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不论在人类的何种文化中,黄金都是作为物质世界中的财富实体和精神世界里的永固体现存在的,它的魅力伴随着人类从原始、无知、蛮荒一直到走入灿烂的文明。正因如此,人们对于金的崇拜和向往从未停止,可惜不论是转化普通金属为黄金的

点石成金之术还是炼制长生不老药的金丹之术,最终都是幻梦。尽管如此,这些曾经的摸索,却促生了近代化学。

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东方炼丹术与西方炼金术有怎样的相似和差异?最后又是如何催生出了近代化学呢?


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表现炼金术的油画


一· 萌芽与背景

中国“仙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不过最早的所谓丹药就是一些天然的矿物质,比如石钟乳、丹砂,也没有出现专业炼丹房和系统的炼丹设备。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材料可知,最迟在公元前二世纪的汉武帝时代,炼丹术已经出现。在西安出土有一件小巧玲珑的金灶,灶面上有一个盛满了小金粒的容器,有学者认为,其实这就是模仿当时炼丹的灶以及炼制好的金丹。

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西安出土汉代金灶


在汉武帝即位之前,汉朝已经有了超过60年的“文景之治”,与前朝“繁刑严诛,吏治刻深”的雷霆手段不同,“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才是当时的主旋律。当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各种化学工艺不断累积(制陶、冶金和酿造等),再加上统治者不断地鼓励追求,炼丹术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炼丹术出现的约3个世纪后,西方炼金术萌芽了。与中华文明独自捣腾仙药不同的是,西方炼金术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单个民族或文明。


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波斯、埃及、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连接了起来,最终建起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而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文化的中心,公元1世纪的那里正处于帝国的和平时期。

希腊古代炼金术是希腊化时代各种思潮汇聚交融的结果,当时有很多由祭司们掌握的秘方,例如:加工和仿制贵重金属的知识,占星术和咒语等,这些方法开始广泛应用。甚至,化学一词(chemistry)也次出现于佐西摩斯(被认为是最早的炼金术家,大约生活在公元350至420年间)的著作中。

二· 理论与思想

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是诞生于商周之际的阴阳五行说,认为世间万物的本质皆为金、木、水、火、土。后来,方士们也正是用五行之间的联系变化,相生相克等观点作为了炼丹术的依据。

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而在古希腊,人们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四种基本原始物性,即:冷、热、干、湿。四种物性两两结合就出现了类似中国的四种基础元素:土、水、气、火。

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中国是个传统的大陆农业国家,以种植为本,且当时的金属矿藏开采和冶炼技术也很发达,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可能是五行中独有木,金的原因。

西方四元素中的“气”虽然不在中国的五行之中,可实际上在中国文化中,气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养气飞升做不到,才转而诉诸外丹之术)。无论是天地之气,还是阴阳之气,都太过抽象玄妙,与化学中的气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样的似是而非、玄之又玄,使得中国错过了以气体研究作为建立近代化学的机会。而在西方,亚里士多德也曾经在土、水、气、火之外增加了第五种原质——以太,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完美物质一度把西方的科学之路拉跑偏,直至19世纪末,人们才知道它是不存在的。


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三· 炼丹术士与炼金术士

中国的炼丹家是知识分子与工匠的结合,他们熟知阴阳五行,对占卜、星象、术数和医药都有涉猎,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生老病死和吉凶福祸,也因为如此,炼丹术越来越强调人文性和哲学性(尤其在很多人服丹药中毒之后,更回归内丹术),越来越不实际(因为实物吃了容易死,还不如研究研究养气)。

西方的炼金术士主要来自于工匠阶层,并不像中国方士一样和上层社会紧密融合,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现实——制造黄金,因而炼金术士越来越强调实用性,并最终发展出了近代化学。


点石成金与长生不死:近代化学从何而来


我国的化学萌芽为世界最早者,但由于传统文化对于科技的有意无意的打压以及自我的封闭(少与外来科学交融),最后没能优先孕育出真正的化学,不可谓不可惜。虽然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探索都曾经历过神秘主义盛行的时期,但逻辑思维永远比直觉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