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縣供電:守望好深山裡的“一盞燈”

中國能源網丨22基電杆,5000多米供電線路,一個容量100千伏安的配變,只為點亮“一盞燈”。這個鮮為人知的故事,發生在福建省上杭縣溪口鎮大洋壩村一個叫大棟背的地方。

大棟背是當地最偏遠的一個自然村,地處茂密的竹林深山中,常年只住著盧啟賢一戶人家僅一口人。雖然該地屬溪口鎮境內,但因其距離太拔集鎮相對較近,故其供電由國網上杭縣供電公司太拔供電所管轄。

翻山越嶺保障供電安全可靠

從太拔供電所到大棟背大約13公里,太拔供電所服務隊一行驅車從集鎮上的大馬路行駛至鄉間小路上。隨著人煙漸漸稀少,汽車一路顛簸進入狹窄山路,山路的一側是陡峭石壁,沿線樹根裸露;另一側是四五十米深的懸崖。“車儘量靠裡面走。”隊員林晨提醒司機。

中途,一棵倒下的樹擋住了去路。隊員張立源、張祖遠隨即帶上柴刀下車去清路。“這邊經常塌方、倒樹。”張立源說,去年對大棟背進行農網改造期間就曾遇到過多次塌方,經常活兒幹到一半就得清理。幾句閒聊中,路很快被清好了,汽車繼續在山路中顛簸。

穿過太拔鎮最偏遠的一個村——崇廈村橋頭坑自然村(當地村民已全部搬遷),再過1公里左右,終於到達大棟背,此時汽車無法繼續行進。服務隊下車再走一段石子路,很快就看到了位於半山腰的老舊土牆房子。“前面就是盧啟賢家,旁邊那棟已經沒人住了。”張立源用手指著。

“張哥,你們來啦!”聽到聲音,盧啟賢熱情地迎出來。今年53歲的盧啟賢比張立源小几歲,因此他習慣稱呼張立源“張哥”。“我們先幹活。”照例,隊員們忙著為其檢查電錶、室內線路、用電設備等。確認客戶家用電正常後,隊員們走到屋外的空地上,拿出無人機和遙控設備,隨著“嗡嗡”地起飛聲,無人機開始巡視山中線路。

“以前人工巡線時,爬山都能爬一個上午,巡1根杆就一天了。”隊員林晨介紹,現在利用無人機巡線高效又安全,但由於山上信號弱,時刻要看信號狀態提示,以免飛機失聯。

從簡單照明到用上高功率電器

“大家休息一會兒。”約莫半個小時後,看到工作人員忙活完了,盧啟賢招呼大家歇息。

“最近身體怎麼樣?”“目前疫情還沒結束,儘量少外出,確實要外出時,記得戴好口罩呀。”隊員們一邊叮囑盧啟賢注意自我防護,一邊通過手機裡的視頻為其講解防疫知識。

端詳這座土牆房子,雖然老舊,但也還算寬敞,建有2層,屋內是木門、木窗、木梯、木扶欄,發白的木板是其極具年代感的有力印證。盧啟賢從小就與父母、兄妹住在這座房子裡,早前村裡住有同姓宗親共5大戶30多口人。

“那時還是小水電自發自供,要有水才有電。”盧啟賢回憶,1992年以前,當地5戶人通過自建小水電站自發供電,3千瓦的小型水輪機發電一次,最多隻能供電2個小時,每戶2-3個燈泡,不能多用。

1992年,為響應落實國家“村村通電”工程,當時的上杭縣電力公司硬是在深山裡架起一條供電專線,結束了大棟背小水電自發供電的歷史。用盧啟賢的話說,當時是“路還沒通,電先通了”。供上電後,雖然簡單照明有了保障,但電壓依舊不穩,一到晚上用電高峰期,燈就變得昏黃昏黃的。

2000年,得益於國家第一次農網改造工程的實施,大棟背也實現了第一次農網改造。“改造後,電壓就很穩了,燈也更亮了。”盧啟賢說。

此後幾年,隨著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盧啟賢的家裡陸續買了電視機、冰箱等高功率電器,生活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

農網升級助山裡電網更堅強

時間飛逝,到了2010年前後,大棟背的村民陸續搬離大山,並且隨著父母相繼離世、兄妹在外成家,村裡只剩下盧啟賢1戶僅1口人居住。從此,這裡成為了只有一個客戶的供電臺區。為了守護大山裡唯一的“一盞燈”,無論嚴寒酷暑,工作人員每月都要進山巡線、走訪客戶2-3次。

今年1月9日,臺區經理張立源發現盧啟賢家的電錶連續兩天未採集成功,初步判斷是因為信號不好。由於無法通過電話詢問(山上信號弱),他只能特地進山瞭解情況。

“這兩天你家用電有遇到什麼問題嗎?”“神了啊張哥!”看到張立源出現在自家門口,盧啟賢憨憨一笑。原來盧啟賢家已經停電兩天了,但因天氣寒冷,他不願走十幾公里山路去供電所報修,於是“摸黑”度過了兩個晚上。經仔細排查,張立源發現是其廚房線路有一處破損導致漏保跳閘。排除故障後,很快就恢復了供電。

十幾年來,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暖心服務加之經常上門慰問,至今孤身的盧啟賢總說,張立源是他唯一的親人。

特別是2017-2019年,上杭縣供電公司累計投資80餘萬元,對大棟背實施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將50千伏安配變增容至100千伏安、低壓線路全部絕緣化改造。改造後,大山裡的這條電網變得更加堅強可靠。

據瞭解,容量為100千伏安的配變,可滿足偏遠山區30-40戶用戶的供電需求。而盧啟賢家每月電費才10來塊。費這麼大勁對大棟背進行電網升級改造,值嗎?

“我們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更要肩負社會責任。山裡雖然只有一戶人家,但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供好電、服好務。”上杭縣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陳秀麗給出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