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我崇洋媚外!美國肺癌專家給的方案救了我的命,腫瘤逐漸消退

45歲的我,本來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孩子已順利考入理想的大學,丈夫生意穩定又溫柔體貼,我自己的事業也在蒸蒸日上,身處幸福之中的我心滿意足,無以言表!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8月,我開始出現右側後背不適,呼吸困難,兩個多月仍不見好,還有加重跡象。於是,10月底到醫院檢查。檢查發現有胸腔積液(最大前後徑12cm),已經明顯影響到了呼吸。


醫院給予胸腔穿刺引流,病理結果提示:符合腺癌細胞改變,考慮肺組織來源可能性大。馬上進行PET檢查,結果提示:右肺上葉縱膈旁高代謝腫塊(大小約2.3cm*1.4cm,形態不規則,SUVmax=18.02),考慮肺癌侵犯縱膈大血管;右側肺門、縱膈及右側內乳區淋巴結轉移(大者橫徑約1.2cm,SUVmax=10.25);右側胸膜廣泛轉移;兩肺多發轉移(兩肺內見散在多發微小結節影,較大者位於右側斜裂葉間胸膜處,直徑約1.1cm,SUVmax=14.8);右側胸腔大量積液;右肺炎症。


看到這樣的檢查結果,我完全懵了,根本不相信我這麼年輕,怎麼會得肺癌​?!還是多發轉移,難道我這麼年輕就要死了嗎​?我不甘心​!還有很多事情還沒做​。我暗下決心,必須要積極治療,好好活下去​。


沒過幾天,因為肺部症狀沒有完全消退,醫生再次行胸腔穿刺引流術減輕肺壓迫,並給予恩度、順鉑胸腔灌注。然後,用胸腔積液進行基因檢測​。


2017年11月19日,基因檢測結果提示:EGFR突變,醫生讓我口服埃克替尼(國產EGFR靶向藥)。1個月後複查胸部CT,療效評價為穩定(SD),沒有進展。但是,出現反覆皮膚瘙癢的副作用,讓我苦不堪言。醫生讓我停用埃克替尼,改用口服厄洛替尼(特羅凱)。


換藥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我再次出現氣促,懷疑靶向藥耐藥了。2018年1月複查胸部增強CT結果證實了我的猜測,右肺斑片狀影較前增多,考慮病情進展。這時候,最渴望的是發生T790M突變,在醫院抽血再次基因檢測,結果卻大失所望。沒有檢測出T790M突變。


在不知道如何選擇後續治療方案時,我們找了兩個知名醫院的肺癌專家,他們都建議下一步化療或免疫治療,但對於有效率,不敢保證。對於化療,我是有所瞭解的,難熬的副作用不說,化療後的人就像被剝層皮一樣,非常虛弱,又掉頭髮,而且遲早也會耐藥,之後就更沒有辦法治療了,我不願意那樣。


治療再次遇到瓶頸,但我的生命不能就這樣​放棄了!丈夫對於我的病情也非常焦急,四處打聽有沒有新的治療手段,後來有人建議我們出國看看,美國有全球先進的靶向藥研發團隊,很多抗癌新藥都是從美國引進的​,說不定就有新方案可用呢。


很快,我們就決定去美國治療,愛諾美康給我們聯繫了哈佛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也是目前國內肺癌患者的首選治療地。同時,為我預約到了NCCN肺癌治療指南的專家組成員L主任。後來我才知道,全美乃至全球的肺癌治療方案均是由美國NCCN肺癌治療指南的專家組制定的。


別說我崇洋媚外!美國肺癌專家給的方案救了我的命,腫瘤逐漸消退


2018年2月,到美國第二天就見到了L主任,我們詳細溝通了發病史和治療經過。之後,L主任告訴我,如果按照之前的檢查結果,下一步應採取化療聯合免疫治療的方式。但為了保險起見,仍安排了新的檢查以及抽血進行基因檢測。影像學檢查和其他基礎檢查都沒有特別之處,而等待2周多的血液基因檢測結果卻帶來了天大的好消息。


外周血基因檢測提示:EGFR基因,p.L858R第21外顯子錯義突變,p.T790M第20外顯子錯義突變。L主任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治療方案,讓我改用新問世的靶向藥osimertinib(奧希替尼)。


服用奧希替尼40多天後,我的胸悶症狀幾乎全部消失,呼吸也恢復正常了。複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上葉病灶明顯縮小(目前約1.9cm*1.2cm,之前為2.3cm*1.4cm)。複診時,L主任告訴我,複查結果證明這個靶向藥非常有效,可以回中國繼續口服治療即可,定期可以把複查的結果發給她。而且L主任也告訴我不用擔心耐藥問題,麻省總醫院也正在做奧希替尼耐藥之後的研究,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現在,用奧希替尼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每次複查結果都非常好,腫瘤病灶一次比一次在縮小。上一次的影像複查顯示,右側胸水完全消失,右肺上葉病灶直徑已經小於1cm,縮小了50%以上,其他部位的病灶直徑也不同程度縮小。


奧希替尼是2017年3月30日首次在美國獲批,治療EGFR耐藥發生T790M突變的肺癌患者​。而2018年4月18日,美國FDA批准了奧希替尼第二個適應症,用於一線治療EGFR 19外顯子缺失或21外顯子L858R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目前,奧希替尼已經在中國獲批,且納入醫保。


希望我永遠都不要耐藥,即使帶瘤生存也沒關係,我願意做那個攜帶肺癌慢性病的患者。​也希望其他跟我有同樣情況的肺癌患者,能夠精準選擇適合的靶向藥,千萬不要走彎路,否則生命就不把握在自己手裡了!​

(根據患者自述改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