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800年前,蒙宋聯合狀態下金國滅亡,破壞了原有的"三足鼎立"之勢,擺在面前的宋朝成為囊中之物。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哥"帶領十萬大軍南下滅宋,開始了蒙古統治下的第二次征伐。蒙古大軍分三路入川,他們信誓旦旦,意圖吞併這片"羸弱的土地"。因為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少有敗績,所以確實具備狂傲的資本。1236年,蒙軍全力攻打四川,月餘便打通了蜀地門戶入城,蒙古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清理戰場。蒙古的鐵蹄之下焉有完卵?54州先後畏服,"

昔之通都大邑,今為瓦礫之場"可見當時四川的情景悲涼。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一切看上去都是一帆風順,但是在四川有一座小城,卻受蒙軍圍攻幾十年不敗。從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開始,蒙古的鐵蹄便從未停止,面對毫無挑戰的中亞、西亞以及東歐,他們的眼裡唯一值得敬佩的敵人就是宋朝,而現實中也是如此。1243年餘玠命冉璡,冉璞主修釣魚城,駐以重兵,以此為對抗蒙元入侵的據點。而1259年再次進入四川時,"上帝之鞭"再次受阻,此戰更是搭上了蒙哥大汗。所到之處一切盡毀的蒙軍,為何會被一座小城據守無法前行?"上帝之鞭"為何會在一座小城意外折斷?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受等降水量線影響,蒙軍水土不服

1258年,蒙古帝國兵分三路出擊南宋,意圖將南宋納入蒙古的管轄之內。第一路大軍由忽必烈進攻無償,第二路由雲南攻佔廣西,而第三路則被格外重視由當時蒙古大汗"蒙哥"親自出徵,從四川進入南宋。上中下三路分別出兵,目的就是形成包圍圈直指臨安。蒙哥大汗所選路線確實"難於上青天",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也沒能攻破城池。以第四任大汗的名聲,足以震懾整個歐洲,卻在在釣魚城殞命。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時間回到1258年秋天,蒙哥大軍氣勢如虹直奔臨安。途徑了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的一個山城要塞——釣魚城。對於必經之路,蒙軍可沒有繞道的習慣,那就攻吧!但是進攻也不容易,釣魚城名副其實,一面臨山,三面臨水真的能釣魚,所以蒙哥選擇圍城,力求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四川的冬季雖不寒冷,但是蒙哥率軍圍城四個月也著實吃了不少苦頭,而最可恨的竟是沒有眼前沒有絲毫希望。蒙哥此時撓頭的是區區2.5平方公里的小城到底有多少糧食?已經圍困四個月,也應該消耗得差不多了,還是不要放棄的為好。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作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蒙哥選擇繼續守株待兔。可惜,他不認識守城的將領王堅。冬季的四川並沒有那麼難熬,蒙哥每天都會在城外散步,回想起在馬背上策馬奔騰的時節,雖然烈日當頭仍涼風瑟瑟很是愜意。正在回想時他發現下雨了,不知不覺竟然已經到了四月份。此時的蒙哥還沒有認識到四月份的四川有多麼可怕,直到軍營中發現了第一個生病的士兵。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四萬蒙古騎兵的軍營中人口密集,雖然不至於摩肩接踵,但是通風問題肯定不如北方。不過多久,瘟疫便籠罩了整個軍營。在外行軍,醫療設備的配備可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優越,很多人病倒在圍城之戰上。四月的大雨下個不停,20幾天的折磨早已讓士兵的氣勢一落千丈。此時的王堅很樂觀,但是蒙哥再也熬不住了。

被“爆頭”的蒙哥

此時雙方陣營明顯兩種態度。守城的將士精神飽滿鬥志昂揚,而城外圍城士兵卻士氣低落垂頭喪氣。蒙哥軍中將領提出建議,對於這樣的小城我們不如先行放棄,去與忽必烈接應拿下臨安,待一切功成在回來討伐小城便輕鬆很多。"棄城止損"的建議十分中肯,如果蒙哥聽了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但是也就沒有我們知曉的釣魚城存在了。此時的蒙哥腦袋裡只想著一件事——我就不信盤不下它。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在蒙哥的指揮下,蒙軍在五六月間多次發起攻城戰,但都以失敗而告終。王堅在任五年,對城池的修復與加固都在此時得到了回報。蒙軍損失慘重的進入了更悲慘的七月。天府之國不僅物產豐盈,雨水更豐沛,這可害苦了蒙哥,七月的幾次攻城損失更甚。大半年的圍攻加上數次攻城,蒙哥顯然不願放棄之前的所有努力,對於耳邊謀士的聲音也採取了避而不談的策略。但是,王堅並不會給蒙哥太多的思考時間,該出手時要出手。

七月中正常圍城的一天,只聽蒙哥軍中砰砰兩聲巨響,所有人都出來圍觀。原來是從釣魚城發射出來兩條大魚。此時魚味是否鮮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堅在想什麼?還沒等蒙軍反應過來時,王堅又做出了下一步動作,竟從城中飛射出數百張麵餅。此時的蒙哥心中一定萬馬奔騰,圍城的風餐露宿,被圍的卻錦衣玉食。到底存了多少糧食來支持王堅的狂傲?不行,必須不計一切代價攻城。必須。但是蒙哥忽略了一個問題,自古川的漢子多豪傑,面對存亡大計,川地人們從未有過絲毫疏忽,而此次也是如此。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1259年7月,蒙軍為了洗刷屈辱再次攻城。主將披甲掛帥往往能激勵士氣,這是不爭的事實,而王堅與蒙哥都是如此。七月二十一日,蒙哥親自上陣為部下擂鼓諸位,但不幸被王堅發現了位置所在,一支流矢直接爆頭,一代天驕就此隕落。蒙哥殞身之時,想必一定很後悔對如此小城存有執念。

南宋將領的最後自救

四川在蒙軍的鐵蹄之下滿目瘡痍,為了抗拒蒙軍屬實做了一番戰前準備。從1240年開始,宋理宗為了對四川的敗事有所挽回,將餘玠派往。1242年冉璡﹑冉璞主持修築釣魚城,1254年,王堅來到此處。蒙哥大軍進川時,王堅守城將領不過兩萬餘,在蒙古的圍困之下不僅堅持數月未見動搖,更是使蒙哥汗陣亡。事情一如所想,在忽必烈滅亡南宋之後,這個小城已經不足以堅守,在忽必烈答應不傷害城中百姓時,守城30餘將士帶著南宋將領的隨後驕傲全部於城牆自刎。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宋史》記載:"卒築青居、大獲、釣魚、雲頂、天生凡十餘城,皆因山為壘"。餘玠上任四川時,四川經過戰火的洗禮毫無抵抗能力。而餘玠在四川利用山地形勢修城築寨,使各個城池之間能夠有所配合,儼然形成了"依山傍水"的天然屏障,其中釣魚城更是佼佼者。《合州志》記載,釣魚城三面由嘉陵江、渠江、涪江環繞,其餘一面環山,地勢極其陡峭。否則冉璡﹑冉璞將城池修得再險要也無法抵擋數倍於己方的蒙軍。城內有大小泉眼九十二處,城內生活用水方面完全不用有絲毫顧慮,所以王堅上任5年,可能是早有先見之明,從上任到蒙哥兵臨城下只幹了兩件事。一個是屯糧食,另一個就是反覆修城牆。"哪裡不行修哪裡"可能不過如此。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當然,想要大戰勝利,必須天時地利與人和全部佔其。此時的釣魚城地利人和具備,天時呢?無巧不成書,釣魚城之所以能夠修建,就是因為佔據了天時。當時恰逢蒙古內部發生矛盾,大汗去世,新任蒙汗還為敲定,否則也不會給南宋如此大的空閒時間修築以釣魚城為首的防禦系統。蒙軍的內部矛盾並沒有因為蒙哥走馬上任而消除。蒙哥帶著遺憾死去之後,忽必烈及兀良合臺立刻撤軍為爭奪汗位做準備,蒙軍從歐亞各地紛紛撤軍,釣魚城因此被稱為"上帝折鞭處"。

上帝之鞭的折戟之戰,孤城堅守二十年,為南宋延續國柞

1259年蒙哥去世,1279年南宋滅亡,南宋國祚又延續了20年皆歸功於釣魚城的守衛勝利。這一戰蒙軍進入低潮期,宋蒙格局完全改變。蒙哥性格剛烈,在他的統治之下,蒙古掠奪濫殺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忽必烈卻極嚮往漢文化,這在忽必烈登上汗位推行漢化政策就足以看出。如果蒙哥攻破釣魚城,致使忽必烈沒能登上歷史舞臺,歷史必然會被改寫。對國內如此,對於國外亦然。在蒙哥徵兵南宋時,曾讓旭烈兀再次西征。而蒙哥汗去世前夕,阿拉伯半島北方大部淪陷。蒙哥汗去世的消息傳出的時候,退兵爭奪汗位的當然不僅僅是忽必烈,也有西征的旭烈兀。旭烈兀在中亞留下的部分蒙軍失去了大部主力之後,也於埃及戰敗而歸。

結語

一塊飛石,蒙哥隕落,在無意之中改變了蒙古征服世界的進程,為南宋延續國柞二十年。一座小城,"上帝之鞭"折戟。在忽必烈的諾言之下,守軍開城投降,守城將領全部自刎殉國。或許一切都是上天註定,在先後36年時間裡,釣魚城一己之力抵擋了蒙軍數次,在讚頌釣魚城之戰的同時,更應讚頌的是守軍保家衛國的勇氣與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