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保險怎麼買才不會被坑?

喊wo臭小貓


首先買社保,再買商業險,重疾險,是非常重要的必備險種,現在重大疾病趨於年輕化、幼齡化,一次重疾治療費用動則20.30萬及以上,而重疾住院時一般都需2個家人以上輪流看護,這樣包病人自己就會至少有3人以上斷開收入。而出院後病人要休養、定期複查這又是一大筆費用,所以重疾險非常有必要。

那麼怎麼買呢?我認為一份全的保險必須是意外險+住院+重疾險。這樣保障才全。重疾不是指只要是癌症就是重疾了,原位癌就屬輕症。買重疾險時買種類多的,包含輕、中症的,亨有豁免就好。條件允許就全面點加上意外和住院。

當然買時一定要如實告知病史,不然買了也沒任何作用。


冰凌小星星



重疾險是什麼


所謂重疾險,保的是重大疾病,

比如癌症,比如心腦血管疾病。

且不論人這一生罹患重疾的概率近72%,就說每個人身邊親戚朋友裡,也總有二三遭此不幸。

一旦身患重疾,不僅治療需要費用,而且可能幾年無法工作,造成了很大損失。


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得了大病,不等於判了死刑。

但,重疾高昂的治療費,30萬-50萬起。

癌症,如果用到先進的靶向治療、質子重離子治療,費用突破百萬也有可能。


而且一病三五年,康復護理需要錢,還得還得病期間的房貸,怎麼辦?


這就不得不說起重疾險,

一旦得了某些疾病,達到理賠標準,

重疾險會把錢一次性給你,

比如老王,買了50萬保額的重疾險,一旦不幸患上重疾,保險公司會把50萬的保額直接打到老王賬上。


這筆錢,不管是用來治療疾病,還是康復護理,還是用來還得病期間的房貸、車貸,

都可以。


重疾險用處很大,卻是最複雜的。

誰也不想每年花個幾千上萬,還買了個坑。

那麼,我們該如何挑選重疾險呢?


重疾險該怎麼挑


說實話,這兩年重疾險變化挺快的,各種責任繁多。

於是,公子把主流的重疾險責任,按照重要程度從上至下排了個順序,我們一一介紹:



1、保額

重疾險的保額,起碼要能覆蓋一次重疾帶來的損失,

在這之中,就包括治療費、康復費、誤工費等等。

一般來說,建議保額配置到3-5年的家庭開支。

所以有個說法叫:

重疾險的保額,「30萬起步,50萬湊合,100萬小康」,

不無道理。


而且,最近幾年有這麼一個趨勢,

很多產品,都會在特定年齡,多賠一部分保額,

比如達爾文2號,60歲前多賠50%,

這類責任非常的優秀,

這意味著買50萬保額,在60歲前都有著75萬的保障,

在家庭責任最重的時期,擁有更高的保額,非常實用,

如果在保費上也很友好,“加量不加價”。

那麼,這個責任就是毫無疑問的加分項,可以考慮。


2、保障期限

保障期限建議保終身,

投資理財能力較強或是家庭預算有限的可以選擇保定期,

但是不建議低於70歲。


原因有二:

1)如果保障期更短,就可能沒有覆蓋主要的重疾發病時間。


55-70歲正是重疾發病率大幅提升的時間,建議此時需要重疾險保障。


2)70歲,意味著家庭責任的終結。

說句不好聽的,在此以後,生病對家庭的影響較小,

所以可以把70歲當作界限,最低保到70歲。

當然如果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更建議保到終身。


3、保費

以只賠一次重疾的重疾險價格為例,

30歲男,保終身,30年交的保費在4300—5000之間,再高就有些貴了。

(輕症/中症,多次賠付、身故責任均不含)


這是目前來說,這是重疾險的底價。


因為隨著市場的發展,現在已經很少有產品能看出只賠一次重疾的保費了。

以互聯網端銷售產品為例,從2016年到2018年,重疾險越賣越便宜。

但是從2018到2019年,只賠一次的重疾險的保費幾乎沒有變化。

說明目前的互聯網端銷售的產品,基本就是底價了。


4、輕症/中症

所謂輕症/中症,保的病,大多都是重疾的前兆,但是本身也是很嚴重的病。

所以,輕症/中症責任建議一定要加上,


銀保監會定義的所有25種成人高發疾病,其中24種都有輕症/中症來對應。

公子把康惠保(2020版)裡的輕症/中症挑出來幾樣,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單側肝切除、單眼失明、單耳失聰、深度昏迷48h、極早期惡性腫瘤


發現了沒,這些病其實都很嚴重,

並且一旦得了這些常見輕症,再得重疾幾率就是正常人的7到8倍。

再加上,輕症的發病率高,治療費用加上後期康復,通常也需要十萬左右一筆不小的經濟開支。

從保費上看,附加輕症只需要多掏25%左右的錢,增加的保費不高,卻很實用。

正是因為這一點,目前的重疾險,基本都將輕症/中症綁定在責任之中。

30歲男,30年,保終身的保費在4800-5500之間:


而且友情提醒一下,這些高發的輕症一定要有:


介紹完前4點必要的,後面是幾個可選項,預算充足就保上:


5、癌症多次賠/重疾多次賠

很多人會有多次患病的擔憂,現實中也確實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於是便有了多次賠付這種形態。


目前多次賠付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癌症多次賠。

得了癌症,理賠了,幾年後癌症復發、持續或新發,還能再賠。

目前的癌症多次賠明顯出現了價格鬆動,某些產品癌症多次賠責任只要貴8%-10%,

最便宜的如康惠保2020,超級瑪麗2020MAX,達爾文二號,

如康惠保2020,50萬保額,30年繳費,30歲男,保終身,

不含癌症二次是5265

含癌症二次是5660

只貴了7.5%。


大家對這個數字可能沒什麼概念,

這個數字,已經接近癌症二次責任的成本價了。
粗略計算可以參考這篇:

重磅!2020年爆款重疾險首次測評,再上多款五星級產品


所以,如果癌症二次責任不貴的情形下(保費的8%-10%),建議儘量選上。


另一類是重疾多次賠,

得了一次重疾理賠以後,再得其他的重疾還能賠。

比如老王得了癌症,理賠了,過了幾年後,再得了腦中風,還能賠。

我們之前測評的備哆分一號、嘉多保,在這個序列裡面,

通常加上這個責任,要貴10%-20%的價格。


在重疾多次賠的理賠概率難以知曉的情況下,癌症多次賠相比更為實用,

一是患癌後再復發的情況更為普遍,佔到了實際理賠的大頭。

二是癌症多次賠的價格降到了地板價,像康惠保2020只貴了8%。

以目前該責任的保費而言,建議有意地將癌症多次賠作為必選項。


6、身故責任

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相當於加了半份壽險。

換句話說,得病賠;沒病的話,死亡也賠。


因為人固有一死,所有帶上身故責任保終身的話,一定能用上。

可是同樣的,保費也要高出30%以上。


這樣一來,就不如重疾險和壽險分開來買更划算。

疾病的部分交給重疾險,死亡的部分交給定期壽險。

通常來說,一份百萬保額的定期壽險也就一千塊。


如果不是非要帶壽險責任不可的話,還是建議分開來買。


7、投保人豁免

投保人,就是買保險交錢那個人。

比如,老子給兒子買,投保人是老子;

丈夫給妻子買,投保人是丈夫。


有了投保人豁免,這個交錢的人在中途出事了,比如得了輕症、中症、重疾、身故,後續的保費免了,而保障依然有效。


但是呢,投保人豁免是要加錢的,而且投保人這個人還要符合健康告知,

其實就相當於給投保人買了小保險,如果投保人得病了,這個小保險能替這人交錢。

但是自己給自己買,完全牽扯不到這件事情,

因為現在的產品都是自帶被保人豁免的,萬一得病後續的保費就不用交了。


投保人豁免對夫妻雙方收入差距比較大的家庭意義比較大,其他的家庭,可加可不加。


接下來是8-10點,到了這個位置下面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責任,重要性都不高,千萬別被忽悠了:


8、重疾數量

保監會為了防止保險公司該賠的不賠,一刀給切了25種,


規定這25種,必須賠,而這實際也佔到了重疾險理賠的95%左右。

而且各大保險公司為了跟同行競爭,賠付的病種越來越多,這兩年已經到了百八十種,都沒啥實際意義。


9、等待期

理論上說,等待期越短越好,但是影響不大。

原因有二:

1)只有第一年存在等待期,跟漫長的保障期間比是小巫見大巫;

2)等待期內因意外而符合理賠標準的出險,保險公司也賠。


10、猶豫期

猶豫期內退保可以0損失,理論上這時間越長越好。

但是如果是一個思考成熟的決策,為什麼需要退保呢?

所以猶豫期,不重要。


在解釋清楚上面十點以後,公子給你們打包票:

只要按照上述的標準,篩選出一款便宜又實用的重疾險並不難。


肆大財子


重疾險保險怎麼買才不會被坑?

重疾險怎麼買才最合適

第一點:保額

之前提到過,重疾險的本質是收入損失險,不僅僅要考慮醫療費用,還要考慮收入損失以及術後的康復費用。

現在一個治療大病的費用,基本都是三十萬起步了,要是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治療費起碼也得50萬。

目前市面上重疾險的保額主要分30萬和50萬兩個檔!

我們一直說,買保險就是買保額,保額要是買的不夠,起不到太大的幫助。提示

挑選重疾險的第一點要點就是: 一定將保額做高!

第二點:終身還是保70歲

大多數人在購買重疾險時,都會遇到一個比較糾結和有疑惑的問題:重疾險我到底保到70歲還是終身呢? 年齡越大,患大病幾率越高,假如買到70歲,那萬一70歲後得病了怎麼辦?

但如果保到終身,感覺保費有點超預算了!

因此,如果預算有限,優先保障保額。先保障到70週歲,費用能比保終身的便宜一半,等以後經濟寬裕可以再補充一份終身重疾。提示以30歲男性為例,重疾險保障到70歲每年價3000多,而保終身的每年保費在5000元以上!

第三點:交費期怎麼選?

選擇最長繳費年限,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你的保費壓力。以30歲男性為例,同樣保終身,20年繳費的每年保費6000多,30年繳費的每年保費5000多!

第四:病種數量

不必追求病種數量,可以重點關注輕症是不是自己擔心的。

因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對25種重大疾病都做出了要求,因此,一般市場上,包含50種疾病以上的產品差異不是很大。

第五:額外功能

關注不同產品附加的額外功能,比如關注癌症重疾的,可以選擇二次癌症報銷,關注心血管疾病的,可以考慮心血管二次賠付,另外重疾的額外功能還包括多次賠付,重疾津貼等。


小悅選保


怎樣才能不被坑,最好的方式是找一個專業做保險的朋友諮詢一下,比在這裡聽各種各樣的朋友公說公的,婆說婆的,更加的直接省時,省力。

1)要了解你的需求是什麼?你擔心什麼?

2)要了解重疾險是幹什麼的

重疾險不是解決醫療費問題,(醫療費由醫保和住院醫療險解決),重疾險解決的是後期的營養費,康復費用,和無法工作所帶來的收入損失,還有日常的生活開支,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父母贍養等費用

3)要了解重疾險的額度要買多少?

通常家庭年收入的5-10倍,保額最起碼30萬以上,要有站在未來的角度看今天的保額的思維方式

4)要了解自己的預算是多少?

5)根據自己的預算去設定合理的保額

保額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根據自己的家庭年收入逐步建立起來的。

6)最後對比一下,去實施這一計劃,早日擁有保障。

這是一個正確的思考或購買重疾險的思路。


Keung2009


重疾險種類太多了,每家公司都認為在中國市場可以切割一塊重疾險蛋糕。

想好自己要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就如烤箱不能冷藏的道理,重疾險,管重疾,其他不要奢望功能,功能有時候被本來就急於銷售產品的代理人講的過於功能強大。

想好,繳費期滿就返本型重疾產品,這種現金價值高的產品貴些。繳費期滿管道80-90歲,略便宜。就管20-30年重疾,不返本,特便宜。

選個百萬醫療,消費型,在醫院產生的費用可以報銷。


翟瑋講述房子那些事兒


秘籍:選擇一家品牌公司,沒人敢訛你,因為影響太大。

投保時,健康如實告知,誠信原則,誰坑誰呀?

接受正面的信息,遠離陰暗的東西,像我們從來沒聽說過“坑”這個字 ,來到頭條 才看到,為何這麼多負面的字眼?


馨媛日誌


買重疾保險需要注意的幾個地方:

1.如實告知義務

很多人保險不能理賠都出在這個地方,買之前一定要衡量好自己,千萬別抱著僥倖的心裡,帶病投保。

2.保的重疾數目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保險公司看似保的疾病種類很多,其實就是把一種病按照發病原因分為幾種病。

3.儘量買大公司的

大公司講信譽,需要理賠來做廣告,服務比較好

4.繳費年限如何選

如果你很有錢,就選時間最短的。其它的情況,選交費時間最長的。


諾哥哥和晏小妮子


先看條款,後看公司,理賠的唯一依據是條款,任何口頭承諾都是騙人的,只有寫進合同裡的條款才是剛性兌付的


曉寧探險


確保會出事就不會被坑。


背鍋阿


找一個相對專業點的人,認真瞭解溝通,別東問西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