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貧困村走穩脫貧路


2019年7月,西安經開區對幫扶的藍田縣三官廟鎮9個行政村的駐村聯戶幹部進行了重新調整。這是經開區在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的再一次排兵佈陣。調整後的金山村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緊密協作,以脫貧攻堅臨時黨支部為陣地,積極整合“四支隊伍”,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把駐村幫扶工作推向縱深。

  如何在鞏固現有幫扶成果的基礎上創新思維模式,挖掘金山村潛在的資源,為後續的幫扶工作尋找新的突破口,新一任駐村幫扶幹部在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杜學宏的帶動下,向收官之戰發起衝鋒。

讓貧困村走穩脫貧路

杜學宏(左一)與村幹部以及工作隊員查看覆膜土豆的覆蓋情況。


  從前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手中接過了扶貧重任,杜學宏立即帶領隊員開展入戶走訪,瞭解每一戶的詳細信息,並結合每戶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2019年11月,根據藍田縣推行集體經濟“135”模式要求,金山村計劃發展100畝花椒種植項目,以此鞏固和提升產業幫扶成果。然而花椒種植所用土地從何而來,成了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面臨的第一道難題。

  “這些年來,金山村大部分村民的經濟收入依賴於外出務工,這樣就造成了一些溝坡地的撂荒,如果能把這一部分地利用起來,種植花椒所用的土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是,這些地都在群眾手裡,要想收回來並非易事。於是我們在杜書記的建議下決定以土地流轉的形式運作。”談到金山村的花椒種植產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鵬飛說。

  “六組有37戶156人,撂荒地大約有44塊,這其中包括了郝纏岐、高桂花等貧困戶在內的撂荒地。如果把這些地復耕利用,對全村的產業脫貧就能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當時我想能不能以村集體的名義將這些閒置的撂荒地回收後進行統一規劃,但是考慮到群眾的不同意見,最後和村兩委溝通,以每畝300元左右的流轉費將土地流轉回來。”杜學宏說。

  通過整合閒置資源、挖掘金山村潛在的資源,金山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逐戶做工作,完成了包括50畝撂荒地在內的百餘畝土地流轉手續,百畝花椒種植項目得以順利實施。

  “花椒種植是一個長期項目,短期內不會有收益。為確保每戶貧困戶的利益,我們又在花椒種植中套種了覆膜土豆,這樣就可以彌補收益空白。”杜學宏說。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杜學宏還與村幹部共同研究,繼續挖掘內在潛力,尋找新的幫扶項目。

  金山村五六組地處溝壑地帶,有長期閒置房屋和空地,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黨員王康鋒帶頭將閒置舊房利用到養殖項目中。

  王康鋒現在有大小百餘隻奶山羊,駐村工作隊建議他給房前屋後撒上苜蓿籽,每年開春當作新鮮野菜增加收入,老了的苜蓿又成為養殖業的好飼料。目前,在王康鋒的示範帶動下,已有多戶村民著手利用村內閒置空間養雞、養羊,群眾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很高。杜學宏說:“只要在技術和市場上給以支持,金山村的產業脫貧一定會走得更加穩健。”

  “下一步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發展養殖業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突破。”忙完了覆膜土豆的杜學宏,聽說面嶺村的肉兔養殖效益可觀,他又帶著村幹部及工作隊成員立即出發,為金山村的產業脫貧尋找新的路徑。 (陝西農村報 張新龍 文/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