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歐洲航空業:破產、裁員、求援……“大洗牌”或在下半年

外匯天眼APP訊 : 第一財經消息,隨著全球禁航措施不斷升級,疫情對歐洲各大航空公司的負面影響也不斷加劇。

3月16日,國際航空業智庫亞太航空中心(CAPA)在一份聲明中警告說,新冠疫情可能使大多數航空公司在5月底前破產。聲明指出,有些公司已經陷入技術性破產,至少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債務違約。由於禁航和停飛,這些航空公司的現金流將迅速枯竭。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3月初發布的一項報告中預測,歐洲航空業或將有439億美元的損失。截至3月17日,歐洲航空公司Flybe已宣告破產,北歐航空、挪威航空等公司大規模裁員。歐洲前兩大航空公司漢莎航空和法荷航已分別表示將取消年度股東分紅、採取“部分失業”措施。而這也波及到了上游飛機制造公司——空客和波音。

疫情下的欧洲航空业:破产、裁员、求援……“大洗牌”或在下半年

不過,有分析指出,此次疫情可能是歐洲航空業整合的契機。維珍大西洋航空前高管查爾斯(Paul Charles)表示,大規模整合有可能在下半年就發生。

破產、裁員、求援

在過去的幾周裡,破產、裁員、求援成為了歐洲各大航空公司的關鍵詞。

3月5日,歐洲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Flybe宣告破產,成為了疫情中第一家倒閉的航空公司。Flybe此前已陷財務危機,疫情成為了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3月16日,北歐航空(SAS)宣佈裁員90%,該計劃涉及11萬名員工。此前,挪威航空也宣佈暫時裁掉50%的員工。

在歐洲疫情的“震中”,意大利航空公司已將4000名員工合同改為了7個月的短期合同。據意大利航空應用軟件IlSole24ore的數據顯示,在意大利封鎖北部兩個大區之前,米蘭、威尼斯等主要機場的客流量就已經萎縮了40%以上。自3月16日起,往返於米蘭國際機場的航班將全部暫停。

歐洲前兩大航空公司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漢莎航空是歐洲第一大航空公司。目前,德國漢莎航空已有超過7100個航班停飛,佔公司所有航班的三分之二,相當於公司約25%的運力,公司所有的空客A380都不得不停在停機庫內。

歐洲第二大航空公司法荷航宣佈,目前已經取消了25%以上歐洲境內的航班、50%以上往返意大利的航班。2月,法荷航在亞洲市場的客流量就已下降了24.7%。

3月15日,美國政府宣佈針對歐洲的旅行限制措施擴大至英國和愛爾蘭,這更使歐洲航空公司雪上加霜。據IATA數據,2019年美國與申根地區之間共有約20萬個定期航班,日均航班量約550個,客運量達4600萬人次,日均約12.5萬人次。

在跨大西洋航線上,漢莎航空與美聯航共享航班,市佔率達36%;法荷航與達美航空共享航班,市佔率達29%。

此前,漢莎航空已表示,將取消年度股東分紅,並向德國政府尋求援助。德國漢莎航空集團旗下還擁有瑞士國際航空、奧地利航空、布魯塞爾航空等公司,漢莎集團已向這些航空公司所在國家提出援助請求。

法荷航方面,3月17日,據其工會透露,法航將在6個月期間對全體職工實行“部分失業”措施,這將平均減少員工50%的工作時間,公司希望以此為2020年撙節2億歐元或在投資計劃中削減3.5億歐元。

歐洲航空業或將迎來整合

不過,有分析指出,此次疫情可能是歐洲航空業整合的契機。此前,歐洲航空業一直呈現碎片化的特點。

目前,美國有59家定期航班航空公司,而歐洲則有110家。其中,美國前五大航空公司市佔率約為70%,歐洲排名前五的公司的市佔率約為50%。即使是歐洲第一大航空公司,漢莎航空在歐洲市場的市佔率也僅有6%。

歐洲航空公司的數量在2003年攀上頂峰,為180家,後不斷下降,目前已縮至110家。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兩年裡,至少有23家歐洲航空公司倒閉,包括德國Germania航空、法國的XL航空、冰島的WOW航空等。

不過,與小型航空公司破產相對,在2017、2018的兩個財年中,歐洲前幾大航空公司都實現了利潤的新高。

瑞安航空(Ryanair)首席營銷官肯尼·雅各布斯(Kenny Jacobs)對此解釋說,歐洲前幾大航空公司的成功反映了規模的重要性。在2008年經濟危機後,具有更強節油能力的航空公司佔據優勢。目前,如果航空公司想要在市場佔據主動,需要用更多的手段削減成本,“規模化”就是方法之一。大型航空公司有更多的手段對沖燃油成本,可以在飛機制造商、餐飲公司等供應商處獲得更低的價格,也可以用廉價借貸的方式購買或租賃新的節油飛機。

在2018年接受採訪時,瑞安航空(Ryanair)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奧裡裡(Michael OLeary)就表示,在未來五年內,歐洲航空業將走入整合。五大航空公司:漢莎航空、法荷航、國際航空、瑞安航空、易捷航空將掌控歐洲80%的市場份額,而中型航空公司或將被收購,小型航空公司則有可能破產。

在英國航空諮詢機構The Airline Analyst董事總經理Michael Duff看來,此次疫情可能就是這些小型航空公司破產的原因,他們的現金流不夠充沛,且一直深陷價格戰。前維珍大西洋航空高管Paul Charles則表示,歐洲航空業大規模整合可能在下半年就發生。

上游飛機制造業受損

而一旦大批航空公司破產,也將產生連鎖效應,上游飛機制造業將直接受損。

據公開資料顯示,空客公司在1月份情況良好,拿下274架淨訂單,交付31架。但是,在2月份卻沒有獲得任何新訂單。波音公司1月份沒有獲得任何新訂單,這在1962年以來尚屬首次。2月份雖然獲得了18架新訂單,但是取消訂單的數量達到46架,淨訂單數量為負。

與此同時,各航空公司也要求空客和波音延遲交付飛機。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亞航X是空客A330neo的最大客戶,目前已要求推遲接收之前訂購的78架A330 neo。截至到2020年2月底,空客拿下337架A330neo訂單,目前已交付46架。而澳航也決定將不增加訂購“ 日出計劃”航線的12架A350-1000飛機的訂單。美國獨立航空分析師Alex表示,因同樣的原因,波音方面也難以按時交付737Max等機型。

瑞銀集團在3月9日的分析報告中,大幅下調了對空客全年交付預測。分析師Celine Fornaro認為,空客在2020年的交付目標或將從880架下降至860架。

華爾街投行傑富瑞集團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受疫情影響,737Max從2021年到2022年年底,每個月恐將交付47架,低於之前預期的60架。與此同時,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會出現9%的負增長。

國際航空諮詢機構Teal Group的副總裁亞博拉法(Richard Aboulafia)提醒,如果波音無法按時交付機型,則將使公司減少對新機型的研發投入,並有裁員危險。不過,波音公司已表示,將動用138億美元貸款中的剩餘部分,並尋求政府援助以保證生產和供應鏈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