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莫言、余华、贾平凹等当代作家是否已经超越了鲁迅、老舍、沈从文?

julie_fz71

文科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鲁迅,老舍,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三位小说家,其中老舍先生在当代文学史上还留下了杰出的戏剧作品。莫言,余华,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要比较二者的高低,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艺术成就。实事求是地讲,当代作家的艺术成就总体高于现代作家。鲁迅等现代作家,处于白话文的初步推广期,也是现代小说的初创期。他们的作品,从题材上来看,主要是知识分子题材和农村题材,老舍先生则为都市平民题材。相比而言,当代作家在题材的涉及范围方面,已远远超出现代作家,但莫言等三位小说家,仍局限于知识分子和农民。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现代作家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其中鲁迅有一些现代主义特征,沈从文先生有浪漫主义情怀。而莫言等三位当代小说家,正值改革开放,西风东渐,他们大量学习,吸收,甚至模仿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艺术表现手法远比鲁迅他们丰富多样。从语言的成熟来看,鲁迅等三位现代作家都是语言大师,莫言余华贾平凹也各具特色,应该说,都不错。不过从阅读的舒适感来说,当代作家的更加容易接受。

二是社会影响。不论哪个流派的文艺理论,都不能否认文学作品的社会性。这是文字传播的必然产物。鲁迅等现代作家,经过历史的洗礼,在语文教学的推动下,其社会影响力十分巨大。今天,只要读过初中的民众,都知道鲁迅老舍沈从文。而莫言等三位小说家,尽管也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但尚未盖棺定论,所以目前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如鲁迅等人。

在文学史的长河里,大浪淘沙。有些作家可能领一时风骚,但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沉默。有的作家可能一时默默无闻,但在时间的长河里,水落石出。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转折期,究竟谁能被后世记住,谁的作品能流传千古,至今没有答案。在时间面前,胜负不一定取决于人。


江南俗士1

作家何必排座次

文/大悔忆智冰

莫言、余华、贾平凹等当代作家是否已经超越了鲁迅、老舍、沈从文?

对不起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不明智,是那些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路。

首先,给作家排座次是非常世俗的行为,不仅鲁迅、老舍、沈从文会嗤之以鼻,莫言、余华、贾平凹也会皱眉。如果非要排座次,则作家的座次,是要由上千年的时间来排的。有些作家非常先锋前卫,如杜甫生命至上和人与大自然契合才能活得最好的人文主义和绿色理念,在今天也是先锋前卫的!

其次,莫言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拿来,创造了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余华、贾平凹对于人生、社会和人性都有一些鲁迅那样深刻的思考,但不够全面,鲁迅是看见了中国人所有的恶,沈从文是看见了中国人所有的善,老舍是看见了中国人所有的无奈的。

第三,莫言、余华、贾平凹的文化意义,不及鲁迅、沈从文、老舍。

九斤老太未必事事处处没有道理。

大家不是崇拜马克思吗?

马克思认为:希腊艺术和史诗,魅力是永恒的,从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这很好理解,无论文化如何发达,中国人、外国人,永远无法再写出天真烂漫的天籁一般的《诗经》,意象派诗歌领军人物埃兹拉·庞德先生说:“中国的《诗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现在无论多么伟大的诗人,写不过那些口吟诗歌的。

鲁迅、沈从文、老舍,是农耕时代的作家,他们的淳朴,莫言、余华、贾平凹不会再有。


大悔忆智冰

玩弄文字的能力或许还可以,但是思想格局、人格魅力,对社会的贡献,绝对比不上。鲁迅是救民救国、冷面热心的铁血斗士,老舍是忧国忧民、高贵不可凌辱的贵族大师,沈从文是至真至纯、散淡如水的艺术大师。前边那三位,功利心有些重,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难免有些,俗。


叶正央

读了一下别人的回答,实话实说,偏激的多,客观的少。

为什么有人说当代作家的作口根本不可能超越那一代的作家呢?是社会在退步,还是文代在退步?首先我们得明白,老一代的作家的确都很厉害,水平很高,都是大师级别的,这个不容置疑。今天的莫言,余华,贾平凹难道都距离大师很远吗?事实并不如此。只因为他们都还健在,俗话说的“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也叫人产生敬畏,仰望是怎么来的?

汪国真说过“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真没有吗?并不是,只是见得多了并不以为美。不少人几千里的跑到新疆,青海,西藏,去寻找,那里固然有那里的美,如果说大漠落日是美,雪山大湖是美,那么繁华和富庶也是一种美,小桥流水不美吗?

泰山有泰山的美,华山有华山的美,青海湖有青海湖的美,富春江有富春江的美。不能厚此薄彼,盲目的厚古薄今。就像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一样,国外有发达的国家,有贫穷的国家,有社会秩序良好的,也有混乱与战争的,就是美国也并不样样都比中国好。

鲁迅先生的位置没有人可以动摇,他是民族的英雄,是需要我们仰望的,但是你以为莫言,余华,贾平凹就不需要仰望吗?你真的以为自己胡乱码几个字就能超越他们了吗?如果那样想,可真是笑话了。

鲁讯,老舍,沈从文是他们那个时代最好的,同样,莫言余华贾平凹也是这个进代最好的,脱离了时代背景去比较大师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

当年文学在国家是怎么样的存在?当年的作家是怎样的形象和地位?现在呢?文学早已经边缘化了,现在不是要救亡图存,而是发展经济。一切精神产品的创造都退让了,文学还神圣吗?就像当今的老师,在如今的时代,老师跟街上的清洁工一样,都是一份工作,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早二十年三十年一个老师会被整个村子里的老少尊敬,如今也就是张三李四而已。

再说译介这块,同样是大师,在国外当代作家的作品无论是翻译的数量还是在国外的影响力都大大提高了,增强了,你能说那些国外人的眼光都是那么差?当然这也不排除当年国力弱,没有人关注,如今国家强大了,关注重视的也多了。

再说,鲁迅他们在白话文这一块那是初创期,你见过什么东西初创期就完美无缺的吗?后来者在各个方面都在完善。举个例子,孙武是个军事家,他非常厉害,但是放到现今的战场环境下,他领一队装备一样的队伍未必能赢得过我们的一个实战师将领,原因在于现在有各种战例可供学习,各种武器,包括教学模拟比他那个时代先进了太多。

文学创作虽然是个体行为,但是他们的阅读,吸收,借鉴等肯定都在不断的完善中,所以一味的排斥当代作家不是很客观的作法。

如果说鲁迅老舍沈从文是三座高耸的大山,那后来的三位一定是爬山的探险家,站在前者的肩上,这应该是客观的,也是符合事实的。


天涯人笑

客观说,从鲁迅、老舍、沈从文之后,中国文学一落千丈,莫言、余华、贾平凹这些人,都不再有社会使命感,写不出有力量的文章,论才华,都不如王朔,但王朔并不好好写文章,只是在玩文学。现在,在教育部的主导下,老一辈文学家的作品,从课本中不断减少,消失,让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从最初接触文学,感觉就是错的。现在的文学,应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低谷。不仅文学,所有高雅艺术,在目前的中国,都是靠边站的,国家应让真正懂高雅艺术的人出来,振兴中国的高雅艺术,这是中国走上发达国家之路,必须经过的一个门槛。


cwdno1

差距太大了,莫言、余华、贾平凹都称不上世界一流作家,而鲁迅则是世界顶尖作家,老舍、沈从文也都只相差一点,和这些作家文豪比,莫言等人差距还有好多。

同时贾平凹太高产了,高产一定有问题,作品是需要积累的,需要沉淀的,两三年一部长篇小说,这个要深刻反思。

余华则是越写越不如以前,而且他是一个文化自信度不够的作家,虽然有些作品真的不错,但是也暴露余华很多问题 ,比如对待文革的态度,写作的处理等等。


书未尽道路难绝

我也客观的回答,如果说到作品的发行量,赚取到的稿费、写出作品的字数,那莫言、余华、贾平凹,比起前辈鲁迅、老舍和沈从文,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说到作品,无论语言、故事、情节、背景、艺术水准等所有的综合程度,与莫言、余华、贾平凹三位仅仅只是创作技艺高不同,鲁迅、老舍和沈从文三人,那几乎是分别开创了一个白话文体系。

书好不好,读一遍,就知道了。分别阅读六人作品,相信,只要你不反感阅读,会得出,跟我一样的结论。

只能说莫言、余华、贾平凹是成熟的技巧很高的作家,而鲁迅、老舍和沈从文才是开创性的大家。


董江波

客观的说,不可以这样比较。

作家就如一朵朵争奇斗艳的花朵,只有最喜欢的,而不可能有最漂亮的。牡丹热情奔放,荷花淡雅幽香,梅花傲雪凌霜。。。没有哪一种是最漂亮的花,只有欣赏者最喜欢的花。作家的作品,犹如一朵朵思想之花,带给我们种种不一样的心灵感应,不一样的精神体验,不一样的灵魂之遇。


作家如果非得比较的话,只能比较产量和发行量,这些量化的标准,可以大致上从侧面衡量一个作家对读者的影响力大小。这也是事出无奈的无奈之举,因为现在修真,玄幻,穿越,之类的文字传播量绝对超越任何一部纯正的严肃文学作品。

作家和作家的作品,很难用量化标准去衡量优劣。曹雪芹一部《红楼梦》,虽然产量少,而流传宽广度和流传持久度,都是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巍峨文学高山。这又是一种评判方式。


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因为文学作品复杂性和隐蔽性以及对社会影响的多面性,决定了对它的评价也具有举一漏万的不客观性。而武术就以击败为目的,容易一分高下,一决雌雄。

鲁迅等老一辈文学艺术家,可能在民族精神上考虑多一点;而后面一代可能在追求自我个人精神上追求多一点。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感悟结晶,需要我们去仔细回味和认真思考。


哥不猜想

这个问题本身提的有点儿模糊,没有明确比较点是什么,所以就难以精准回答。如果从创作数量而论,莫言比鲁迅和沈从文要多;如果从对文学史的贡献而论,莫言、余华不及鲁迅。虽然莫言引进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写出了独具特色的几部文学作品,并因此获得诺奖,但与鲁迅享誉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化界旗手的称号相比,简直有云泥之别,本不在一个层级。

当然话又说回来,解放后的中国社会,朝气如旭日,国泰民安,不可能再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产生的气候和土壤,鲁迅那样的文豪在当代中国不会再出现了。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莫言和余华等当代大家也是大师级作家,至少莫言有这个资格。


山西的牧马河的春天

时代环境不同,包括作家对人性的批露都必须接受其规范的制约或影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各种学说都有其一席之地,确切的说我个人觉得与当时的国家状态有关,正如《大侠霍元甲》中霍元甲要开宗立派必须接受挑战包括《叶问2》其中的情节,因为在特定的大框架下个人是无法改变的,言的方面要谨慎,行的方面只有和大方向保持一致,这也是《中庸》中度的掌握是否合适,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常说一部作品写的很好,我个人感觉究其原因是它触摸到了人的真实内心情感和人发生了共振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