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2020年各行各业会不会比较难?为什么?

心灵的小号


这是肯定的。2020年🈶️许多小公司个体门面会关门,当然就会失业一批人,同时还要看世界疫情的发展,如果控制不好全球企业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当然也包括中国公司。因为许多企业是出口型的,还有相当多的公司出口业务及进口零部件是和世界紧密相连的,所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全球疫情早日过去,这是最现实的真理……


公民有尊严


疫情期间哪些行业最受影响?

1.养殖业

2.电影业

3.旅游业

4.餐饮业

5.酒店业

6.交通运输业

7.石油行业

8.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疫情期间哪些行业最受益?

1.短视频

2.游戏行业

3.线上教育

4.无人化服务

5.线上办公软件

6.要点及生鲜超市

7.医药哈工业

8.金融贷款行业


思维讲座


疫情之下:2020年各行各业会不会比较难?为什么?

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题主是一位关心社会发展的有远见的人士,为你点赞。

关于题主的问题,因为问的范围太大太广,所以,回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甘肃为抗击疫情医护人员送行

但是,题主的问题答案,不妨先说出来,疫情之下,2020各行各业肯定受到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有两个方面,一部分行业,比如,零售餐饮业,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很大,也有一部分行业,比如,与疫情防治有关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行业,却因为疫情的来临,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壮大的机遇。

因此,就题主问题,结合当前疫情防治形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明白“各行各业”到底指的是那些行业

古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太多太广。

社会的发展,从初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时代,到跨入机械化为主体的工业化时代,再到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

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行各业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有的行业被时代抛弃了,譬如手工织布业、以家族为主的马戏团、用土烧制锅碗瓢盆行业等等。于此同时,一些新生行业不断涌现,譬如,现代交通运输业,现代航海业航天业,到最近的网上经济等。

无论各行各业,到底有多少个具体行业,恐怕一时很难说出来。按照传统划分办法,我们可以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这三个大类。

单就这三个产业来说,疫情之下,2020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最小,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受到的影响最大。

当然,现在也有另一种划分法,就是八大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第二明白疫情影响的独特性

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我们可以发现,疫情爆发后,造成的是人们人为的居家隔离,外出除非必须,很少外出。

这就必然造成零售行业,理发等服务行业,无人做车,造成出租、公交、地铁、航空、铁路行业的业绩直线下滑。同样原因,由于人们外出减少到最低程度,导致酒店、景点、旅行社、保险等相关产业停摆。当然类似的受到影响的行业不胜枚举。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疫情区别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疫情不会损害人们的财物,只不过暂时限制了人们的消费,一旦疫情消失,相关受到负面影响的产业, 就会迎来一大波恢复增长。而且有很大可能是报复心反弹。眼下正是春暖花开时节,一旦疫情解除,久闷在家的人们,就会比往年更大热情去走一走、去旅游、去消费。如此一来,早先受损失的行业,业绩也会呈现直线上升势头。

因为,疫情的影响,只是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对所有工农业等行业硬件设施,没有任何破坏,这一点,区别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第三,要明白疫情影响的时效性

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每年春季都要爆发的流行感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爆发的起始时间,大约都在一月份左右,猖狂于2月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疫情的势头也慢慢低了下来,到五一前后,这病毒就悄悄地消失了。真是来无影去无踪。

针对病毒这个特性,我们相关产业,为了减少损失,可以提前谋划,从人力资源,现金储备,到相关生产资料的累积,以及科学谋划开工停工时间,这样就可以以最小代价,度过难关。

总之,2020疫情这场危机,各行各业受到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这个危机,如何迅速抓住这个危机之中难得的机遇,让企业来个华丽的转身?

这不,中国船舶,中国石化,比亚迪这几天已经开始生产口罩等防护用品,说出来,你信吗?我也不信,可是,这就是应对危机的活生生的存在的事实。

我们难道不能从中,体味出点什么吗?更应该在这美好时光里,迅速去干点什么吗?


话说古今多少事


疫情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行业还在等待春天,但有些行业的春天已然到来。


疫情让大家明白了健康的重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工作、学习习惯,继而改变了不同商业企业的命运。哪里有需求,哪里有有机会。从现在形势来看,生物医药、电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前景向好。


医药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形势的需求,另一方面是5G发展的助推。业界普遍共识是,这次疫情给生物医药行业带来的机遇,要比非典更加“长线”。一方面是这次持续时间更长,且国外蔓延规模更大,这将使国内医疗界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则是5G的加持。据悉,在5G环境下,视频会诊出现,也有望推动实现医疗资源的真正下沉。


这次疫情,对电商行业也是有一定影响,一方面,红利电商表现突出,生鲜电商们的订单暴涨,京东生鲜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470%,医药电商用户增幅150%! 而对于一些传统电商行业,工厂初期停产停工、物流交通受限等因素,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电商直播在这一次疫情中有很好的发展,为电商企业的发展带来助力。直播购物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会成为电商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流量来源。


此外,这次疫情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习惯有了一些改变,在线办公、在线教育也随之而起。5G环境下,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的发展势头会更好。以在线教育为例,目前腾讯、华为等大企纷纷布局,欲分杯羹。巨头带来的不会是挤压效应,而是带头示范作用,并且有机会共同分享行业增长红利。


如何把握机会,活下去,活的好,是摆在各个企业面前的问题。


姚凌宇Simon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此次疫情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一,负面影响比较大的行业

1,旅游/电影。一方面全国人民响应政府号召,不外出,不聚会,另一方面,部分场所国家强制性停业。

2,酒店/餐饮。原因同上,大面积停业,哪怕是一些行业巨头。

3,白酒/消费。跟随餐饮行业进入低估。

4,民航/客运。多省延长休假,以及大家对疫情的担忧,出行量明显降低。

二,有明显负面影响的行业

1,资源行业。石油化工 煤炭有色等能源行业近期价格持续下跌。

2,外贸/海运。航运价格持续走低。

3,大金融。部分省市企业复产延期,对于以贷款为主的银行有所影响,而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更大,随着资本市场风险喜好下降,券商也会受到一定得负面影响。

三,影响中性的行业

科技板块。

四,利好的行业

1,网络游戏和在线视频。大量企业延期复产以及假期延长,以上行业流量大幅增长

2,医药/医耗。近期口罩 手套 防护服 消毒液等产品纷纷脱销,相关厂商供不应求。

总之此次疫情会对各行业产生影响,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我们更要看到机会的到来。加油!


叫我老WU


就眼下的形势来看,今年的竞争一定比往年更加残酷,

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

这将是基于目前形势的一个基本盘。


那能怎么办呢?

只能努力往前走!

前些天,有个新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神奇的莆田人,两天时间完成了口罩生产测评,

两天生产出城市几百万人的口罩,甚至还可以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口罩。


就在某些自媒体叨逼叨口罩产量不足没法开工的时候,

很多人已经行动起来了。

口罩不足?

干就是了!

这个世界终究是属于行动派的!

患难之际见格局,

我们常说的“危机共存”,危难的背面可能是机会

当下的形情况来看,


裸辞、创业可能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普通人,我们首先要保证今年有一份营生可做,努力工作,

挣一碗饭吃,

先拼命立住脚跟,

再去考虑发展的问题


撑下去!


玉蓝儿


受疫情影响损失较重的行业主要有七个:

第一是电影行业。2019年春节期间国内电影票房59.05亿元,占全年的9.2%,2020年春节颗粒无收,影响了整个电影产业链。疫情结束时,小型院线有遭洗牌出局的危险,至于部分大型院线就要看房地产母公司的经营与负债情况。

第二是餐饮行业。餐饮行业高度依赖流水,现金储备有限;同时年夜饭退订,又导致大量食材囤积,再加上饭店信用资产不够不易获得银行贷款。但餐饮行业作为刚需,疫情后需求将迎来报复性反弹,酒店类餐厅由于人们对聚餐的担忧恢复速度可能会较慢。

第三是旅游文娱业。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旅游收入实现5139亿元,同比增长8.2%。若按8%的增速估计,2020年春节本应创造5550亿的旅游收入。疫情结束后,大型景区由于人们仍旧担忧人流密集,经济恢复也会变慢。

第四是服装零售业。受疫情影响,零售商面临库存积压,疫情过后,这批衣服也面临过季,低价甩卖亏损巨大,而压力也会逐渐往上游传递到服装生产及原料供应,工厂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会受影响。实体服装零售主要因为人流量急速下降遭受巨大打击,网络服装零售则因物流受限损失不小。

第五是房地产业。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周期延长,房企的高周转被打断,融资成本增加。

第六是汽车业。在当前车市大形势下,供给侧冲击对车市的总体影响有限,但车企盈利必将受影响。至于需求端,若一季度疫情结束,购车行为延后造成的损失还是可控得,全年新车销售仍有望与去年持平;但若疫情长时间持续,整体经济和消费力必将承压。

第七是金融服务业。企业延期复工、民众减少外出消费会导致一季度有效信贷需求下降。大批中小企业生死一线,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会受到冲击。未来政策再次宽松,这是确定的。从政策发力的方向来看,不太可能像2008年一样采用刺激政府投资和房地产的方式,政策方向会更倾向于中长期的发展,强调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兰州蛋蛋的店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十分严峻的打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就连一些大企业都已经倒闭,像方正集团,我们许多高校都使用的方正教育系统但前几天它已经倒闭破产,不仅因为自身负债累累,还受疫情影响。其他行业像实体零售店、农副业、旅游业、教育培训、文化产业、餐饮业、酒店行业等都受到了特别大的冲击。2020年是很多行业特别困难的一年。

疫情导致许多企业停产停工,酒店等聚集性场所关门停业,本来春节期间是旅游,餐饮行业的旺盛期,但受疫情影响估计今年一整年的经济都会很难恢复,就算疫情过后有报复性消费反弹,但还是很多人不会随意外出。而且疫情影响企业发展困难,员工工资降低,大量人口失业,生活都过不下去怎么再出来消费。

因为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像餐饮,酒店等。人们不敢外出实体店的顾客减少,虽然餐饮业的外卖业务增加但是人手缺乏也给店家带来困难。酒店行业本来就是有淡旺季之分,遇到疫情更是没有顾客来消费。

再说农副产业,疫情影响快递很难发出,许多农副产品不能卖出,农民只能在本地低价售卖。家禽活畜交易更是被关闭停业,许多养殖户只能继续增加成本养着家禽。教育培训行业也不能正常开课只能网络教学,文化活动体育赛事都延后举办。



小蛋药的毕业生活vlog


李燃烧思考:疫情打破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平衡、为了健康削弱了线下交流交易,加速了线上的交流交易的发展,2020经济最坚艰的年份、做为商人我们要降低成本、研究员工流动工作可行性与消费市场的必然性,做为个人我们要免去无效社交,免费交际场,尽可能做精准交流;做为生意我们要了解线上趋势努力适应市场变化!迎接新的挑战


李燃烧


岁末年初爆发至今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企业至今都处于停工状态,不少企业的复工时间仍然不确定。

就所处的环境来说,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餐饮业,民以食为天;由于疫情的传染性与传播性,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住情况下,餐饮业是无法正常开门营业的。小的餐饮门店就不说了,可以挺一挺,大的餐饮企业员工多要养人啊!不上班得发工资,发不了工资,生活费得发吧!时间短了还行,时间长了谁也扛不住啊。几乎所有的餐饮业都要面临这次疫情危机带来的洗礼,扛得住的继续生存,扛不住的就地倒下。

第二就是对旅游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2020年对旅游业应该说是一次重创,旅游业国家已经全面叫停,何时恢复得看疫情而定。铁路、民航、汽车等交通运输业更是如此,老百姓不出行了、不游玩了,飞机、高铁、轮船、大巴也就没人乘坐了。

第三就是影视业,春节应该都是各大影院争创票房的时候,贺岁片在全年票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因为疫情,很多影视作品无法上映,影院的寒冬让影视产业陷入了低估。

第四就是生产、制造行业。员工春节回家隔离在家,各地疫情状况不一,疫情风险等级也不相同,复产复工时间难以确定,就是目前复工了,企业员工也难以全部到岗。

第五应该就是房地产行业。疫情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也是重大的,今年不要说买房了,人们除了买生活用品基本都不出门了,房地产业能不受影响吗?疫情在短时间内会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但对房地产发展走势不会有太大影响。相信疫情过后,房地产行业会逐步趋于稳定,因为疫情防控不会影响老百姓购房需求,只是将买房时间推迟了而已。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人如此,于国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必须要经过风雨的洗涤,不经过风雨怎么见彩虹,相信我们的国家必定能渡过难关,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