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买刀用一千贯,武松打虎知县赏一千贯,一千贯相当于现在多少元?

春日之虎


中国应该在大禹的时候,就有了铜钱。《史记 五帝本纪》云:”禹以历山之金铸币“。据我看来,大禹铸造的铜钱,应该与后来楚国的蚁鼻钱相似,铸造起来比较容易。商周时有布币、刀币和圜钱。圜钱是圆形圆孔的铜钱。秦代行半两钱,圆形方孔,秦半两重难用,重量在10克以上,不利于贸易,买1个烧饼,没有零钱找回来。

汉随秦制,也行半两钱,但却轻小了许多,大约只有2克重。由于汉初半两钱允许私铸,民间私铸过于轻薄,撒在水面上居然可以不沉,民间称为榆荚钱。因又改铸五铢钱。五铢钱为方孔圆钱,文曰五铢。时诸侯即山冶铜,富等天子,诸侯铸造的钱,通常叫作赤仄五铢,不太规范标准。

汉朝初年,民生凋敝,政府也十分缺钱,天子出行的马车,配不齐八匹毛色一样的马。王公大臣上朝,多有骑公牛的。所以,用道家清静无为政治,与民修养生息。

到汉武帝时,用桑弘羊理财,敛财有方,铸造皮币和白金三品,把王公贵族的铜钱置换到国库里,朝廷就有钱打匈奴了。又禁止私铸,命上林三官专铸,使五铢钱标准化,规范化,重量3.8克。

又“初弄缗钱“。弄缗钱的意思,就是把一千个钱用绳子穿起来,便于携带,也便于做较大的买卖。从那以后,圆钱中间的方孔又叫作穿。缗是官方和史书里的名称,民间俗称有多种叫法,有贯、串、吊。

金属货币的价值,略高于金属材料的价值。铜金属也可以私下进行交易。铜就是钱,钱就是铜,跟黄金白银的使用一样。只不过铜钱用于日常生活,如果你拿一大铜疙瘩上街买早点吃,老板不好找零钱。《汉书 食品货志》记载:”元狩五年(公元前117年),大将军卫青大举击胡,斩获五万,赏金五十万斤”。这个金就是铜,不是黄金。黄金论镒,不论斤。汉代以百粒粟之重为铢,24铢为两,16两为斤。汉代的斤比秦代的斤要轻一些。五铢差不多就是3.8克。按照现在铜的价格,每吨4.67万元人民币。3.8克大约2毛钱。但是,古代采矿冶炼的工艺水平比现在差太多,人工耗费大,铜的价格当然要高不少。如果非要把古代的铜钱和现在的人民币作比较,1文钱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元人民币,古时候可以买1个烧饼,再花1文钱,可以买1碟茴香豆,或者1碗黄酒。1贯钱或者1缗钱,就是1000元人民币了。汉代王莽时,鼓励生育,女子16岁不嫁,罚钱1缗。但那时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力非常低下,农民一年的收入大多没有1缗钱,就像此前贫困山区的农民一样。但对于林冲、武松一类人物,1千缗钱差不多是现在的百万人民币,也算一笔巨款。古语云:腰缠万贯。应该就是现在千万级别的富翁。

北宋时代的经济还是不错的,市场相当繁荣。具体情境可借鉴北宋末年翰林图画院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朝廷每年铸造钱币的数量,大约5百万缗,多的年份达到8百万缗。

另外,北宋出现了交子,交子实际上是大城市之间,由交子务木版印刷的定额转账支票。一交一缗,可以避免沉重的金属货币到处搬运,交子需要到交子务里兑换成铜钱。

有些人认为交子是纸币,实际上当时国家的政治环境,贸易总量,印刷技术等等,都没有达到纸钞发行流通的条件。在随后的年代,交子被废除了,金银铜是天然的货币。

请不要忘记,巜水浒传》是小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说书人通常会使用夸张的说法。历史上并没有林冲花1百万买刀的事情,也没有武松收到1百万的奖金。只不过是说书人的大话,当不得真。试想1文钱是3.8克,1串钱就是3.8公斤,1千串就是3.8吨重,拿得动么?当真了的就是傻毙了的货。











华中小隐


宋朝时宰相、枢密使的月俸禄的300贯,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三师、三公月俸禄是120贯,河南、洛阳县令月俸禄30贯,万户以上县令月俸禄20贯,县主簿、县尉月俸禄12贯。\r根据《三朝北盟汇编》的记载,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两黄金=20贯。1000贯铜钱等于50两黄金。1两黄金为1.76盎司,50两黄金就是88盎司,黄金现价1553元每盎司,88盎司就是13.6664万元。


陶然忘机


《岳飞新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支付*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做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可见南宋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黄金。

古代金银兑换率大概是是1:10,四十万贯铜钱所以相当于15000两黄金,那么一千贯铜钱相当于37.5两黄金。

宋制一市斤为640克,一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的一两为今天的40克。

37.5×40=1500克,现在黄金价格大约为400元每克,1500×400=60万元。

所以一千贯大概为60万元!


一路向前邬


一千贯不是个小数字,但也并不是天文数字。一贯等于一千文,底层民众一天的收入也就两三百文。一两银子相当于两到十贯。因为银子与铜钱的兑换是波动的,有时是北宋后期和南宋,铜钱贬值较为严重。白银的购买力书中也有交代,陆谦四人在小饭店一两银子可以有酒有肉吃一顿,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三五百块。一千贯也就是几百两银子。宋江给李逵赌钱出手就是十两银子。一千贯也就是几百两银子,折合今天的购买力,大约是十万到三十万人民币。真正的大数字是生辰纲,十万贯。


读书班


i宋代一贯铜钱不应是一千文,而应是一百文。如是一千文的话,一个人出门带一贯就很费力。有本古戏叫《十五贯》,讲一个秀才带十五贯钱放搭链里搭在肩上步行出远门,住旅店被小偷盯上,趁其熟睡偷走搭链和线。故事围绕此案展开。这里可清楚,如一贯钱是一千文,秀才得雇一头壮马才能驼得起,而不是轻松放在搭链里搭在肩上四处走动。如果一贯钱是一百文,十五贯有十五斤重,一个成年秀才带在身上不太难,才能说得通。

那么武松打虎的赏钱一千贯,按一贯铜钱约为一兩银,一两银约为时下三百元计,一千贯可为三十万元,赞同此推测。


老谢1983725


注意一千贯可不是一千文,一贯是铜钱串成的一串,一贯=1000钱,一千贯那就是100万钱,约合现在的近百万元了。虽然宋朝是高收入高消费的社会,但是《水浒传》中这个一千贯的设定我觉得非常的不合理,有些太高了。



《水浒传》里并没有具体说林冲的收入有多少,但是林冲的身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八十万是虚数,实际上没有这么多),而这个教头都算不上是官,而是吏,没有品阶。宋代的官与吏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教头的数量实际上也是有很多的,所以,林冲这个教头的含金量并不高。

他的损友陆虞侯就更是个小吏了。



而宋代各个阶层的工资大致如下:

宋代宰相的月薪是300贯,加上各种补贴每个月差不多可以拿到500贯,但是一个知县的月薪只有18贯


林冲的教头的月薪肯定比不了一个知县的。林冲也不是个贪吏,应该是没什么灰色收入的。但具体能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再参考一下宋代的其它职业的收入。一般来说小商贩一天的收入在几百钱左右,抄书的一天写2500字,可以拿到100多钱。就拿武大郎来说吧,他是一个卖炊饼的,他一天最多能拿到300钱左右,一个月就是9000钱,也就是9贯。他的自己是过得挺不错的,娶漂亮媳妇,租二层小洋楼住,可见,这个收入是可以的。



林冲也是有娘子的人,家里还有个丫鬟,一个月的开支应该比武大郎多。参照宋朝知县的月薪,武大郎的消费,可知林冲一个月也剩不了几贯钱的,他也不过30-40岁,积蓄应该不多,买一个一千贯的刀应该是很吃力的。


武松打虎知县赏一千贯,前面说到了知县一个月的月薪为18贯,一千贯这就相当于知县4年的收入,这个悬赏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那么,北宋的一千贯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这个有点难换算,但是米价历来都是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以米价来换算。宋朝的米价1石需要300-600钱,一石=66公斤。1公斤米就需要4.5钱-9钱。现在1公斤的米差不多要5元-20元。


这样看来宋代的1000钱估计和现在的1000元没差太多,稍微少一些,所以,宋代的1000贯虽然达不到现在的100万元,也至少有现在的70万元-80万元了。一把刀就几十万元,林冲铁定是被卖刀的宰了!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


文物考古聊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直接简单的以黄金或者白银进行换算肯定是不行的,我认为以购买力来衡量应该是最科学的办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维持基本的米价、面价是一个政权稳定繁荣的先决条件,所以以米作为购买力的判断是最公平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中,林冲、武松是《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其历史背景设定在北宋宋徽宗时期。而此时,由于皇帝宋徽宗昏晕无道,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先有宋江、方腊起兵造反,后有金兵入侵,靖康之耻。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米价也较和平时期涨了好几倍。

据史料记载,北宋初年米价大概是300到600文一石,宋仁宗时期是600文到700文之间。到了南宋初年米价疯长到2贯一石,从宋仁宗到宋高宗这其中一段时期,期间几十年最主要的时期就在宋徽宗在位时,天下大乱导致米价飞涨,据此判断此时米价也在一贯以上。



讲完了当时的米价,在这里还要给大家普及两个单位,一个是"石",一个是“贯”。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称三百四十一斤也”。意思就是宋朝时期的一石米相当于92.5斤,而宋朝一斤是640克,也就是一石等于现今的59.2公斤。

而一贯钱就好理解了,等于一千文钱。

那么回归正题,林冲买刀花了一千贯钱,如果用这笔钱购买米,大概能买多少呢。

我们就以宋徽宗时期一石米要花1.5贯来算,一千贯也就是能买666石大米,相当于今天的39466公斤大米。而且不管北宋还是南宋地理位置都属于中国偏南方地区,咱们就以今天南方大米的价格来计算。



如上图显示,南京和江苏大米都在四块多一公斤,我就以四块五一公斤来算,购买39466公斤大米大概需要花177597元。

也就是说,北宋时期的一千贯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十八万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而林冲买一把刀花了一千贯,放在现在相当于一把刀花了18万左右,只能说这把刀真是把好刀!

怎么样不知道我以购买力来进行换算得到的结果,大家认不认同啊。


大侃聊历史


林冲花1000贯买刀,相当于现在的25万。这一点都不夸张。 你不信的话,不妨跟我一起来算算,在宋代1000贯到底是多少钱。


货币兑换率专家黄仁宇先生和吴思先生对于宋代一贯钱值多少人民币做过深入的研究。 在讨论古货币时通常都用这个假设: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是合理的。二位先生说出了三种计算方法来解释宋代的一贯合今天多少人民币。 黄金基准:金价基本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一盎司为28.3克,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6.48元来算,相当于3661元。所以,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366元。



白银基准: 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基准的换算方式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1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公斤。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600文之间,中期在600-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比较合理。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就合148元,也就是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那么,宋代一贯钱到底是366元、70元还是148元呢? 由于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很不合理。相反黄金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因此,我们就取了个金价基准366元和米价基准148元的平均值257元,我们化零为整,将1贯铜钱定为250元人民币。 从而我们得到下面换算公式: 1两金=2500元人民币 1两银子=1贯铜钱=25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 照这个换算公式来说,林冲的刀=1000贯=25万人民币。 这时可能你会说了,一把刀25万也太离谱了吧?这个1000贯是不是施耐庵先生随便写的?

那我们再来看看《水浒传》中里其他东西的物价如何,看看他对物价的定位是不是合理。 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 按照一两银子换250人民币的样子,还是合乎情理的,说明上面的计算方法基本没有问题,那我们下边面就来看看刀了。 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就是说,牛二买把菜刀要30文,就是9元。 所以,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里对物价的定位还是合理的。


徐小米123


古代男人喜欢武器。现代男人喜欢汽车。古代壮士都有一把称心如意的宝刀(剑),而如今有识男士都有一台车。如此比较,林冲花一千贯钱买下一把宝刀,那如果现在一个相当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怎么也得是大校。大校应该一个月两万多津贴。应该驾驶奥迪a6l或者宝马5系和奔驰E300差不多。如此说来,这类车按照中档配置应该在五十万上下。所有当时林冲那一千贯应该相当于如今五十万——六十万之间差不多。


顽石补天


贯,是货币单位,在北宋开始流通。

北宋,是不用银子的。

1贯等于1000文。

按购买力来计算的话,1贯相当于现在的375元人民币左右。

那么,1000贯,约等于现在的375000元。

也不是个小数目哟。

所以,常形容人家富有,称之为家财万贯!!就是这个道理。

那万贯,也就是说相当于今天的3750000元!!

万贯家财,就是今天,也是富有啦。

此复。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