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縣:桑葉變“金葉”托起桑農致富夢

人民網-貴州頻道

织金县:桑叶变“金叶”托起桑农致富梦
织金县:桑叶变“金叶”托起桑农致富梦

時下正值春耕生產工作季節,新冠肺炎疫情進入防控關鍵時期。在織金這片沃土上已經春暖花開,處處散發著泥土的芬芳與收穫的氣息。各級幹部群眾正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春耕生產與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生產,搶時間、補損失正穩步進行,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勝利。

春耕備耕忙 青年顯擔當

近日,走進茶店鄉龍井村,放眼望去田間地頭播種採收一片忙碌、田間地頭翻耕整地熱火朝天景象映入眼簾。在千畝蠶桑園基地裡,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呂榮正耐心地指導織金供電局5名團員青年志願者種植蠶桑樹。志願者帶著口罩有的在翻土,有的在栽苗,有的在架枝,大家保持距離,兩人一組揮鍬剷土、扶苗填坑、各司其職、幹勁十足,合力栽下了2000餘株蠶桑樹苗。據呂榮透露,由於疫情影響,龍井村種植桑樹耕種時間有所耽誤,這將影響後續蠶寶寶養殖計劃,在瞭解到龍井村“囧況”後,織金供電局團委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合該村實際需求組織團員青年志願者深入田間地頭,用實際行動支援龍井村搶春耕時間,補桑樹種植時間,加速蠶桑樹的種植進度。團支部書記吳越告訴筆者:“目前,村裡為了搶抓時節,大規模育種桑樹苗,我們5個志願者聽說村裡缺少人手,立馬主動申請加入到這個團體裡面,邊學習邊鍛鍊,不僅為我們開拓視野,增加見識,還鍛鍊了身體,我們願意貢獻出青年人微薄的力量。”

曾經的“三無”村蛹變成蝶

當地人曾這樣形容龍井村,無平整土地、無肥沃土壤、無優質水源,是名副其實的“三無”村,這些劣勢成為制約龍井村產業發展的“瓶頸”。

如今,蠶寶打破了制約發展的“瓶頸”,讓村民一路奔小康。

在千畝蠶桑園基地裡,只見基地裡,田埂上,處處可見桑民搶抓農時的繁忙景象,滿山的桑樹組成一片綠海。人勤春來早,農忙正當時,呂榮與桑農們正小心翼翼將桑樹種在土裡,搶抓蠶桑樹的種植進度,除草翻地,為即將到來的200萬株蠶桑樹騰地,牢牢穩住蠶寶寶的“口糧”。據瞭解,千畝蠶桑園是龍井村的特色產業,該村計劃擴建養蠶大棚3個,佔地一萬多平方,1個蠶絲被廠,1個育種中心,1個桑枝粉碎大棚,輻射223農戶,其中覆蓋86戶貧困戶,每年基地一開春,桑園管護、桑葉採收都能為桑農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可帶動鄰近貧困戶增加收入。”“在基地做工,每天有一百多塊錢的收入,我把家裡20多畝土地也用來入股蠶桑種植,年底就能參加分紅。”龍井村村民高其鳳樂呵呵地說。

規範管理提“質”增“優” 以股連心帶民富

作為特色效益農業主導產業,目前,該村已種植桑葉面積達1千畝,採用採取“黨支部 合作社 企業 農戶”,將黨支部、村民、村集體、合作社連接成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項目產生效益後,按股分紅,每戶年均增收5000元左右。桑葉不僅是蠶寶寶的口糧,樹枝還可以打碎做菌包,用於藥用,可謂全身都是寶,真正做到種養結合,讓“桑葉”變“金葉”,桑園變“樂園”。成為引領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葉子”“樂園子”。

該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根據務工貧困戶實際情況,按照務工的年齡、文化程度、各自特長等因素,合理劃分為整地組、技術指導組、育苗組、設施維修維護組、管理組、銷售組等分工協作、互相配合,共促基地發展。邀請農業專技人員和省內外農技專家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提供桑農技術,提高基地蠶數量和質量。

蠶養起來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但呂榮始終沒忘記村民吃水的問題,在他的協調下,附近的水廠鋪設引水管道為龍井村供水,自來水通到龍井村的家家戶戶,村民再也不用看天吃水。

如今回頭再看龍井村,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無水、無產業、無土地的“三無”村。目前,該村立足今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規劃種植南瓜8000畝、辣椒4500畝、蔬菜9000畝、馬鈴薯9000畝,各項春耕產業都將陸續展開,有效激發了鄉村發展動力和潛力,實現了村級增收、農民致富。(邱江燦)

织金县:桑叶变“金叶”托起桑农致富梦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