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二十世紀初葉,上海最早的學府多集中在吳淞鎮與炮臺灣之間,這裡堪稱上海最早的大學城。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吳淞就辦有新式學塾和小學堂。除1905年在此創辦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前身)外。1909年“中國公學”在吳淞落成。1917年“同濟醫工專門學校”(今同濟大學前身)從上海市區遷至吳淞。1923年,吳淞設“國立政治大學”,後又設“第四中山醫學院”(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此後陸續建立的還有吳淞商船專科學校(今上海海事大學前身)、江蘇省立水產學校(今上海海洋大學前身)等。

中國公學

中國公學創辦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當時為反對日本文部省頒佈的《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大批留日學生回國。留學生中的姚洪業、孫鏡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經費,先借民房開學,次年兩江總督撥炮臺灣百餘畝土地為校址,興建校舍,1907年由北四川路遷入,地址為現在的永清路東、水產路南側,該校後發展成有名的綜合性大學。梁實秋、羅隆基、朱自清等許多文化名人均曾在此任教。沈從文在其自傳中曾寫道:“中國公學是第一個用普通話教授的學校。”在學校裡全國“各省的人差不多全有”,可見其影響之廣。後因連年戰火,先後數次停辦。中國公學於1951年與正陽法商學院等合併為重慶財經學院,次年併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隨西南革大三處併入四川財經學院也就是今天的西南財經大學。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同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為基礎,除剛才提到的今西南財經大學外,還分別成立了現在的重慶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

復旦公學

復旦大學乃是上海人的驕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復旦大學的前身是復旦公學,更少有人知道復旦公學最早開辦於上海吳淞。甚至有後人這樣評價過復旦的創始人,“馬相伯先生把復旦大學選址在遠離市區的吳淞口,大概就是希望我們復旦學生身靠中華厚土,眼望太平大洋”。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1905年由著名愛國教育家馬相伯、嚴復、熊季廉、袁希濤等人共同努力創辦復旦公學,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徐家彙遷入,位於現在泰和路99號吳淞中學內,先借用吳淞提鎮行轅為校舍,後輾轉遷徙,於1922年在邯鄲路今址建復旦大學,復旦公學即復旦大學的前身。“復旦”二字取自《尚書大傳·虞夏傳》“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中“復旦”二字之意,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同濟醫工大學

同濟大學前身同濟醫工大學建於1917年,地境為現在的同濟路以西、水產路以南,繫上鋼五廠1號門與2號門之間,曾名為同濟醫工專門學校。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根據《寶山縣誌》記載:1917年同濟德文醫學堂由華董接管,遷入吳淞中國公學。1918年,在教育部次長袁希濤主持下,由教育部撥款,在吳淞購地150畝籌建校舍。1921年竣工後陸續遷入新校舍。1927年更名國立同濟大學,即今日同濟大學前身。當年殷夫等人在此讀書,“8·13”淞滬抗戰校舍被毀,學校內遷昆明,抗戰勝利後在四平路新址復建同濟大學,現我們寶山的同濟路就是由此得名的。

吳淞商船專科學校

上海海事大學前身

吳淞商船專科學校是我國最早的一所航海高等學府,創辦於1909年,1911年遷於炮臺灣地區,現塘後路東側,佔地20畝。學校曾一度停辦,於抗戰勝利後在滬第三次覆校。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創辦近40年間,造就了一批優秀的航海人才,在1000餘名畢業學生中,大都卓有建樹。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中國第一個外洋輪船長,首任肇興輪船公司總船長,曾任中國商船駕駛員聯合會長的陳幹清、中國最早的海輪船長之一郟鼎錫、招商局最早的海輪船長之一馬家駿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吳淞商船專科學校素有“中國航海家搖籃”之美稱。1950年,原吳淞商船專科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航運管理系及海關總署稅務專科學校海事班合併,改名為上海航務學院。為今上海海事大學的前身。


江蘇省立水產學校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1904年,為抵禦侵漁、維護海權,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主張“漁權即海權”,向清廷倡議創辦水產學校。在黃炎培、蔡元培等人鼎力相助下,於1912年發起創立,又稱吳淞水產學校,地境為塘後路西,水產路一帶,佔地60畝。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校舍大部被日軍損毀。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校舍被日軍炮火夷為平地,部分師生輾轉重慶,堅持水產教育。1947年在上海覆校,定名為上海市立吳淞水產專科學校,1951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專科學校,1952年組建升格為上海水產學院,成為中國第一所本科建制的高等水產學府。後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


國立上海醫學院

國立上海醫學院由公共衛生學家顏福慶創辦於1927年,現吳淞中學的位置,學制七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國立醫學院,初名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28年2月改名為國立江蘇大學醫學院,1928年5月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1932年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是今上海醫科大學的前身。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組建成為新的復旦大學。2011年,新的上海醫學院成立,作為復旦大學黨政的派出機構,根據學校的授權,在大醫口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發展規劃、資源配置、對外交流等方面,行使相對獨立的管理權限。現又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國立政治大學

創辦於1923年,以吳淞商埠局舊址為校舍,原名國立自治學院,1925年更名國立政治大學,1927年停辦。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寶山在20世紀早期就有同濟大學、中國公學、中央大學醫學院、商船專科學校、水產學校等5所大中專院校,還有有

市立小學9所私立小學2所;另有吳淞中學、中國公學附屬中學、同濟大學附中等3所中學及兩所職校,還有形成了相當完整的教育體系,因此,吳淞也成為上海早期的首個“教育園區”。由於吳淞炮臺灣為上海的門戶和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兩次淞滬抗戰,校舍民房均遭毀壞,許多大學遷徙到江灣五角場和上海其它地區。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上海歷史上最早的大學城在哪裡?

在吳淞炮臺溼地公園內的長江河口科技館,陳列著三十年代的老照片,有吳淞大學城的照片,其中有“一·二八”日本侵略軍航拍轟炸吳淞的照片,轟炸後的吳淞大學城千瘡百孔,成了廢墟,一場戰爭改變吳淞的命運,由大學城變為如今的鋼鐵工業區。我們有五千年的文化自信,中華民族的復興是誰也阻擋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