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两难”新规,从容投资理财


资管新规的核心使命是“拆弹”。

照常理,拆弹宜早不宜迟。

但是资管新规拆弹的准备期不仅一延再延,而且有些弹,到了时间也未必能拆。

关于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延长的话题,从2019年底一直“被关心”到2020年的2月初。

最终在严峻新冠疫情下,就坡下驴的“适当延长”一语道出了新规从诞生那天起就无法摆脱的“两难”境遇。

从2017年2月开始酝酿到2018年4月27日正式颁布,用时超过1年,其准备工作不可谓不充足。

新规正式颁布即给出了截止到2020年底的过渡期,其政策缓冲不可谓不人性化。

然而,在距离2020年底大限仍有1年多的时候,多家机构纷纷喊出了过渡期再延长的诉求。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面对这样的诉求,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强硬坚持,而是充分理解并给予“适当支持”。

所谓新规的拆弹目标就是打破刚兑,同时配以相应的组合措施。

之所以要拆,是因为刚兑这个雷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给市场积聚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如果不能及时、合理地将其化解掉,未来可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数倍于(乃至百倍于)近两年P2P等风险事件对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伤害。

应该说,新规的出台实实在在地切中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要害——无论是打破刚兑、拆除嵌套,还是清退资金池、禁止期限错配,根本目的是让金融市场回归本源,风险与风险之间做好切割,避免短期繁荣带来不断积聚和放大的风险及成本。

而现实的问题是,无论是刚性兑付的惯性,还是资金池的规模、期限与实际需要化解的风险,都导致新规所期望的2020年底成为不可完成的时间节点。

于是,新规陷入了这样的两难境地:

一难:新规如果不出台或者不及时实施,没有机构会主动改变刚兑及资金池等业务现状。由此会使小规模、单一性的风险持续蔓延并呈几何倍数增长,最终可能成为炸掉金融稳定乃至整体经济的原子弹。

二难:新规如果在2020年底无偏差、统一标准地正式实施,众多中小机构将毫无悬念地被原地引爆,甚至于某些规模宏大的头部金融机构也无法幸免。这样的动作实质上是引爆而非拆弹。

如此“两难”的境遇带来监管的“暧昧”态度也就不足为奇。

首先,新规不会严格在2020年底“一刀切”的坚决执行,否则会造成一个多输局面,甚至不排除有些整改、化解无望的中小机构直接放弃治疗。

其次,也不明确对新规进行整体性、无差别的延期,否则多数机构便会拖而不改,让问题持续发酵。

“对个别困难机构适当给予灵活安排”的表述,既保持了机构们按照时间抓紧整改的压力,又为整体的稳定留足了空间。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讲,新规过渡期延期影响几何,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我们来简单描述下:

净值类产品

短期内,优选老牌机构、观察新机构。净值化转型让很多机构开始涉足新的资产配置领域,但这些机构的资管能力和团队稳定性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磨合和提升。

类固收类产品

短期内,选择募资能力强的机构、远离募资能力一般的机构。客观来讲,新规正式全面落地之前,流动性比专业性更重要。

长期看,甄选专业能力强的机构,新规最终形成的业务格局将是专业机构逐步淘汰简单粗暴靠流动性打天下的机构。因为,届时项目之间风险和资金实现了隔离,过往作为优势流动性和规模反而可能成为机构无法化解的巨大包袱。

当然,长期来讲,类固定收益类产品急速萎缩乃至销声匿迹也未可知。

其他受新规影响较小的产品类型

由于影响相对较小,投资者策略无需较大调整。

随着金融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财富管理市场将由简单粗暴向专业精致的风格逐渐转化。

不管是机构还是投资者,能够在市场上立足不败之地的关键只有三点:专业、专业、还是专业!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变得专业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对投资者而言。

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掌握风险识别和筛查技能,进而让每一笔投资都对得起家庭的托付与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