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预约期爆满:疫情之下的婚姻,为何纷纷走向破裂?


0


谁也没有想到,疫情过后第一个报复性反弹的行业是民政局。


不是排队领证,而是排队离婚。


疫情初期,有读者还预测今年的离婚率应该会大幅降低。


可没想到,3月2日起,西安市17个婚姻登记处已正常上班。


离婚预约期爆满:疫情之下的婚姻,为何纷纷走向破裂?

相比于新人结婚的迫切愿望,离婚的人也不在少数。


离婚预约爆满,已经预约到18日。


有网友半开玩笑着说:


“呆了一个月,终于看清楚了彼此。”


碑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说:


“以往每年在过年过后,高考之后出现离婚小高峰。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夫妻在家整整一个月,容易产生矛盾,加上之前业务无法开展,所以这几天,明显能感觉到办理离婚的人数激增。”


不仅如此,在国内人气问答社区上,关于“疫情期间情侣分手”等话题,热度也是十分高涨。


近3000名网友作答,纷纷写下了自己的经历。


随着离婚人数的增多,离婚咨询也有了逆流而上的趋势。


还记得去年12月24日,民法典草案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通过了审议,引来一片轰动。


草案上是这么规定的: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的,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离婚预约期爆满:疫情之下的婚姻,为何纷纷走向破裂?

其实想想,大家缺少的真的是“离婚冷静期”吗,或许存在一时置气的可能,但相比之下,大家缺乏的是“结婚冷静期”。


很多婚姻的后来其实早在结婚前就得以预见了,只不过当事人还浑然不知。


著名作家王尔德曾说:


“离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结婚。”


婚姻就像一面照妖镜,那些隐藏于表面之下的东西,都会随着平淡的生活逐一浮现。


在我看来,疫情之下离婚预约爆满,不过是在特定的时间,还原了真实的彼此。


所以,在考虑进入一段婚姻之前,一定要学会三件事。


1


学会相处,才是婚姻之道。


或许这一点在平时工作繁杂中看似无足轻重,但疫情当下的今天,却是考验夫妻关系最关键的凭证。


最好的夫妻是什么样子?


“是你爱聊,我爱听,甚至忍不住去附和你。”


200多年前,就有这样的爱情故事,因为他们有话可说,把日常斗嘴当作《闺房记乐》,因此,这段事迹被人广泛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便是沈复和芸娘。


他们本是青梅竹马,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感情甚笃。


少年沈复常与朋友高谈阔论,年少气盛,爱说大话,而芸娘坐在旁边,会顾及沈复面子,小心提醒:

“三白(沈复的字),又吹。”


沈复爱收集破画,芸娘爱收集旧书。收集到破画,沈复会手舞足蹈拿给芸娘欣赏。整理好旧书,芸娘也会喜出望外让沈复翻阅。


沈复读书,喜欢杜甫,芸娘则爱李白,夫妻俩坐下来谈诗,常滔滔不绝,一室之中,你爱你的杜工部,我爱我的李太白。


聊到最后,相视一笑。


天热的时候,沈复夫妻二人便一起研习书卷、赏花望月、对酒当歌,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也曾垂钓碧溪中,也曾登高望远,携手共看夕阳。


沈复将与芸娘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闺房记乐》中,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大事,有的只是他们相知相守的点点滴滴。


“世俗越粗糙,人越要审美地生活”,这便是他们的生活哲学。


他们的生活没有争吵,没有妒忌,没有猜疑,有的只是一团和气。


这种感觉,在沈复的《浮生六记》中描述为:


“恍如密友重逢。”


在芸娘临死前,她对沈复说:


“回忆妾身跟着郎君,夫唱妇随23年,承蒙郎君错爱,凡事百般体恤,不因为我顽劣而放弃我,知己如郎君,得到这样的夫婿,妾身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人间知音难寻,又何止是朋友?


尼采曾说:


“婚姻生活犹如长期的对话。”


如果两个人仅有夫妻之实,却没有共同传递彼此的精神,没有你来我往的逗趣,那这日子多半也是无趣的。


唯有在精神上高山流水遇知音,在生活上,密友一般平等相处,这样的爱情才能自成一道风景,最有趣,也最长久。


2


学会磨合,才是婚姻保障。


恋爱的时候,我们需要双方的磨合,才会考虑是否组建家庭。


结婚后,我们还是需要双方的磨合,能否把日子过的长久。


磨合从来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它是实实在在会发生在婚姻里的行为。


好的婚姻,磨合期都很长。


热播剧《父母爱情》里面的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就是一个真实生活化的人物故事。


离婚预约期爆满:疫情之下的婚姻,为何纷纷走向破裂?

江德福与安杰相识初期,江德福只是一个没读过书不识字的乡下人,而安杰是一个有学问并追求精致的资本家小姐。


婚姻之初二人总是格格不入,江德福看不上安杰资本家小姐的做派,安杰也瞧不上江德福的不拘小节。


剧中安杰怀孕后与姐姐安欣在阳台上闲聊时说:


“你说这命运奇不奇怪啊,不刮风不下雨,风和日丽的就把人给捉弄了。谁会想到我安杰,竟然能嫁给一个一天书都没读的乡下人,还挺着肚子给他生孩子。”


婚后的两个人不仅存在文化水平的差异,就连卫生习惯,饮食起居上,也是各有一套不同的标准。


安杰起初沿袭娘家人的吃法,给江德福煎蛋,做精致的早餐吃。


离婚预约期爆满:疫情之下的婚姻,为何纷纷走向破裂?

但是江德福吃不饱,按照他之前的饮食习惯,安杰给他做上了馒头稀饭。


江德福不爱卫生,吃饭爱吧唧嘴,安杰也是时刻在监督和影响他。


剧中俩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


“凑合,凑合得了。”


联谊舞会上两人凑合着跳了一次舞;

家里床位紧张时,一家人凑合着住着;

岛上条件艰苦,经常停电,努力适应凑合着过;


直到安杰问他:


“这过的叫什么日子,这个也没有那个也没有的,这日子怎么过的?”


江德福仍是嬉皮笑脸说道:


“凑合着过的呗!”


没想到,这一凑合就是几十年,彼此在磨合与迁就中,开始逐渐融合,变得同步又相似。


江德福吃饭不再吧唧嘴,也斯文地拿起了刀叉,吃起了西餐。


还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了别人口中的“三洗丈夫”。


不仅在别人的羡慕中琴瑟和鸣,相濡以沫地走过了今生,还彼此深情告白,预约来世。


当安杰晕倒躺在病床上时,他拉起安杰的手动情地说:


“老婆子,我们下辈子还做夫妻,这辈子还没做够呢!”


离婚预约期爆满:疫情之下的婚姻,为何纷纷走向破裂?

电影《只有芸知道》中有一句台词:


“长久的夫妻就是能熬。”


就像江德福和安杰,彼此凑合了一生,却也最终幸福了一生。


过了一辈子,都在努力地向对方去走进,去靠拢对方,安杰再也没有资本家小姐的做派,走上了淳朴的农村,而江德福学会了穿睡衣、戴礼帽,喝大红袍。


正如剧中王海洋所言:


这就叫做润物细无声,他们两个人都在努力地去改造对方,又都在努力地抵抗对方的改造,结果是什么?他们矫枉过正了,他们角色互换了。

就像那古人在诗里边写的那样,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

上乘的婚姻,夫妻的楷模。


婚姻本来就是从磨合到融合的过程,什么是爱情,就是肯为对方而改变。婚姻的惯性是包容,需要的是两个人为相濡以沫而做出的最大努力。


3


学会成长,才是婚姻真相。


《侧耳倾听》里面有句话说:


“恋爱应该是双方扶持对方共同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虚幻的思想、肤浅的物质,和纸

金迷的生活。”


《知否知否》中,顾廷烨要娶盛明兰,人人都道明兰高攀,却只有顾廷烨心里清楚:“是我高攀娘子了。”


在世俗的眼光中,论起门户,明兰只是一个官宦之家的庶女,而顾廷烨不仅是宁远侯府的二公子,还是当今皇上身边的红人。


怎么看,都觉得明兰高嫁。


离婚预约期爆满:疫情之下的婚姻,为何纷纷走向破裂?

但明兰却从没想过借夫家的高枝来炫耀自己,她通透独立,即便是嫁了这样一个处处维护自己的夫君,她也不愿给别人惹麻烦,依旧是隐忍的处世态度。


她早早就明白:


“这天下,谁是谁的靠山,最好不要太指望人。指望越多,难免会有失望,失望越多,就生怨怼。怨怼一生,仇恨一起,这日子就难过了。”


所以,她清楚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在背后更好地辅佐自己的夫君。


而顾廷烨也特别尊重明兰,为了打消她的顾虑,对她说:


“以后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便是老几。”


一段平等的关系,大抵如此吧。


没有不可一世的高傲,也没有委曲求全的卑微,这段感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与认可的基础之上的。


作家蒙田说:


好的婚姻是生活中甜蜜的结合,更是充满坚贞、忠诚以及难以计数的磨难。只有有益、牢靠的互相帮助,共同履行相互间的责任义务,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久远。


世界上最好的婚姻莫过于旗鼓相当、棋逢对手。一味的顺从会让人疲惫,一味的泼凉水只会让人心灰意冷。


4


爱情可以是一时孤勇的冲动,但婚姻一定是同甘共苦的担当。


婚姻专家Steven Craig说:


一对能白头到老的夫妻,婚后要经历6个阶段的变化,这6个阶段,也是6次成长。


随着各自的成长与变化,他们当初喜欢伴侣所拥有的那些特质,就会渐渐开始不喜欢,甚至反感。


这是一段感情都会经历的过程。


但当你们突破了这6个阶段,学会了真正的成长,摆在你们面前的将是一份坚固的感情,和一个习惯的爱人。


我想除了离婚冷静期外,大家更需要的是结婚冷静期。


因为,结婚考验的不仅是感情的一个高度,更是两个人共同走下去的决心。


当你要迈进婚姻生活时,一定要先这样反问自己,你是否能和这位女子在白头偕老时,仍谈笑风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