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滬產業佈局:看懂城市發展邏輯

本文是“房地產帶鹽人”的第128篇文章,今天我們來說說長三角一體化政策下,環滬樓市的一個案例:嘉善,並且與目前產業集群發展較為成熟的城市群做個對比。


“城市發展與產業和住宅價值息息相關·····

《經濟進步的條件》中是這樣陳述的: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當人均國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變向第三產業轉移。

所以說,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國家,第一產業勞動力在全國勞動力中所佔的比重小,而第二、三產業中勞動力所佔的比重相對越大。國家發展如此,城市發展也一樣。

因此有研究專家稱“一個城市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產業。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就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承載、建設和發展城市。換句話說,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

環滬產業佈局:看懂城市發展邏輯


產業園帶來的價值,我們來看一組對照:

深圳龍華:房價瞬間約6萬+

2013年,龍華地塊樓面價約2.5萬/㎡!2019年6月,龍華可售樓面地價達到約4.6萬/㎡!站在“深圳宇宙中心”的龍華科技產業園,如今房價已經衝破約6萬/㎡,這種“踩油門”式房價變化,見證了產業園對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東莞松山湖:5年房價上漲約2.5倍

緊鄰深圳的產業新城,東莞松山湖通過科技產業水平,讓這片擁有著高度生態標準的松山湖,成為灣區置業的熱門區域。大量企業入駐帶來了百萬級生活所需,松山湖短短5年房價上漲約2.5倍,如果沒有產業的帶動,松山湖如今的盛況至少也要10年起!

廣州科學城:9年房價上漲約4倍

走在全國城市規劃前列的廣州,從1993年開始規劃廣州科學城,至今已經進行三次擴容,目前擁有各類科技產業超約3200家,帶動區域價值飛昇,更通過約20公里瞬達天河的交通體系,當地房價已經從2010年的約8900/㎡上升至2019年的約3.4萬/㎡!

杭州西溪:連續10年爆買奇蹟

電商奇蹟阿里,坐落於2億投建的西溪創意園,為園區帶來幾萬人口的直接消費力,隨著入駐企業的不斷增多,高精尖人群的消費需求飛昇,在杭州上演連續10年的爆買熱地,房價直逼市中心!

蘇州園區:房價20年增長20倍

國家產業平臺的落地,產業引擎的帶動效應,為園區吸引了大量產業人才導入,帶動區域配套升級,實現了20年常住人口從16.96萬上升到102.8萬的增長,而房價也經歷了20年漲20倍的飛躍。

產業園帶來的價值

已在廣深莞杭蘇等地區成功驗證

尤其距嘉善不遠之處的蘇州園區

二十年間,

曾經的荒涼之地變成了高樓林立的CBD

高端的商業配套,人才的湧入

曾經選擇這片熱土圖定居的新蘇州人

也獲得了極高的財富價值回報

環滬產業佈局:看懂城市發展邏輯


從蘇州園區到嘉善園區

技術在哪裡進步,生活方式就在哪裡進步

產業精英的導入,人口結構優化帶來的是整個板塊

消費水平、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聚焦國家戰略落地的經濟熱點環滬示範先行區——嘉善

中新產業園,作為環滬橋頭堡

精品園區 中外投資熱土

中新產業園落地嘉善中心城區北區,呼應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進程,一座蘇州園區2.0——中心嘉善現代產業園區蓄勢崛起。

中新產業園總規劃面積16.5平方公里,由嘉善縣與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開發打造,投入近200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緊緊圍繞智能傳感產業進行發展

這個產業園跟其他產業園有很大的不同,這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首個落地的重點項目。也是一個真正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合作的首個跨區域的合作項目。也更加夯實了:一體化這件事,算是從概念到真正意義上的落地了。而伴隨著中新產業園的啟動,及百億機器人小鎮示範基地落地,很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這裡將會成為引領長三角一體化更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並且這個產業園也並非只作為產業園一個個體存在,內部還規劃了學校、商業包括城際鐵路等元素:

◎其中包括蘇州國際外國語學校等配套資源的進入;

◎中新嘉善商務大廈的建造:區域CBD核心、一線濱湖城市地標;

◎中新人才公園:環湖千米雲道,將星級酒店、商業綜合體、文體中心等無縫串聯等能級較高的一站式綜合體。


環滬產業佈局:看懂城市發展邏輯


而未來的這些企業、產業以及規劃會為幹窯帶去龐大的置業人口。要知道,在業內有一句被奉行的金句:房價怎麼走,短期看政策,長期看人口。這是如今長三角一體化資產配置的不二之選。那在這個區域,有沒有值得一看的項目呢?

嘉善目前最突出的樓市政策是外地戶籍可以在本地購買一套商品房,並且可以用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這是環滬區域為數不多的。例如蘇州崑山,跟上海輕軌接駁,但是限購擋住了一大批外溢的客戶需求。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我們將開始2020年新一輪市場調查,對該板塊內具體項目給出更多的解析。


環滬產業佈局:看懂城市發展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