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守護,“戰疫”必勝

 寒冬未盡。立春向暖。

  庚子之春,有些不同。

  闔家團圓之時,有一群人離開家,走上“戰場”,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剪短頭髮,他們放下牽掛,他們穿上“戰袍”,他們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無所畏懼。

  他們,就是北京的醫務工作者。

  這個春節,在北京104家發熱門診中,在20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裡,在江城武漢的重症患者身邊,這些北京的白衣天使,化身“白衣戰士”,日夜奮戰,與時間賽跑,與病毒鬥爭。

  天使守護,“戰疫”必勝!

  堅守 “我是黨員,我來!”

  發熱門診的清潔區,57歲的郭立新正在穿防護服。

  郭立新是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發熱門診升級了防護級別,需要各個科室的醫生來支援。“我是黨員,我來!”郭立新在全科第一個報名,專門選擇在大年夜值班,同事有點兒不好意思,“年輕人都回家團聚,我這老夫老妻了,家人都支持!”老郭笑笑說。同事擔心他身體堅持不了,他揮了揮手,“我年輕著呢,身體好,能頂住!”

  除夕夜,老郭斷斷續續,為30多個發熱病人看病,8個小時,一晃就過去了。

  老郭脫下防護服時,已是新的一年。

  大年初五,天壇醫院感染科護士長王珏雅遇到科裡的衛生員曹蘭玉。

  “今天我想請兩小時的假。” 曹蘭玉對護士長說。這讓王珏雅有點兒犯難。曹蘭玉和另一位衛生員呂月琴承擔著天壇醫院發熱門診和感染科病房的衛生工作。疫情出現後,兩位衛生員表示只要醫院需要,可以放棄假期,隨時來上班。“說得好好的,怎麼在非常時期來請假了呢?”

  見護士長不說話,曹蘭玉不好意思起來,“兒子正月初六訂婚,早上我坐5點的公交車先來醫院,收拾到9點,回去一趟,兩個小時,我保證回來……”聽到這兒,王珏雅的眼睛溼潤了。

  是呀,都是父母,誰不牽掛自己的孩子。

  在北京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出診的內科博士後楊杏林,有一天收到了父親的留言:“老爸和你攜手共進,一同戰鬥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勝利一定屬於我們。”楊杏林望著手機,使勁點了點頭。

  楊杏林的老爸是山東德州一名醫生。17年前,老爸上了SARS戰場;17年後,杏林已經是一名醫生。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杏林已像勇士一般和父親並肩戰鬥在抗擊疫情的前線戰場。

  堅守的不僅是醫生、護士。

  北京市疾控中心,防病樓五層。市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實驗室中,一場場無聲的戰鬥正在進行,全市檢測出的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樣本,都在這裡進行復核和平行篩查。

  潘陽的辦公室距離實驗室只有十來米。辦公室裡最顯眼的物件是張行軍床,佔據了大半個通道。這是潘陽和同事們的標配,從禽流感、甲流、黃熱病到裂谷熱,每逢重大疫情,連續作戰成了家常便飯。

  這個春節,疾控中心有人取消婚禮,有人放棄團聚,就連大年三十和初一,他們也分秒必爭地分析樣本。稍微閒暇一點兒,潘陽就會掏出手機,關注疫情的發展,“雖然接觸不到患者,但我們這裡也是防控一線,我們把檢測做得更快更準,就更有助於控制疫情。”

  溫暖 “每一個人都要保護好”

  9個月大的奇奇(化名),是北京市最早確診的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春節前,奇奇一家六口從武漢來北京旅遊。剛到北京,奇奇爸發燒後就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接受治療。緊接著,奇奇和媽媽也相繼發燒,確診後在北京地壇醫院隔離治療。

  剛剛住院時,每當有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走進病房,奇奇都會嚇得嚎啕大哭。她畏懼的不光是這些打扮奇怪的阿姨,還有每天例行抽血檢查帶來的疼痛……每一次給奇奇抽血,對醫護人員來說,都是一次莫大的考驗。戴上幾層防護手套後,護士的手指靈活度會受到影響,小嬰兒的血管又極細……為了降低對孩子血管的損傷,每次抽血,感染二科護士長王穎都選擇在奇奇的腿根部抽最少的血樣。

  每一次抽血,王穎都全身繃著勁兒,一身汗不說,有時因過於較勁,抽完血,手都直哆嗦……

  奇奇似乎明白這些阿姨是來幫助自己和媽媽的。她從一開始的哭鬧抗拒到後來的慢慢聽話。現在,小傢伙已經喜歡上全副武裝的護士媽媽了,更神奇的是,她竟能只看眼睛,就在穿著防護服的眾人中,認出王穎,伸出小手,要抱抱……

  感受到溫暖的,不僅僅是奇奇;感受到溫暖的,也不僅僅是患者。

  疫情襲來,北京的白衣天使們,不僅馳援武漢,還堅守北京,無論哪個戰場,他們都全力以赴。“保護好每一個人”,成為各家醫院的底線。

  在北京佑安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長王蕻馨像年輕護士們的媽媽一樣,從穿防護服就開始“嘮叨”——“口罩戴上之後,一定要檢查一下密合性”“內層手套、外層手套都要粘膠布”“防護服4小時更換一次”“脫防護服更要謹慎,每脫一層,手部要嚴格消毒”……“我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經驗給大家做後盾,我得保護好‘孩子們’。”王蕻馨說。

  馳援 “孩子,出發吧!”

  大年初一。晚上9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生郭維正在父親家裡吃飯。他的兩個兒子,正是調皮的年紀,在爺爺家裡跑來跑去……

  郭維接起電話,“明天出發去武漢,可以嗎?”電話裡說。郭維沒猶豫,回答了一句:“明天可以出發!”放下電話,郭維見妻子望著他,妻子眼裡有擔心,但更多的是理解;父親老郭也望著他,眼眶已溼潤。

  老郭好像看到了年輕的自己。2003年,老郭還在昌平一家醫院工作,他衝上了抗擊SARS的最前線。17年過去了,兒子也要到疫情最兇險的地方去,老郭抹了把眼睛,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孩子,出發吧!”

  元宵節前一天,六家在京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醫院再組醫療隊,馳援武漢。

  得知組建第二批醫療隊,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醫師夏鵬搶先報名,此時他的寶寶剛剛滿月。麻醉科醫師李天佳新婚燕爾,一邊發喜糖,一邊報名上前線。醫院多部門協作,連夜準備了數十項醫療物資、生活用品及系列應急藥物,滿滿心意裝滿了300多個箱子。

  中日友好醫院心臟重症監護室護師楊坤傑也是援助武漢醫療隊的一員。出發前,她緊緊抱著4歲的兒子一直不捨得放開,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怕父母擔心,到武漢第二天,她才和母親通了第一個電話,“你爸說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要照顧好自己。”聽著母親的話,楊坤傑的眼眶又紅了。

  在武漢的日子裡,楊坤傑幾乎每天都要穿著防護服在病區裡不停忙碌好幾個小時,嚴密的防護時常讓她呼吸困難,層層手套勒得手慢慢麻木,下班後臉上和手臂上都是勒痕、雙腿痠疼……回到駐地,她都會看家人發來的孩子的視頻,屏幕上,孩子不停地喊著媽媽,“好想盡快戰勝疫情,回家抱抱他……”楊坤傑望著兒子的臉,輕輕地說著。但很快,她就收起手機,開始為第二天的工作準備著……

  目前,在武漢,有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組成的“國家隊”,有北京市屬12家大醫院組建的“北京隊”,還有北京的多家中醫醫療機構也跟隨國家中醫局前往武漢支援……武漢醫院的隔離病房中,來自北京的“精銳”,正在日夜奮戰。

  春天已來,一切都有希望。

  天使們,請珍重。

  天使們,期待你們平安。

  我們堅信,有天使守護,“戰疫”必勝!

  天使們,我們約定,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消退時,我們共享暖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