原,向平清盛報告了這件事。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平清盛得報後,立即召集了軍隊上洛,將後白河院居住的法住寺給包圍了起來,派出使者前去質問後白河院:“藤原成親想起兵討伐平家,請問法皇大人知道不知道?臣想捉拿亂臣,徹查此事。”

後白河院沒料到平清盛的行動這麼迅速,此時法住寺也被平家武士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著。許久,他才嘆了口氣:“朕不知情,愛卿自便吧。”

後白河院並沒有選擇,因為不管他同不同意,在鹿谷開會的那幾個人都會遭到平家的清算。

有了院廳的口諭,平清盛下令捉拿藤原西光,一邊命人將藤原成親騙到六波羅府。

藤原成親的妹妹是平重盛的妻子,他尚不知道多田行綱已經出賣了自己,還以為只是日常的串親戚而已。進入六波羅的大門以後,四面八方立即圍上來一群武士,將藤原成親給按在了地上。

平清盛指著藤原成親的鼻子大罵:“你小子忘了平治之亂嗎?你本該死,要不是我等為你求情,你何以有今日?如今竟忘恩負義想要討伐我平氏一族!”

藤原成親在平治之亂時加入叛軍作戰,因為他是平重盛的大舅子,所以戰後經過平家的求情才逃過一死。

藤原成親哆哆嗦嗦地小聲答到:“我與入道大人素來無冤無仇,怎麼會討伐平氏呢?這一定是小人的讒言。”

“你還敢騙我!”平清盛從懷裡掏出藤原師高等人的供狀,砸在了藤原成親的臉上,裡面詳細地記錄了鹿谷密會的經過。

藤原成親看著供狀,連聲大叫:“冤枉啊!”

平清盛沒有再理他,命家臣將藤原成親拖到院子裡鞭打。細皮嫩肉的公卿哪裡受過這種罪過,一旁的平重盛實在忍受不了大舅子像殺豬一樣地叫喚,跑到平清盛面前求情,卻也被平清盛冷眼相看。

鹿谷事件最終的處理結果是藤原西光處死,其餘幾人流放。

平重盛因為大舅子幹了這種事,辭掉了左近衛大將的官職,平清盛也沒有對他做出挽留。從這一刻起,弟弟平宗盛正式取代了平重盛成為平家的繼承人。

藤原成親被流放以後,平清盛命令看管的武士不給他飯吃,最後找了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將他帶到山上丟下了山崖。

很多人都認為平清盛的做法過於絕情,但是實際上這件事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如果後白河院說的“朕不知情”以及藤原成親說的“冤枉”都屬實的話,平清盛殺死藤原成親就是在殺人滅口。

這並不是捕風捉影,要知道鹿谷事件的首謀藤原成親不過是流放而已,藤原西光卻被判處了死刑,而藤原西光與延歷寺的關係水火不容。

平清盛很可能是找了個藉口,製造冤假錯案栽贓給了院廳的近臣,這樣既可以避免與延歷寺衝突,又可以除掉政敵,一舉兩得。

治承政變

治承三年(1179年)六月,平清盛的女兒平盛子病逝,七月,平重盛也在失意中去世。在兩個月內,平清盛接連失去了一雙兒女,然而他想不到的是,更大的打擊隨後即到。

因為平盛子去世的緣故,後白河院下令將攝關家的莊園交給藤原基房領有,同時,平重盛的知行國越前國被院廳賜給了藤原季能,其中納言官職也由藤原基房之子藤原師家出任。

後白河院與藤原基房,一個代表著“院廳政治”,一個代表著“攝關政治”,這是困擾平安時代天皇的兩大勢力,此時他們因為平家的崛起而走到了一起。

身在福原的平清盛坐不住了,他點齊了數千兵馬,浩浩蕩蕩地從福原上洛,來到了平安京。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儘管院廳和攝關家在朝內的勢力非常大,但是名義上朝廷仍然是屬於一個人,平清盛進京之後所找的第一個人——高倉天皇。

高倉天皇派出了敕使安撫平清盛,同時下令罷免藤原基房、藤原師家父子的職位,改任命平清盛的外孫藤原基通出任關白。

平清盛的舉動著實嚇到了藤原基房,他不知道這些粗魯的武士會不會做出像上次“乘合事件”那樣的無禮舉動,便逃到了後白河院所在的法住寺,痛哭流涕地請求後白河院幫助自己。

看著哭成淚人的關白大人,後白河院無奈地嘆了口氣:“朕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自救,如何救得了你?”

就在這時,後白河院身邊的法印和尚靜賢法師對法皇表示,自己有辦法調解院廳和平清盛的關係。

靜賢法師的父親是平清盛昔日的盟友、在“平治之亂”中遇害的藤原信西,與平家有著許多交情,後白河院也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派遣靜賢法師前往六波羅。

靜賢法師抵達六波羅府後,平清盛躲在裡屋裡,就是不願意來到大廳會見靜賢法師。

見平清盛不給面子,靜賢法師只能向前來接見的平家家臣轉述了後白河院的旨意:“近年來局勢動盪不安,只有入道相國才是值得依靠的人。朕聽聞入道相國聽信謠言率軍進京,朕不知具體何事,請陳述下理由,若沒有別的要緊的事,還請入道相國先罷兵返回。”

平家家臣聽完旨意後,進了裡屋,隨後便再也沒有出來了。

差不多到了日落時分,平清盛的兒子平知盛從裡屋走了出來,對靜賢法師說到:“臣父說他已經垂垂老矣,恐怕不能再侍奉院廳了。”

靜賢法師聽了這話,明白平清盛這是不想接旨,他在大廳裡來回踱了幾步,突然朝著裡屋大喊到:“入道大人,只有賢德的宰相才會知道不管天有多高,都該低著頭走路,不管地有多厚,都要小心前進啊!”

沒一會兒,平清盛終於從裡屋走了出來。

他看著靜賢法師,說:“藤原成親密謀討伐我平氏時,是你阻止了法皇大人前往鹿谷,所以我才出來見你。”

據說在鹿谷事件時,後白河院原本也要前往鹿谷,但是靜賢法師卻認為此舉不妥,將後白河院勸住了,所以後來平清盛才能夠肆無忌憚地處置藤原成親等人。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入道大人此次進京所為何事?”

“何事?”平清盛一聽這話就來氣了,“到這時候還裝傻?”

靜賢法師沒有說話,平清盛接著說到:“保元之亂時,是不是我協助法皇大人討伐叛逆?平治之亂時,又是我平氏一族出來勤王。這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當初平重盛因功受封越前國,約定世代相襲,如今我兒去世才四十九天,院廳為何就將其領地沒收?中納言官職空缺,我曾多次舉薦藤原基通出任,藤原基通乃攝關家嫡流,院廳為何又不許?老夫今年年近七十,曾立下諸多功勳尚且不能自保,待我死後,院廳是不是還要誅殺我平氏一族?”

平清盛一邊說著,一邊抹著眼淚。靜賢法師見狀只能好言相慰,表示無論平清盛有什麼要求,自己都可以代替他向院廳轉達。

平清盛等的就是這句話,他立即拿出了一份名單,表示名單上的人都是奸臣,要清除出朝廷。

這份名單上,有四十多人,大多數都是院廳的近臣。

為了讓平清盛快點罷兵,後白河院對平清盛的要求全盤接受,同時後白河院還被禁止插手朝政,後白河院的院廳,就這樣停止了運作。

這件事被稱為“治承三年的政變”,從此以後,朝廷中的大多數官職都被平家一族把持,平清盛的小舅子平時忠甚至大言不慚地對外人說出了那句千古名句。

“非我平氏皆非人。”


非我平氏皆非人:平家武士的崛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