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杜月笙长女,80岁回老家时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的名字

引言:

说到近代的上海滩,历史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就是杜月笙

。这位名字来自于《周礼太司乐疏》的传奇人物(“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即便是在离去了,几十年之后,江湖上依然也还在流传着他。

《毛诗序》有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

她是杜月笙长女,80岁回老家时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的名字

杜月笙

当时的杜月笙手里的产业涉及了上海各个重要的领域。他也是一位非常有江湖义气与家国情怀的人,对于朋友和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都非常慷慨大方。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也捐献过很多重要物资,不过对于自己的五位老婆和十一个孩子,他倒没有留下多少遗产,即便是自己最疼爱的大女儿杜美如。


杜月笙最宠爱的女儿

大女儿杜美如,她是杜月笙与其第四位老婆姚玉兰所生。姚玉兰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京剧表演名家,在1928年由黄金荣媳妇做媒与杜月笙结婚,虽然是4房姨太太,但也是明媒正娶过的门。杜月笙对年轻漂亮的姚玉兰是非常喜欢,两人在结婚一年之后,她女儿杜美如出生,杜月笙非常高兴,在杜美如满月当天大摆宴席,还组织起了堂会,这可是杜月笙一生中为数不多的5次宴席之一。

她是杜月笙长女,80岁回老家时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的名字

杜月笙一家

而且杜月笙为了庆祝杜美如的出生,还特地在当地政府手下买了一条路的名字,就叫做杜美如路,而如今这条路的名字,已经改成了东湖路。从出生一直到十几岁,在杜月笙的宠爱之下,杜美如过得是养尊处优的生活,活脱脱就是一个掌上公主。不过对于她的成长,杜月笙倒是一点都不放松,反而是相当严格。不过也真是得益于教育对她的影响,也养成了杜美如处事不惊的性格。

流离生活,终归平静

不过当时的时局变化得太快,到了1949年,对于上海的一些老势力来说,就是需要赶紧撤离了。于是杜月笙全家人都去往了香港避难,顺便医治一下自己久治不愈的哮喘病。但没有想到的是,到了香港之后,他的病情却愈发严重了起来,而且是卧床不起。在杜月笙生病在床的这两年时间里,因为自己以前的经历,担心护士这些外来的人士可能会对自己有不良的举动,所以生活起居一直都是杜美如

在照顾。

她是杜月笙长女,80岁回老家时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的名字

杜月笙

1951年,因为哮喘病越来越严重,杜月笙在香港去世。去世之前的他将自己仅剩的10万美元财产,平均分给了自己的所有家人。每个老婆和儿子都拿到了1万美元,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就拿6000美元,而出了嫁的就拿上4000美元。而且为了防止在他去世之后,子女到处要债,他还提前销毁了当初别人写给他的所有欠条。而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彻底摆脱以前的生活,自食其力,自己成长起来。

而在杜月笙去世之后,他生前追随的所有兄弟都不见了踪影,也没有人管东方与她母亲的死活,两人只能相依为命。一直到后来宋美龄打电话过来,邀请他们去台湾定居,才正式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她是杜月笙长女,80岁回老家时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的名字

杜美如与她的丈夫蒯松茂

在台湾定居了一段时间之后

,1955年,杜美如与自己未来的丈夫蒯松茂在一次舞会上相识,并且迅速坠入了爱河。两人在一年之后结婚,结婚之后的东方成为了全职太太,随后与丈夫一起,长期居住在了约旦。在那里,他们开了当地第一家中国餐馆,名气非常大。连约旦的王储都亲自登门祝贺,也有很多著名的人士在这里用过餐。

重回祖国,感叹父爱

离开了祖国大地几十年之后,杜美如本以为不会再回国的东方。随着祖国的发展,在2001年第一次回到了上海。从那以后,两人每到春节期间都会回到祖国过年。而她与自己老家杜公馆的结缘,还是在6年之后,《海上传奇》的剧组找到他们拍摄有关于父亲杜月笙的纪录片。

她是杜月笙长女,80岁回老家时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的名字

杜公馆

在一阵侃侃而谈之后,一行人又回到了杜公馆,并且在门前拍照留念。这时的杜美如却惊讶的发现,在公馆的大门上居然刻了4个大字,“竹苞松茂”,而这其中居然包含着自己丈夫的名字,不禁让她再次回忆起了自己的父亲。

结语

她是杜月笙长女,80岁回老家时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的名字

杜美如

如今的时代,正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当年的传奇历史也都成为了过眼云烟。而作为传奇人物的后代,东方女士的生活也已经归于平淡,祝福她们一家能够过得健康幸福。

《毛诗序》

《杜月笙传》

《周礼太司乐疏》

《把伤痕当酒窝》

《新民周刊》 2018年0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