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用地最好不要佔村裡“便宜”,“三大風險”是主要原因

我們農民以前要是想幹點設施農業或是建個圈舍,土地審批就是個難題。現在國家政策放開了,農業設施不再需要建設用地審批程序了,農民只要和村裡協商就可以了。很多農民以為這是農民的春天來了,不用再審批建設用地,那麼設施農業和養殖業就不會受到限制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和大家說說,為什麼養殖設施不要佔村裡的便宜?三大風險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養豬場用地最好不要佔村裡“便宜”,“三大風險”是主要原因

第一大風險,政策風險

雖然國家的政策不會朝令夕改,但是我們農民自身一定要有預防政策性風險的意識。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不申請正規的養殖建設用地,那麼我們的養殖設施實際就是屬於臨時性建築。臨時性建築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簡單來說就是你這個建築要是不礙事你就用著,一旦國家或是地方政府規劃的時候,你這個建築物礙事了,那麼拆你是合情合理合法的,還不會給你多少補償。

雖然這種被允許的養殖設施被強拆的事情並不多,但是我們必須要有預防這個問題的意識,否則一旦我們遭遇拆遷損失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很可能我們半生的心血都會付之東流。所以我建議我們農民想要從事正規養殖的朋友,一定要在程序上做到無懈可擊,要讓法律成為我們農民財產的保護神。

大家最好不要有僥倖心理,前幾天一個朋友就遭遇了圈舍拆遷的問題,損失很大,這位朋友也直接離開了農業外出打工了,四年多的心血就這麼沒了。實際來說這就是我們的農業設施不正規所帶來的隱患,如果我們的農業設施是合法的還會有如此遭遇嗎?

養豬場用地最好不要佔村裡“便宜”,“三大風險”是主要原因

第二大風險就是環境風險

很多人不理解搞個養殖和環境風險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我認為環境風險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來。我們搞養殖的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糞便產生,在養殖規模較小的時候這些糞汙對於環境的影響還不是很大,但是一旦養殖規模擴大了環境汙染問題就是我們不得不著重考慮的一個問題了。

我們附近的村子就有一起因為忽視養殖環境風險,而導致養殖場被迫關停的事情。起因就是一開始養殖場搞養殖的規模很小,也沒有考慮汙染問題,在擴建的時候就私自的在周邊開始擴建養殖場最後導致地下水嚴重汙染,周圍的居民一起上訪最後養殖場被迫關停。這個養殖場也是村裡承認的,村裡也不想養殖場關停,但是就是因為養殖者自己沒有考慮環境風險問題,最終斷送了自己的養殖大業。

養豬場用地最好不要佔村裡“便宜”,“三大風險”是主要原因

第三大風險是防控風險

村裡給我們安排的養殖用地都是村裡的“廢棄地”是利用價值極低的土地,一般這類土地並不一定適合養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地方不利於疫情防控。比如說有的土地靠近公路,有的土地附近有很多同類的養殖場,糞汙恆流極易造成疫情的傳播。養殖能不能賺錢疫情防控絕對是關鍵之中的關鍵,所以我們必須要重點考慮圈舍建設用地的地理位置是否適合疫情防控。

我們農民養殖規模小的時候在自己家就可以養殖,根本不會涉及到養殖建設用地的問題。一旦我們農民涉及到養殖建設用地問題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的養殖規模已經很大了,這樣就需要建設正規的養殖場。這個時候我們找村裡要養殖建設用地,雖然村裡會以很便宜的價格租賃給你土地用於養殖,我們可以節省很多的資金。但是我們必須要重點考慮我們以上說的三個問題,這也是我們養殖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養豬場用地最好不要佔村裡“便宜”,“三大風險”是主要原因

我們搞養殖的千萬要記住,雖然我們找村裡給我們找養殖用地可以付出很小的代價就可以繼續養殖,但是我們必須從我們上面所說的三點來考慮這個土地是否適合養殖。如果有疫情防控風險,或是環境風險再便宜的土地我們也不能要,否則後患無窮。

新時代我們從事養殖業的農戶一定要有新的養殖價值觀,不要再用老眼觀看待養殖問題,貪小便宜吃大虧的事情我們可不能幹。好了我們快去看看我們的養殖場有沒有這三大隱患吧!大家對於養殖用地還有什麼心得呢?一起來分享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一】肥豬催肥好幫手:

【二】小豬拉稀不用愁,一針見效,不反覆:

【三】咳嗽、喘氣,傳染性胸膜肺炎:

【四】“母畜樂針劑”母豬產後不食,產後消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