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厉害的人,必须“洞见”的几件事

成为更厉害的人,必须“洞见”的几件事


01

你所谓的“过不好”都源于认知限制

认知是一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大城市的孩子怎么看待庄稼地?一个人失业了,他怎么看待这段经历?人工智能时代,你怎么看待它会给你带来的改变?


成为更厉害的人,必须“洞见”的几件事


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行动决定了结果,反过来,结果也会再次调整认知。

樊登老师在讲书时提到过:他在打车时候,跟一个司机聊天说到孩子,司机说他基本没管过孩子,樊登老师很着急说: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父母的语言对他很重要。对方回说:那么小的孩子知道啥呀,说啥都不懂。此时,他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有的人如饥似渴的读书,有的人说读书没用,又不能变现。这就是认知的不同,你脑子里的东西他体会不到。


1、认知很难说清楚,不过他的表现形式却能体会出来。

认知是一种视角,认知丰富的人,一定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认知是对于价值的判断,面对事务决策时,总能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比如买房子时,选择职业发展时,总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认知是对结果的态度,当人们在面对失败时,有的人失望沮丧,而有的人平静坦然,心态背后是认知的不同。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有认知。

你可能会说,还有学历,财富的差异啊,是的,那些都是认知的基础。所有可见的区别都只是作为资源被认知所用。


成为更厉害的人,必须“洞见”的几件事


3、我们已然知道认知的重要性,那我们是否要锻炼自己的认知呢?

如何锻炼呢?我们来看一下认知闭环。


成为更厉害的人,必须“洞见”的几件事


第一步,选择已被验证的认知,学习之。

这是个学习知识的过程,关键要选择值得学习的认知,就是已被广泛验证过的科学方法以及技巧等,被验证过的认知,在自己身上发挥作用的概率才会大一些。比如演讲和写作的技巧,有很多牛人的课程,学习可快速提升自身的认知


第二步,自己践行,验证认知。

知识学到了不证明是自己的了,只有经过自己践行所获得体验,才能形成新的认知。比如,番茄工作法,在很早之前我就知道这个时间管理的好工具,可是没有实际有意识的应用过。最近我特意应用,高效专注半小时,才发现原来很多学习的情况下,我会随着当时冒出的新想法而走神。突然悟出,很多东西我都知道,可是没用过真的不是自己的东西!


第三步,从践行的结果中,调整迭代认知。

践行过程带来反馈,反馈则可以带来迭代认知的机会。不断修补、完善,逐步形成自己风格的新认知。


不断循环,重复这一过程。认知是个没有极限,只有层级的东西,认知到了,视野就大了,格局就大了,所要做的事也就大了。就像不断旋转的三叶草。每转一圈都会带来新的升级。


02

逆袭,普通人的自我超越

逆袭,代表一种反差:

在起点和基础并不高的情况下,结果却有了很大好的发展。比如,马云老师,家族一般,毕业学校也不高大上,而他创建的阿里巴巴,成了有名的富豪,这就是逆袭。再比如,北大的一名保安考上了研究生,从此,过上了白领的生活,比之前保安时候工资高几十倍,这也是逆袭。


我们每个人都有逆袭的机会,当然要想获得平常人达不到的逆袭,也需要付出平常人付不出的努力。投资自己,把一切做到极致!


这里我们聊聊剽悍一只猫的故事:

学习圈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他,或看过他的文章,或听过他的课,非常厉害,看人看事非常透彻。而他出身农村,完全无背景,只是靠自己打拼做到了逆袭。为了学习,他自己花了几万块钱买书,培训花了不少钱,为了接触到牛人,在各个平台上约人聊天学习。在他还不出名时,他还制定了一个一年采访一百个人的计划,他是如何结识原来并不在一个层级的大咖们的?他有三招:进入一些圈子和社群,或者成为学员;通过付费咨询认识牛人;软磨硬泡,坚持不懈。在他眼里,生存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他关注的,只是未来的愿景。


越来越多的人期待短期获益,而能够逆袭的人,往往在逆向做长线投资。目光炯炯,因为心有定见;脚踏实地,因为眼中有目标。


03

远离盲目转型

1、别以为跳槽就好了

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前的工作,想着发现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想着离职或转型。在学生涯前,我也是如此的想的,可后来我发现,不是我不适合,而是有诸多其他原因。


成为更厉害的人,必须“洞见”的几件事


职业能力不足的逃避:

如果业务能力缺乏,自然得不到期待的回报,屡屡受挫的感觉会让他们心生逃避。也有些人就是希望通过转型来“碰运气”,或许有这么一个职业,一旦做起来,就能很开心的发挥天赋了。于是陷入无尽的寻找中。


人际关系问题:

在工作中,与领导或同事的关系紧张,心情不好,人际关系危机产生逃避思想。


职业倦怠:

在一个领域做了十年左右,专业能力需要提升的地方都已经提升,职位晋升、收入增加这些价值回报又不大可能有太多增长,对于职业未来不甘心就此停滞,倦怠就会出现。


以上这些职业转型,都是因为能力不足、兴趣不在、遇到障碍等原因,而生出的逃避想法。从个人来说,并不是一定要转型,而是对于当下的问题没有更多好的解决方法。不过转型成本要考虑好,别刚出龙潭,又入虎穴才好。


2、先锋保持现象:成功具有惯性

“先锋保持现象”能够从一个领域的先锋状态进行生涯转型,方为最佳转型方式,他们会在不同领域持续保持先锋姿态。因为他们在成为第一个先锋时所积累下来的能力、资源、认知、信心等,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做出迁移。


这就是有些人,在一个领域做的很好,再做别的领域依然能够达到行业巅峰,成功有了惯性。如果一个人在最初的领域里没有发展到行业先锋,尚未积累足够的能力,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在进行职业方向的探索,那就有可能会出现对于新方向除了有喜欢的感觉,似乎也没什么优势,并不知道新方向是否适合自己等问题。


如何让一段转型更有价值,一定是要超越生存本身的,只是为了收入而跳转,缺乏价值,不是一个好策略。收入只是一种副产品,有能力,有价值,收入自然会提升。


刚开始看完此书时,回味要怎样来写读书笔记,想不到有怎样的想法,后来开始细细品味其中章节,咂摸出了很多味道和营养。感慨写读书笔记确实很有必要,输出了才是自己的,否则也只是经过了你的眼睛,入不了你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