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第二十四卷│卜筮篇第七十一(8)


《論衡》第二十四卷│卜筮篇第七十一(8)

【原文之八】

魯將伐越,筮之,得鼎折足,子貢佔之以為兇。何則?鼎而折足,行用足,故謂之兇。孔子佔之以為吉,曰:“越人水居,行用舟,不用足,故謂之吉。”魯伐越,果克之。夫子貢佔鼎折足以為兇,猶周之占卜者謂之逆矣。逆中必有吉,猶折鼎足之佔宜以伐越矣。周多子貢直佔之知,寡若孔子詭論之材,故睹非常之兆,不能審也。世因武王卜無非而得兇,故謂卜筮不可純用,略以助政,示有鬼神,明己不得專。

著書記者,採掇行事,若韓非《飾邪》之篇,明己效之驗,毀卜訾筮,非世信用。夫卜筮非不可用,卜筮之人佔之誤也。《洪範》稽疑,卜筮之變,必問天子卿士,或時審是。夫不能審佔,兆數不驗,則謂卜筮不可信用。晉文公與楚子戰,夢與成王搏,成王在上而盬其腦,佔曰:“兇”。咎犯曰:“吉!君得天,楚伏其罪。盬君之腦者,柔之也。”以戰果勝,如咎犯佔。夫占夢與佔龜同。晉占夢者不見象指,猶周佔龜者不見兆者為也。象無不然,兆無不審。人之知暗,論之失實也。傳或言武王伐紂,卜之而龜①。佔者曰:“兇。”太公曰:“龜①,以祭則兇,以戰則勝。”武王從之,卒克紂焉。審若此傳,亦復孔子論卦,咎犯占夢之類也。蓋兆數無不然,而吉凶失實者,佔不巧工也。

《論衡》第二十四卷│卜筮篇第七十一(8)


《論衡》第二十四卷│卜筮篇第七十一(8)


《論衡》第二十四卷│卜筮篇第七十一(8)

【字詞】

1、盬:(gǔ)吸吮;古代鹽池名;沒有經過熬製的鹽;不堅固;停止

2、①:原文中的字為“兆”加“昔”,讀音不詳。

【拙解】

魯國將要征伐越國,先佔筮,得到的爻辭是鼎折斷足,子貢佔測認為是凶兆。為何?鼎折斷足,而行走需要用足,故而稱之為凶兆。孔子佔測認為是吉兆,說:“越國人居處水流多,出行用舟船,不用足,故而稱之為吉兆。”魯國征伐越國,果然獲勝。子貢佔測鼎折斷足認為是凶兆,猶如周武王時占卜者稱其伐紂不吉利一樣。不吉之中必會有吉,猶如折斷鼎足的佔測對征伐越國應當是有益的。周時的人多數如子貢一樣只知直解佔測之意,很少如孔子那般有分析論證之才,故而眼見不尋常的兆數,便不能準確辨知。世人因為周武王占卜時無過失而得凶兆,故而稱卜筮不可完全相信,只可略以輔助政事,表示尚有鬼神,說明自己不能專斷。

著書記史者,收集已經發生的事,如韓非《飾邪》篇,明示己經發生的史事以為證明,批駁卜筮,稱其不可為世人相信使用。卜筮並非不可用,而是卜筮之人佔測解釋有誤。《洪範》中解疑,卜筮兆數有不同解釋,必須詢問天子與臣卿學士,或許可以確定。不能得出準確的解釋,兆數便不靈驗,則認為卜筮不可信用。晉文公與楚成王征戰,夢見與楚成王相搏,楚成王伏其身上吸吮其腦髓,佔者說:“這是凶兆”。咎犯說曰:“這是吉兆!君王得天護佑,楚成王會伏罪。吸吮君王腦髓,會使楚成王軟弱無力。”後來與楚成王交戰果然取勝,正如咎犯所佔測解釋。佔測夢境與佔測龜甲是同樣的道理。晉國占夢者不知夢象所指,猶如周時佔龜者並不明白兆數之意一樣。夢象無不正確,兆數無不準確。因為人的才智匱乏,導致卜筮結論與實情不符。傳書中有的說武王伐紂時,用龜甲占卜。佔者說:“是凶兆。”姜太公說:“龜甲兆數不清,用以祭祀則為凶兆,用以作戰則能取勝。”周武王聽從姜太公之言,最終戰勝了紂王。如果確如傳書中所說,也是如同孔子解釋卦象,咎犯解釋夢兆一樣了。大概兆數沒有不對的,而吉凶的解釋失實,是占卜者不能巧解兆數。

【小議】

說來論去,所謂的兆數徵象,吉凶如何還是全憑人的解釋說辭。既然如此,那麼人們所見萬物,皆可用以為卜筮之物,世人皆可成為佔者,只是,如何確定何人對吉凶之兆的解釋是正確的呢?只能是事後判定。既然如此,也就證明了當代的一句名言的正確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也是如此。世上沒有什麼未卜先知,更沒有什麼神奇預測,有的只是在對客觀事物的準確分析和理解的前提下,做出了符合實際的判斷,從而做出了正確、合適的決策。卜筮之法,佔測之規,歷經數千年,說辭、解釋千變萬化,從無定論。不過,這也正是占卜者藉以說事的技巧。占卜者動輒稱“天機不可洩漏”,或者巧編一些含糊之辭,求卦者往往將自身的情況與佔者的說辭相靠,從而得出與自己潛意識相符的結論。上古時期,及至周朝,文字從無到有,經歷了漫長的年代,卜筮之法也從鑽龜揲蓍逐漸發展到觀天望星,這也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如今的信息時代,竟然還出現了“高科技算命”。很荒唐,卻也很有趣,可作為消遣,當不得真。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