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位:南齊蕭道成是如何從次等士族"上位"的?貴族必經之路

文化=地位:南齊蕭道成是如何從次等士族

金刀利刃齊刈之”,南齊是南朝的第二個國家。之前熱播的電視劇《蘭陵王》,高長恭就是齊國大將。蘭陵蕭家,乃是漢朝丞相蕭何之後裔。

本為宋明帝帳下的中領軍將軍,而後使宋順帝禪位於己,諡號“高皇帝”蕭道成可謂是文治武功,樣樣精通。在武,他憑藉戰功,一步步的獨攬大權最後稱帝;在文,他親自編寫圍棋著作《齊高棋圖》乃是中國歷史上頗有成就的圍棋書籍之一。

一、文化血脈,代代相承

“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這是太史公司馬遷對於蕭何的評價,而遼國也因為對其過於崇拜紛紛改漢姓為“蕭”。

蕭道成乃是蕭何的第二十四代孫,雖然早已落魄為白衣素族但仍舊具有一定的文化基因。他在書法和博弈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成就。南齊雖然只存在了二十二年,但對整個南北朝以及隋的士族化趨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1. 創業之君,德才兼備

清代趙翼評價“曹魏父子,然則曠絕百代。齊梁二朝,亦居其次。”南齊和梁國雖是兩個國家,但仍舊是蕭家所創。梁可以說是齊國的延續,蕭衍乃為蕭何的第二十五世孫。而將其與建安七子中的曹家相比較,其文學界的地位可見一斑。

齊高帝其顙頸像龍,聲似洪鐘,遍體佈滿鱗紋。”如果按照現代觀點而言,他的鱗紋極有可能是銀屑病。蘭陵蕭氏,跟隨衣冠南渡來到江南。當時社會上充斥著許多世家大族,而雖然已經家道中落蕭家仍然對於這些人是不屑一顧的。

在他十三歲時,就已經跟隨當時的名士雷士宗學習《禮記》《易經》等儒家經典。“腹有詩書氣自華”,他深受恩師的薰陶,耳濡目染的也修養成了一派浩然正氣。因為從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所以在他上位之後也不斷的推崇儒學。

文化=地位:南齊蕭道成是如何從次等士族

《南齊書》評價蕭道成曰“博社著文,擅工隸;每多引經據典”。在他上位之後,便推行了吏治改革。同時,在管轄範圍內大興學校,重視禮樂教育。同時,因為他本人的推崇,所以南齊在一時之間百姓習文,蔚然成風。

2.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陳寅格先生將蕭家稱之為“次等士族”,也就是說他們能文但並不以此見稱。而是因為種種原因,具有一定的尚武精神。就像蕭道成,雖然他的書法、文筆和圍棋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詣,但卻並不能因此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一旦當其有了能力,便還是不遺餘力的推崇文治尤其注重對後代的教育。他的兒孫一輩,大都出生在其有了一定功績以後,可以說是站在了舉人的肩膀上。而他也非常重視對後代的教育。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在的家長,都希望竭盡所能為子女換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相信在千百年前的南齊皇帝蕭道成也是如此,他貴為一國之君自然可以傾全國之力助子女成人成材。

《南史》評價其長子道“武帝雲雷伊始,功參佐命,雖為繼體,事實艱難。御袞垂旒,深存政典,文武授任”。蕭賾在繼承父親衣缽後繼續興辦學校,親自挑選文人任教,重視培育德行。

次子蕭嶷“起家為太學博士”在荊州任職期間“置儒林參軍,文學祭酒以勸學從事”。受父輩的影響,他們也都非常重視儒學教育。當然,這也與其自身深受儒學文化的薰陶密不可分。

蕭道成對於兒子們所作詩文,常常親自批改。他評價五子蕭曄“見汝十二字,為諸兒最為優者。但康樂放蕩,作體不辨有首尾”。他不希望兒子模仿謝靈運的筆法,而是潘越、顏之推等人學習。

文化=地位:南齊蕭道成是如何從次等士族

二、蘭陵蕭家貴族化、士族化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兩晉時期,王謝兩家可謂是真正的門閥大族。“氣吞萬里如虎”的劉寄奴率先發起了對固化階級的挑戰,而蕭齊則趁機躋身於統治階級。這個過程是由底層逐步的向上攀爬的過程,一般而言他們都會快速的進行士族化的轉變。

1. 貴族化發展進程

雖然蕭家原為次等士族,但畢竟或多或少也會受到祖先蕭何的影響。當他們的能力不夠,甚至難以生存的時候自然不會去想文化事業。但一旦能夠控制全國,自然也是想成為士族。興旺三代,乃為貴族。

蕭道成自然不願意自己的兒孫,沒有文化,只是掌握著勢力的權貴。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相信那一代人是對王、謝兩家的聲望,非常企及的。而這兩家,之所以昌盛興隆除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方面。

琅琊王家有王羲之、王獻之,其書法作品之地位自不必多言;而陳郡謝氏家族則以工詩善文的謝靈運為代表。很明顯蕭家後代蕭衍就是向謝靈運學習的,二人都喜愛佛學,喜愛修史,喜愛作詩。

蕭道成是一個極有遠見的君主,單純的掌握權力遠不能使其滿足。他要做的是,重振蕭家的文脈。使得自己家族不論是在武還是在文,都能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在那個時代,世家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就像清河崔家,歷任帝王都以能與之結為姻親為榮。

其子嗣承其衣缽,繼續推廣儒家文化。就像以齊、梁為原型的電視劇《鶴唳華亭》中皇帝對於太子近乎苛刻的要求,就是蕭道成嚴格要求後代的體現。如若蕭家不為帝王之家,則必然可以與王謝家族相提並論。

文化=地位:南齊蕭道成是如何從次等士族

而蕭齊,則正是想要成為這樣的門閥家族。而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豐富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文化修養。這第一步,就是整個皇族向士族方向發展。積少成多,等到天下都是自己學生,就會順理成章的成為世家。

2. 功績顯著的士族化道路

南齊武帝蕭賾承襲父親衣缽,推崇文化教育。同時,他也像父親一樣對自己的子嗣管理非常嚴格。《南史》“藩府言及,諸王不得習異書。除五經六藝,唯《孝子圖》可看耳。”同時他還多次親自檢查子嗣的課業

比如在《南史》中提到的蕭賾讓兒子們輪番講經。並且敦促其向王儉請教。而每次長子請教《易經》時,其他兄弟必須在一旁聆聽。蕭賾在皇室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

《南齊書》:“太子懋,三歲誦文,五歲作詩;七歲乃通曉大義”。

蕭長懋天資聰穎,並且也深受武帝的喜愛。他曾經當眾誇讚道“長懋,真乃吾子也”。除了長子外,次子也不甘示弱。

《南齊書》“子良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傾意賓客,天下才學皆遊集焉”。蕭子良廣交門課,大開言路。手下有眾多的有識之士,經常在其左右講經釋義,談古論今。大有齊國孟嘗君之風采。

七子蕭子懋,見兄長如此好學,同樣也不甘示弱。以至於父親親自寫信勸其讀書不要太過於痴迷“及文章詩筆,乃為佳行。冉是無補之根基,當作長算”。他希望兒子,能夠不要因為讀書而耽誤了政務,應當作長遠打算。

文化=地位:南齊蕭道成是如何從次等士族

由蕭道成而起的蕭齊政權,自成立以來便不斷的推行文治。他們要求子嗣學習儒家文化,也希望百姓能夠得起薰陶。不論是出於維護統治的原因還是出於期許家族興旺但在文教方面其作出的貢獻不容忽視。

三、鞏固統治和文脈相承的需要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發展,人類由原始部落制到君主集權制再到現在的制度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而這主要原因則是文化的不斷邁進。中國自漢朝以後,便以儒家文化為基礎不斷髮展,百姓如此,君王更是如此。

1. 鞏固統治的需要

越是白手起家的皇帝,越重視子孫後代的教育。就像劉邦和朱元璋,他們本來自己不會識文斷字。但是為了能夠維持統治,他們對於後代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可以馬上打天下,但不能馬上坐天下。

就像清軍入關,是因為努爾哈赤喜歡讀《三國志》。並且像康熙和乾隆,在舞文弄墨方面也頗有造詣。換到南齊蕭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通讀史書經典,那麼如何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呢?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恰恰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這些人往後都是要做權貴的階層,怎麼能夠沒有文化修養。第一,這會令天下人恥笑;第二這不利於維護統治根基。

2.文脈的進一步發展

“江東復有一吳翁蕭衍,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這是北齊皇帝對於梁朝開國皇帝蕭衍的評價。他在永明年間的儲君爭奪中,擊敗蕭寶卷而後擁立蕭寶融繼位。但蕭寶融是個傀儡皇帝,不久便直接禪位於蕭衍。

文化=地位:南齊蕭道成是如何從次等士族

蕭衍也是蕭何的後代,他與前朝南齊皇室的關係用現在的話說“沒出五服”。蕭衍此人在文化方面,可以稱得上是全能之才。他為春秋時期的多部書籍做註釋,如《春秋問答》《孔子正言》等三百餘部。

同時,他對斷代史筆法有著極大的不滿。親自操筆,撰寫《通史》。並說“此書若成,眾史皆可廢”。在詩歌創作方面,他與謝朓等人被後世稱之為“竟陵八友”。直到今天,仍有八十餘首流傳。他延續了樂府詩歌的手法,以曹家父子為榜樣,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此外,對於佛教文化他達到了近乎痴狂的狀態。“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有大半多是由其建成。而且蕭衍對繪畫、書法、音樂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貢獻。俗話說上行下效,因為統治者對於文化的喜愛,所以梁朝的文學也是極為興盛。

填補文化漏洞,延續中華文脈

在古代有嫡庶之分,蕭齊作為嫡支在興文方面有著長足的發展。而作為旁支的蕭梁,也延續了這項傳統。雖然蕭家的兩個王朝都非常短命,但它們很好的填補了五胡十六國以來的文化空白。使得當時並沒有出現很大的文化斷層現象,使得中華文脈得以延續。

參考文獻:

《南齊書》

《南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