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國內手機市場降至冰點。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3月9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2081.3萬部,同比下降38.9%;2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8.4萬部,同比下降56.0%。

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56%的下滑是什麼概念?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自智能手機普及率不斷提升以來,2017年年末到2018年年初是國內手機市場首次陷入至暗時刻,2017年12月和2018年2月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下滑33.2%和37.1%。即便是一片哀嚎的2019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同比降幅也沒有超過15%,出貨量也一直在1000萬+到3000萬+之間。

終端需求萎靡,上游供應鏈生產也接連受挫。蘋果已經將新iPhone的零部件訂單從一季度推遲到二季度,原因是代工廠產能恢復情況無法保證正常的訂單交付。華為作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也開始了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

唯一的好消息是,在今年1、2月的手機市場中,5G手機從26.6%市場佔比升至37.3%。5G一直被認為是下一個換機潮的重要賽點,運營商、芯片廠商和手機廠商也都等不到疫情結束,便集體吹響了衝鋒號:

5G“新基建”開啟,三大運營商拋出千億訂單;MWC通信大會雖然取消,但5G芯片的面世節奏照常;即便線下銷售一度停擺,工廠生產和供應鏈均受到挑戰,手機廠商原定在MWC前後的新品發佈會集體改至線上。據燃財經統計,截至目前,2020年國內手機廠商已經拿出9款5G手機,蘋果將在下半年發佈首款5G手機,高通也透露,已有12家設備製造商及品牌,確定採用他們的驍龍865移動處理平臺,在今年推出5G手機。

整個產業鏈都在翹首以盼,寄希望於5G換機潮提振萎靡已久的行業。有行業人士分析,疫情不會過分影響5G的發展趨勢,2020年依然會是5G手機換機潮的大年。

然而燃財經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拋開供應端和製造工廠延遲復工對新機供應的影響,從5G網絡的用戶體驗和套餐資費方面看,用戶在年內都很難享受到性價比高的5G網絡,與此同時,在“5G+應用”嚴重缺乏的情況下,談5G普及化為時尚早。

這些因素疊加疫情,都會延後5G換機潮到來的時間。手機廠商成為最後一張多米諾骨牌。

手機廠商押注5G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今年以來,諸多手機品牌已經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發佈了11款5G新品,從密集度可以看出,儘管疫情對手機供應鏈的破壞延續至今,但各家都堅持按原計劃推新,誰也不想錯過2020年5G手機的“搶位戰”。

據燃財經瞭解,3月份後還會有一批5G手機蓄勢待發,關注度較高的華為P40系列5G旗艦手機都將於本月推出。

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製圖 / 燃財經

從價格來看,華為仍舊專注5G中高端機領域,小米也有入局的野心,而OV則在5G中低端機領域發力,不過今年整體價格偏高,售價最低的榮耀V30價格也在近3000元左右。

疫情影響下,錢包收緊的用戶對價格的敏感度只會更高。

5G手機價格偏高的最主要因素是研發費用和器件成本高昂。去年4月,摩根大通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5G手機芯片成本將比4G同類手機產品貴出1.85倍。芯片設計公司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去年底曾透露,“5G芯片複雜度是4G的5-10倍”,5G芯片的高成本導致5G手機天然的高成本,這也讓5G手機普及到千元檔的時間會拉長。

要知道,國產手機市場中,除了華為採用自家的麒麟芯片之外,其他手機廠商最近密集發佈的5G手機,普遍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65這樣的高端芯片。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關於成本問題,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在微博上稱,小米10成本確實比想象得高,驍龍865比上一代貴一倍。也就是說,參照去年雷軍披露的信息,一顆高通驍龍855的成本採購價約為600元左右,高通驍龍865將高達1200元。

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來源 / 微博

隨著2020年第一季度,芯片大廠高通、紫光展銳先後發佈了旗下新一代產品,第三代5G基帶芯片驍龍X60和新一代5G SoC芯片虎賁T7520,分別採用了6nm、5nm工藝。紫光展銳CEO楚慶表示,在10nm以內節點,每提升一個工藝檔次,成本幾乎能下降一半。

也就是說,伴隨芯片成本降低,5G手機價格未來有著一定的下調空間。不過,用戶是否會選擇換機,除了價格因素外,最關心的還有5G網絡覆蓋和5G套餐資費問題。

低價低速,高價高速

年內5G套餐難降價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如果5G信號覆蓋率低,用戶的訴求自然不大。所以最重要的當屬基站的建設。”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對燃財經說。

最近新基建概念火爆,從3月6日工信部召開的加快5G發展專題會釋放的信息來看,5G基建成為“新基建”中的主要抓手,今年5G網絡建設將加速又加量,運營商預計年底前開通60萬5G基站。

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新基建”概念圖 製圖 / 燃財經

中國移動表示年底“建設30萬個5G基站數,5G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目標不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則計劃提前完成全國25萬個基站的全年目標。

據燃財經瞭解,截至今年2月初,三大運營商已在全國開通5G基站約15.6萬個,完成超過全年目標的四分之一。有業內人士預計,在三大運營商之外,中國廣電今年也將建成5萬左右的5G基站。

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製圖 / 燃財經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受疫情影響,5G網絡建設進度被拖累。中國招標與採購網統計的信息顯示,1月31日至2月5日,甘肅、江西、安徽、廣西等地至少有6個5G項目發佈延期招標公告。

對於全年目標,太平洋通信首席分析師李宏濤對燃財經分析,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預計到6月完成30%,到10月份完成70%,到年底完成100%。

對於消費者而言,最關心的問題無疑是5G套餐資費能降到多少,5G網速到底比4G快多少?

去年年末,三大運營商公佈了各自的5G商用資費套餐,普遍是128元/月。其中移動給出的流量、限速規則和聯通一致,低於200元的5G套餐最高網速為500Mbps,電信則推出了300Mbps的中間檔。對比現行的4G網絡,最高速率已經接近300Mbps,和移動、聯通的5G低檔位套餐相差不多。

要知道5G網絡每秒的網速可以達到一千多兆,如果想體驗真正的5G速度,那就要選擇238元月租以上的套餐,不限速,即1Gbps。而200元以下月租費的套餐,網速會被限制一半。也就是說,低價低速、高價高速,5G時代運營商把上網速度也當產品賣。

劉興亮透露自己測試過,在很多5G覆蓋到的區域,雖有5G信號,但下載速度依然無法達到4G的10倍,還需基站建設的進一步努力。“再加上套餐價格貴,用戶的積極性必定大打折扣。”他說。

中國移動某地區相關負責人對燃財經表示,從全國範圍來看,目前絕大部分用戶的4G套餐價格在58元每月以下,比5G便宜至少一半。

5G套餐資費有望在2020年大幅下降嗎?

事實上,雖然運營商表示將覆蓋所有地級市,但由於單個5G基站的覆蓋範圍在250米左右,而一個4G基站的覆蓋範圍約是一公里左右,也就是說,要想實現同樣面積和用戶數量的覆蓋,5G基站數量要遠大於4G。而對比2019年全國4G基站544萬個的總數,5G基站60萬個的規模尚屬起步階段。通宇通訊董事長吳中林曾透露,5G基站的建設成本大概是4G 3-4倍的水平。

“到年底,5G基站數才達到4G基站數的1/10左右,基本只能覆蓋全國重點城市的核心區域,而且5G基站的覆蓋範圍小於4G,從目前5G的建設週期來看,不會太快達到4G的覆蓋程度。”通信博士張峻愷表示。

尤其受覆蓋範圍影響,偏遠以及低人口密度地區中短期內很難享受到5G優質網絡,也就是說,很長時間內,我國將形成4G和5G並行的網路模式。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此外,5G基站的大功耗帶來的鉅額電費,也是推高資費的因素之一。根據信通院報告,初期單個基站僅電費就是4G的3-4倍,現有用戶規模較小,單個用戶攤銷成本過大,短期內降低套餐費用難度較大,也將勸退一大批觀望用戶。中國移動公佈了截至1月底的5G套餐客戶數為673.6萬戶,在此之前,中國電信表示5G用戶已突破800萬。據瞭解,雙方公佈的用戶數均是訂購5G資費套餐的個人用戶,不包含未訂購5G套餐、僅共享5G套餐資源的客戶。

綜上,考慮到5G基站覆蓋度、用戶對5G套餐高昂資費的接受度,都難以讓5G在2020年進入普及時代。

4G時代的換機潮未必會再現

退一步講,即便5G能在2020年大規模商用,同時達到一定的網絡覆蓋度和用戶接受度,4G曾經帶來的換機潮,也未必會在今年上演。

回顧4G時代,2010年4G開始商用,2011-2014年4G手機出貨量複合增長率達到200%。張峻愷告訴燃財經,高複合增長率的背後是兩大因素的疊加,一是4G運營商網絡是先基本鋪設完成後再商用,二是彼時手機市場的增量市場廣闊,大量用戶跳過3G手機,直接從2G功能機過渡到4G智能機。換機需求和商用體驗的時點更加匹配。

如今,一方面,“經歷了2G、3G、4G,在5G商用之前,網絡已覆蓋大部分地區,而從4G迭代到5G,5G標準的制定還沒有全部完成的情況下,就開始商用了”,張峻愷他告訴燃財經,4G網絡的建設週期大概是6-7年,5G的建設週期比4G還要長,按現有規劃,還需要8-10年左右。

極光大數據此前發佈的《2019年Q3智能手機行業季度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國內智能手機用戶換機週期普遍變長,有過半的用戶換機週期超過兩年,其中換機週期在2-3年的用戶佔比最高,達到近30%。張峻愷分析,

這一次5G運營商的建設週期趕不上換機的週期。

另一方面,目前手機的存量市場正在取代4G發展時的增量市場。“相當於4G商用讓絕大多數人用上智能手機了,5G商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用戶需求,但不會引發手機用戶的突發性換機,換機會是一個正常迭代、逐步進行的過程。”張峻愷說。

那麼,疫情催生出的諸多應用場景,是否會對用戶更換5G手機形成需求刺激?

“諸如醫療、教育、辦公等場景因為疫情發生了變化,網絡雲服務的需求大增,但是絕大部分移動應用,用戶使用WiFi或4G就可以滿足,5G並不是剛需。”張峻愷稱,“5G什麼時候能讓用戶完全接受,那就要看5G殺手級應用什麼時候出現了。

最近踩上風口的雲遊戲,被認為可能是5G時代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但據業內人士分析,雲遊戲尚處於發展早期,技術不成熟,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短期來看更多是對行業內企業估值產生催化作用。

“受疫情影響,目前多個行業復工率在50%左右,5G相關應用研發跟不上,一定程度上推遲了殺手級應用的出現時間,那換機需求就可以往後推一推。”劉興亮表示。

華為蘋果紛紛下調預期

市場留給5G手機的空間不多了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一邊是5G新機密集發佈,一邊是雙線銷售頹勢,日前,美國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預測,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比預期(疫情前的預測)少10%,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15%。

該公司無線智能手機戰略(WSS)服務總監隋倩表示,2020年智能手機行業會看到一個疲軟的上半年,並在下半年適度恢復。

可以說,短時間內,線上渠道依然是唯一的發佈和銷售途徑,線下門店以往的黃金2-3月,今年門可羅雀,除了新的應用場景帶來的需求,手機廠商們更寄希望於疫情結束後的市場反彈。

雷軍就樂觀地表示,整個行業會在二三季度出現報復性反彈,所以整個市場下滑的幅度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OPPO副總裁吳強也認為,市場需求並沒有分析機構說的那麼悲觀。他對媒體表示,看到2月10日後手機市場開始恢復,其認為2020年將與去同期保持平穩水平,預計是3.4-3.6億部的規模。

但在整個大盤中,屬於5G手機的市場份額又有多少呢?

Strategy Analytics給出預測,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99億,佔全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15%。

5G換機潮,今年別想了

來源 / Strategy Analytics

5G換機潮,最樂觀的情況也肯定到今年下半年了,如果悲觀的話,可能要等到明年,變量是疫情還會持續多長時間。”劉興亮表示。

張峻愷的態度更加保守:“5G商用不會像4G時代一樣,直接刺激用戶換機,因此今年大規模的換機潮不會出現。

志程手機負責人張貴海給出的預測是,“5G基礎建設還需要時間,應該是到2021年年底,才能陸陸續續地大規模開始換機。”

日前,據臺媒報道,華為將啟動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這次主要針對的對象是5G手機,目的是消化高達四、五千萬的庫存。“應該不是去庫存,因為去庫存的需求是可以提前預估的。”劉興亮判斷,這說明華為對市場的判斷較為悲觀。“4G、5G手機銷售都受挫的情況下,5G手機的出貨可能更慢。”他表示。

外媒的最新消息也證實了這一判斷:華為將今年手機出貨量下調了20%,預計出貨量在1.9億部至2億部之間,這是華為近10年來首次下調出貨量。蘋果公司也於2月宣佈一季度無法達成先前釋放的營收預期區間。

來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作者入駐獨訊頭條自媒體平臺,享受三億補貼

2020年開年,整個手機產業鏈陷入低迷,如果手機廠商連5G這根救命稻草也把握不住,還有什麼能拯救手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