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調解執行走“雲端”新疆“智慧法院”更智慧了

新疆日報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適時“亮相”。

在線立案1411件,在線調解3763件,查詢被執行人各類賬戶81萬次,網上發放257筆共計2151萬元的執行款……2月3日至3月13日,新疆各級法院在線辦理案件數量快速增長,特別是網上開庭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525件。

新疆各級法院在實踐中大量實施網上立案、在線審判、線上調解、線上執行等,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審判調解執行同推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雲端”辦案數量快速增長

“這次開庭,我不僅省了幾千元的路費和住宿費,而且享受到快捷便利高效的司法服務!”2月27日,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首次通過“雲間庭審”系統開庭審理一起商標代理合同糾紛,當事人一方在海南省三亞市,另一方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庭審結束後,當事人劉某發出這樣的感慨。

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範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對全國法院推進在線訴訟全面動員,“雲立案”“雲調解”“雲審判”在各地快速鋪開。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依託“雲間庭審”系統,將庭審、調解及執行“搬上”互聯網,“隔空”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烏魯木齊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瑪依市等中級人民法院相繼出臺互聯網庭審的規範,互聯網庭審的案件越來越多;哈密市伊州區人民法院通過“雲間庭審”系統開展執行調解;和田地區兩級法院通過科技法庭進行刑事案件遠程提訊……截至2月21日,互聯網“雲審判”模式已覆蓋新疆159個法院。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信息技術處處長劉瓊認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檢驗了新疆各級法院近年來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的實效。

劉瓊表示,近年來,新疆各級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設為契機,藉助“互聯網 ”,不斷加大“智慧法院”建設步伐,借力信息化手段提升訴訟服務水平,“雲端”辦案模式在疫情期間成為司法服務的重要舉措。今後這種模式將成為常態,應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傾力滿足新形勢下人民群眾的多元化司法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全疆法院立足審判職能,用好用足“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多種信息化手段開展審判執行工作,依託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雲間庭審”系統、新疆移動微法院、新疆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為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網上庭審、在線調解、在線執行等訴訟服務,在依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的同時,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線上執行調解群眾滿意度高

2月21日,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鄧傑看到一本案卷卷皮上有“武漢”兩個字,急忙翻閱,原來是武漢某工程公司與新疆某酒店管理公司工程款合同糾紛一案,執行標的50餘萬元。

鄧傑想到,當時大家都在以各種形式馳援武漢。作為執行法院,是否可以開啟綠色通道,優先執行該案。

隨後,法院立即開啟綠色通道,優先辦理該案。

經與雙方當事人電話溝通,法官瞭解到武漢和新疆這兩家公司均受到疫情很大影響。

鄧傑告訴記者,依照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應對疫情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十二條意見》精神,這起案件可做執行和解工作。經法官多次線上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這樣的在線辦案模式既解了群眾的燃眉之急,又讓基層法院看到線上調解的便利性。

劉某與王某就撫養糾紛一案兩度訴至法院,疫情期間,經過法官線上耐心調解,雙方當事人最終自願達成調解協議,實現了案結事了。這也是阿克蘇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運用“新疆移動微法院·掌上法庭”成功調解的首例案件。

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院長陳立娟認為,“雲端”辦案實現了訴訟事務的便捷化辦理,讓群眾輕鬆接受司法服務,當事人“一次不用跑”解決糾紛成為可能,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法官辦案效率。實踐證明,線上開庭、調解、執行的實施,給個人、企業、法院節約大量時間、訴訟成本和司法資源。

線上司法服務將迎快速發展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敲響遠程辦案第一槌、烏市兩級法院首次開通網上繳納訴訟費、阿克蘇地區兩級法院線上調解群眾稱讚……疫情期間,一條條從手機上跳出來的新聞,讓格外關注疫情期間司法服務的新疆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白莉感觸良多。

“疫情之下,司法系統化被動為主動,不僅滿足了群眾司法需求,也讓公平與效率更為契合。”白莉說,全疆各地法院集體“雲端”辦案,在線服務全面開花。有不少老法官敲下了網上開庭第一槌,更有不少群眾第一次感受到了網絡訴訟的便利。這種網絡司法能力的快速提升,對新疆司法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智慧法院’建設為‘雲端’審判調解執行工作正常開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持,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烏魯木齊市受理案件量最多的新市區人民法院院長王斌對此深有體會。他說,疫情發生後,這種“雲端”辦案模式改變了他們以往的工作方式。法官們普遍接觸了在線辦案,在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司法服務的同時,也體會到其便利和高效。他表示,今後法院將進一步提高遠程視頻庭審案件適用率,探索科技助力審判的新模式,把“雲端”模式更好地應用於各類審判工作中;同時還將全面推動線上多元化糾紛解決平臺建設,真正方便當事人“一網解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隨著‘智慧法院’建設持續推進,法院在線辦案的體驗感、有效性將不斷優化提升,線上司法服務將迎來更快發展。”白莉說。(楊舒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