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美防疫的差別?

嗨林森


面對疫情,更能彰顯中國的制度優勢

中國有句諺語,“患難見真情”,在患難的時候更加接近人性的邊界。很多打動人心的文學作品都是描述在危難情況下人性的變化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系統經濟學研究中,我們曾經提出,在臨界點上更能反應事物的本質(昝廷全:《溝通就是零距離:系統經濟學學術隨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疫情把中西方社會都驅動到了一個臨界狀態。面對疫情,就把中西方制度的差別充分顯化了出來。從處理結果上看,更能彰顯中國的制度優勢。

西方社會是契約社會,市場可以到達社會任何的角落。政府是契約政府,其運作方式也是契約,本質上是一人一票,政府效率低下;而且政府也要遵守市場經濟規則(成本與收益的考量),把人貨幣化,即使面對疫情,也要收費,建物不見人,何談人權。

中國是非契約社會,依靠意識形態進行社會整合,依靠的是意識形態上的共識,執行力強,動員能力強,政府可以到達社會的任何角落。中國共產黨是使命型政黨,包括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在內的廣義政府是使命型政府。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使命。為了完成使命,可以不惜“拋頭顱撒熱血”。所以,面對疫情,中國政府採取免費治療。真正體現了“一切為了人民的需要”的人本主義精神,是真正的人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