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先生的《活着》除了透露生活的艰辛悲苦和无奈之外还有什么?

穆马


活下去就要承受一切,承受是为了承袭,人类因此才生生不息。除此之外,小说还有很大的文学价值。

一、构思

这个小说是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形象开始构思的,余华说,他是先有一个在阳光下面耕田,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皱纹里面布满了泥土的老人的形象,才有了“活着”这样的标题。

他要让老人成为一个孤独的见证,就有了家破人亡的这个经历。这个经历的开头可以说是自食其果,但是后半部分,这完全是天不眷恋了。福贵的经历是有意夸张的,一个家庭当然不可能集中经历那么多接踵而至、不断的悲苦的死亡。

余华不是要表达福贵年轻时候作孽带来的因果报应,这样的认识就太简单了,他要强调,生命其实是承受力,活下来就要承受时间的标记,时间是无情的。他要用这样的承受力来感动我们。

福贵这个形象太突出了。余华不是要写经过岁月以后的云淡风轻,他是要写伤痕都刻在老人的身上。他要这样来写高尚和强大,这是这部小说的感染力经久不衰的原因。

二、结构

小说采用了一个套装的结构。

下乡采风的那个县文化馆的创作员,见到哄老牛犁地的福贵,这个小说里头就让县文化馆那个创作员的“我”来听老人的讲述,讲述中间有中断。

这个结构看起来很笨,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结构,只有老人的讲述,就会缺少一个看老人的视角。这个视角不仅看到阳光下面老人和牛一样黑的那个脊背,也看到老人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嵌满了泥土,就好像布满田间的小道,就会看到这个福贵用他那粗糙的手指擦去脸上的眼泪,就像轻松地弹去他身上的稻草。

这个文化馆创作员的“我”和老人的关系,就突出了“活着”这个意象的画面感。

三、含蓄

小说写一个接一个的死,都没有哭天喊地,悲伤都写得很节制,很含蓄。在余华的小说里头写温情的目的,好像都是为了表达随后到来的苦痛。他喜欢海涅的一句话,海涅说:“死亡就是凉爽的夜晚。”在他笔下,死亡总是很轻易就来到了,这可能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余华说他家后来就搬到了医院里去,他家住的门对面就是太平间,他说他小时候会搬个小板凳,就坐在那儿看,看太平间前面的哭天喊地。夏天天热的时候,还会睡到太平间那个水泥床上去,他说那个水泥床上面很凉快。在这个小说里头,死亡表达的都是福贵的朴素面对,它表达的其实是人生的无法抗拒,这其实是余华对存在本身的一种思考。

四、朴素

小说中间的福贵都是娓娓道来,波澜不惊,他讲了一个悲惨到底的故事,但余华的写作方法和莫言是不一样的,莫言的写作往往是一写起来就一泻如注,余华就写得很慢,他好像是一个一个句子地寻找表达的魅力。

福贵的讲述中间也用了一些朴素生动的语言,比如说他比喻嫖妓和赌博,他说,嫖妓只是为了轻松一下,就像水喝多了要去方便一下一样,说白了就是撒尿;赌博只要靠一双眼睛和一双手,眼睛要练成爪子一样,手要像泥鳅一样滑。这也是小说最有感染力之处。


牧歌微读


有历史。有感悟。有人性。

先说历史。

我们读历史书,往往很难读下去。一大串的年代数字,一大串平铺直叙、陌生的甚至是生僻的、拗口的人物名称、地点、事情的介绍、说明、讲解文字;文字原本就是抽象的,而关于历史的文字,抽象得连骨架都谈不上,没有血肉,缺乏鲜活。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除了透露生活的艰辛悲苦和无奈之外,更通过个人和家庭将那几十年的历史活脱脱地呈现出来,让读者更深刻的了解、理解历史。就像《平凡的世界》,你从文字表面读到的是围绕孙少平一家发生的那些人和事,但其实在你面前铺陈开的是一幅改革开放前后陕西农村的历史画卷。

小说并不能呈现历史原貌,但可以真实还原历史一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文字对于历史的触摸更准确、更真实。我们知道胡适先生说过一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大家明白这话充满哲理。历史是谁来书写的,就会站在谁的角度。这既不是秘密也没什么可争辩的。

但小说不同。虽然小说人物可能是虚构的,但背后依托的历史却可能无比真实。那些在历史上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文学著作,正是由于管窥了历史的影子,而更有文学价值。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整个的行文就是紧扣着历史脉搏。直到今天我们读《巴黎圣母院》,几乎也是带着几分想要了解法国历史的目的去的 。

再说感悟。

老话说,三穷三富活到老。一个人来到人世,如果这一生如一碗白开水,其实也是无趣的;但像福贵的人生那样过于悲催也是种灾难。真正的人生应该感受到酸甜苦辣。如一名徒步的行者,一生就是在起点出发后一路寻找终点的过程。这过程中有桃花源、有花果山、有山路崎岖、有沙漠荒野、有苍茫群山、有广阔大海……每迈出一步,都留下深深地足印。这足印,就是人生感悟。《活着》里的那些人生感悟正是因为极端,才更强烈震撼读者的心灵。由于这震撼,记忆才更深刻。越是有人生经历的人看《活着》,越容易触发感动。这,就是一本好书带来的感悟共鸣吧。

最后说人性。

不得不说,余华把人性看得太过透彻,透彻到看他的《活着》,我们会一再想起这句话:

世上只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太阳和人性。

当人性不带有任何包装和掩护下,赤裸裸地呈现时,很少有人敢直视的。大家对这本书如此熟悉,我不想粘贴或叙述书中描写人性的章节。我记得当初看《活着》,看到富贵的儿子是如何死掉的;我觉得喉咙发堵,想对天咆哮;我也深深忏悔,无法改变这种历史沿袭下来的人性中的种种不堪。

我写这些文字时,是一气呵成的,不会去翻看《活着》原著,虽然这书就在我身后的书架上;我写这些文字时,往往又是欲言又止的,如果深一步带有过多的思想内容,就容易变得敏感而不易刊发;而且也会让自己的情绪很长时间难以平复。

所以,我浅尝辄止地写了这么一点,总觉得收尾这篇文字时,仓促得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蓝日


余华的小说《活着》影响非常大,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描述了生活本身。”

无论文中死了多少人,无论福贵经历了多少悲苦,在我读来都是真实可信的,余华的伟大在于,把非常残酷的故事用平淡质朴的笔调娓娓道来。

那样的动乱年代,死亡仿佛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福贵的堕落与觉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发生的。《活着》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命运面前,人类就是可怜的蝼蚁,根本无力改变自己的不幸。福贵其实早就“死了”,他晚年看似幸福的平静生活其实是幻影,就像水泡似的。脆弱、无奈、悲哀。

《活着》最后福贵的结局不是福贵自己选择的,是历史和社会强加给他的,他只能默默承受,否则就是死。但目睹无数亲人的死亡之后,福贵早就绝望认命了,麻木不仁地活下去似乎更妥当。与世无争,安安静静地等待死亡降临。

如今的社会又怎样呢?在我的记忆里,农村还是很贫穷的,物质上、精神上,都很荒凉。挣扎在温饱线上。没有什么诗意,至少在我小时候,我看不到也不懂什么叫诗意,大多数人就是像《活着》一样活着。






一生有艾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眼泪而使得他们浪费自己的感情和金钱的,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有心情看这本书,直到前天自己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着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凌木随文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毕淑敏曾说:“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你的人生规定一个意义”。从小不学无术的福贵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人生的意义。但是当他在每一次的“苦难”之后都活了下来,过完一生后显然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意义。他是那个时代的生活里万千苦难者中平凡的个体,但他在苦难中练就的承受力、豁达乐观的生命力却让他的人生因“活着”有那么一点不平凡。

五十年,从短暂的地主生活的颓废,颓废到一无所有并气死父亲后慢慢开始真实的生活,一辈子有这样的妻子,即提现了中国妇女传统美德及封建守旧对女性的残忍,真是祖上修的最大福气。再从内战到土改,大炼钢铁和文革,唯一缺的就是旧中国地主家庭对教育的重视没有提现。悲剧不止是命运的多舛,很多时候真实世界都是这样的会打断所有美好的发展曲线。能比富贵还惨的确实不好找,也如他自己说的觉得可悲但又实在。

所以不要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19慕寒


我唯一读过的小说就是余华先生的《活着》。读完后的我心情深沉,感触颇深。

活着,在我们通常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无论现实中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或是无可奉告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或被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实的我们来讲可能毫发无伤。告诉我,谁没有一段失恋的痛苦,或者有某个伤疤,这些伤疤最初是如此鲜血淋漓的,后来都被时间愈合。

记得有那样一句话: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






最新最快的娱乐资讯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余华家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

作品中死亡的重复发生,除了福贵的父亲、母亲、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无不处于偶然:儿子友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最后福贵所有的亲人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并且是那样乐观豁达地活着,完全出乎人的意料。小说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余华用类似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云薹殿下


《活着》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名叫福贵的男人是如何从家财万贯到一贫如洗的悲惨生活。福贵的前半生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富家公子,从小不学无术,迷恋嫖和赌,最后因赌博败光家产后,浪子回头,却没能潇洒转身,后半生被接二连三的苦难打击着,家人一个个先他而去,最终福贵只能孤独终老。福贵的故事很是悲惨,悲惨地简直看不到一点希望,那为什么《活着》这本书却能够给这么多读者前进的力量呢?

作者通过福贵这个悲惨到极点的人,通过福贵对自己这个悲惨人生的积极态度,来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对命运产生对抗,对悲惨生活的对抗。这就是为什么《活着》这本书能给这么多人力量的原因,它太真实,而我们欠缺的,就是这种残酷地真实。

本书作者是著名当代作家余华,他曾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同鲁迅一样,最后选择弃医从文,余华更是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他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地接近真实。”正是这种真实,使得余华早期小说以血腥,暴力,死亡,人性之恶为主,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面,从而使作品更加地能刺痛到读者的心。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活着》,正如书里作者自序中的解释,作为一个词语,“活着”二字充满了力量,但这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书中讲述了两个重点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福贵因赌博从一个富家子弟变得一无所有,贫穷后的福贵一心想让家人过得更好,可是在命运的安排下,福贵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但福贵最终仍选择了顽强地活着。第二个重点内容就是福贵对抗命运的力量,从而引出家人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福贵之所以可以顽强地对抗着命运,从一个一无是处的败家子变得有所担当,正是因为福贵这些家人不离不弃的陪伴,而守护家人也变成了福贵一切奋斗的意义。人生在世总不会一帆风顺,可能在某个时刻,我们无法活得很体面,无法活出尊严,甚至你觉得这个坎可能就过不去了,但是至少我们还有家人的陪伴,这就够了,不是吗?

文章最后告诉我们的是,人生世事无常,祸福相依,我们总要继续走下去。

不管是余华作品《活着》中的主角福贵,还是现实中令余华感动的那位老黑奴。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或者说他们最大的苦难,就是家人一个个先他们而去,最终只留他们一个人孤独的活着。

家人的离去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难承受的困难,这是因为,再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家人更加重要。


石牌兜


余华(1960年4月3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活着》这部作品中的自序可以阐明:“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一位富家少爷,好色、嗜赌如命,在青楼里为了和龙二一比高低,不惜亲手打自己已怀孕的妻子家珍,更恶劣的是福贵从赢来的钱里面抓出一把给了青楼里两个伙计,让他们把家珍拖出去。他女人家珍的肚子里还有他的儿子有庆,有庆后来为县长夫人献血被抽死了。

  家珍怀着几个多月的有庆,晚上走了十多里的夜路,回到了福贵的家里。余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到:“家珍那天晚上走了十多里夜路回到了我家。她一个孤身女人,又怀着七个多月的有庆,一路上到处都是狗吠,下过一场大雨的路又坑坑洼洼。 ”读到这里心中满是气愤,一个男人整天不务正业,吃、喝、嫖、赌,自己的妻子怀着身孕到赌场劝诫还是不听,一个男人失去了道义,失去了胸怀,失去了为人父的责任心,便如行尸走肉一般。

  家珍走后,福贵把家产输了个干净,福贵输的不仅仅是家产,而且还输掉了自己,输掉了自己作为父亲的担当,作为丈夫的气概。福贵活在别人对他的看法中,他没有为自己的生命而活。人的生命本来就是弱小的,一旦有烈火的烧灼便顷刻间化为乌有。既然生命如此凌弱,何故在“活”的生涯中添加诸多虚荣,不幸。

  书中写到“家珍那天晚上被拖走后,我就开始倒霉了,连着输了好几把,眼看着桌上小山坡一样堆起的钱,像洗脚水倒了出去。”

  龙二嘿嘿笑个不停,那张脸都快笑烂了。那次我一直赌到天亮,赌得我头晕眼花,胃里直往嘴上冒臭气。最后一把我压上了平生最大的赌注,用唾沫洗洗手,心想千秋功业全在此一掷了。”龙二嘿嘿一笑福贵便知道什么原因了,龙二给福贵下了一个套就等着福贵往套里跳。

  福贵将自己的家产输给龙二,福贵家败落不久后他的父亲便去世了,剩下了福贵的母亲,有庆,凤霞,家珍。

  福贵拿着银元来到成里找大夫为母亲治病,不料被国民党大兵抓了去当了壮丁,福贵在行军途中结识了老全,春生。他在战场上看到了一个接一个倒下的士兵,看到了枪林弹雨,最后老全被子弹击中牺牲了,福贵结实的朋友只剩下了春生,春生后来当了县长,县长没当多久便自杀了。

  福贵没到家之前,母亲去世。因为劳累家珍得了病,一直到凤霞和万二喜结婚后家珍去世。家珍没去世前家里还有五亩地,这五亩地是原先租龙二的五亩地,这五亩地也是福贵自家的五亩地。共产党没收了龙二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龙二因为生气不认账,经常吓唬那些佃户,被政府抓了去说他是恶霸地主,最后被政府枪毙了。我想若是福贵此时还是地主枪毙的便是福贵,就不是龙二了。

  有庆因为校长捐血,被医生抽死,校长是春生的夫人,这时春生是县长。凤霞因生苦根时大出血也去世了,万二喜在干活时被水泥板挤扁了挤的连一根骨头都找不到了。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

  在福贵的手里埋下了:有庆,家珍,凤霞,万二喜,苦根。

  一个家族被福贵亲手败落,一个家庭的“活”被福贵埋在土里。此刻,只剩下了福贵自己。

  余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到:“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

  福贵拿着自己攒的钱到城里买了一头别人要杀掉的老牛,福贵给这头老牛取名为福贵。

  福贵在耕地是嘴里时不时地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福贵将自己的一生经历和家庭变故讲述给了作者,福贵的一生展现了人为什么而活,如何去活,“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与当下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余华老师并没有煽情,每次我读到痛处,心里总会感到难受,一个家庭因为诸多原因变得那样悲惨,这样的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

  我也经常想活着是什么,有人也经常问我什么是活着:

  其一:生就是活,生活便是活着,让生命迎接未来。生是生命,活便是生命的意义。

  其二:为什么而活,如何去活。要活的有价值,活的有责任,活的要平淡,活的有情怀。

  其三:要让“活”更加充实,让“活”读读书,戒掉浮躁,让“活”过得淡薄,不要沾染恶习。

  在余华老师的笔下单纯的富家少爷福贵在经过战乱,家庭变故后依然坚强,尤其是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个灾难给每个人所带来的无名的苦难。在这个艰难的时期的福贵不甘于落寞,依然买了一头老牛耕田,自己继续活着,并不像刘春生县长在受过红卫兵的迫害后自杀这样软弱。在这里我其实很佩服晚年的福贵。

  《活着》这部书让我想起了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最后我用余华老师在《活着》这部作品中的一段话来结尾:“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







今古杂坛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以前嫖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杯具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应对自己的过去能够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己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庆幸自己以前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无遗憾!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潜质,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取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那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完美,而是对一切事物明白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们此刻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能够透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  

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