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就知道讓梨的孔融,長大後為何因“不孝”被處死?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事情發生在孔融四歲的時候,小小年紀的孔融就知道將個頭大的梨讓給兄弟們,成為了一千多年來我們教育孩子的榜樣。連《三字經》中都有“融四歲,能讓梨”的說法,可見這個故事的深入人心。

四歲就知道讓梨的孔融,長大後為何因“不孝”被處死?

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孔融生活的三國時期,他的結局卻非常悲慘,是以“不孝”的罪名被曹操處死的。這又是為什麼嫩?難道小時候就懂得尊敬兄長的孔融,長大後反而不懂得孝順了嗎?

實際上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四歲就知道讓梨的孔融,長大後為何因“不孝”被處死?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七世孫,因而在儒家弟子中擁有極高的地位,孔融的一家人也都非常顯赫,父親孔宙是東漢的太山都尉,孔融從小也表現出了不凡的才華,被外界認為將來“必成大器”。13歲的時候,父親孔宙去世,孔融傷心欲絕,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當時的人都覺得孔融很孝順。孔融16歲的時候,兄長孔褒因為收留名士張儉而被官府捉拿,孔融就站出來自己打算為孔褒頂罪,最終官府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十分傷心,當時的人都覺得孔融是個好孩子,在父母面前也是一個孝子。

四歲就知道讓梨的孔融,長大後為何因“不孝”被處死?

除此之外,孔融還是一個文學家,當時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就有孔融。

而孔融被曹操處死的真正原因,則是因為一篇文章中的觀點。孔融在文章中提出了一個讓曹操十分難以接受的觀點,那就是“親子無親論”。這個觀點表面上看是在為“不孝”找藉口,但實際上卻是對當時朝廷舉孝廉制度的不滿,如果孝順成為了一個人上升的階梯,那所謂的“孝”也就變了味道。

四歲就知道讓梨的孔融,長大後為何因“不孝”被處死?

但是這個觀點無疑是對當時朝廷任用官員制度的挑戰,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還汙衊孔融是是“惑世誣民”,不容於“禮法”。再加上當時孔融反對曹操的掌權,曹操於是藉機將孔融處死了。但是後來人普遍認為,孔融之死並非因為“不孝”,恰恰是因為他知道“孝”的真正含義。

當然,孔融對曹操的反對則是更加深層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