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到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过后房价会上涨吗?

讲星星


通过本次的疫情洗炼,我认为国民的观点应该有很多很大的改变,逐步认识到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对生活的要求认知大改观,钱物都是身外之物,命没了你要那么多有何用。所以我认为最近两年的房价,乃是清水煮青蛙之年,涨以不涨没什么实际意义,人们需要沉静思考一段时间。


老李86878341


上涨,天荒夜谈吧!说说我吧!虽然没有房贷车贷压力但是,我去年三个库房今年打算退一个变成两个库房,货都往住的地方放了。我我老家两套房子根本租不出去。被以前租房的人搞的脏兮兮的,也赖得装修,现在让爸爸堆东西。以前那边全部盖的厂房,以前工人工资拿4500以上天天有加班,我们这边房子不愁租,从去年开始厂里基本没有加班,正常上班时候都有很多人要放回去,应该没有订单,没有活要干。好多人开始拿一个保底1000多,他们开始要求我们降价,后来降价也租不出去。听说厂里是有少量宿舍的,上班的挤挤就将就了,一般没有活,也没有加班,都骑摩托车电动车隔家走了。以上是我自己在外面出租房子情况和我房子租出去的状况。经过这次疫情,不好过的人们更加的发现其实农村真的很好,在外面离乡背井要挣得多还好,现在很多工厂经济萧条的很,裁员的公司也多,钱拿的也少。以后感觉出来打拼的人会越来越少了。生意也是越来越没有以前好做了,电商冲击太大,别人说了嘛,不怕同行竞争就怕什么人都来和你竞争,价钱越发的透明化。市场已经乱了。相信19年支撑下去的人越来越少,感觉2020年会有更多人搞不下去。我们批发商都在说2019欠账很难收,2020欠几个好说话老买主算了。本来现在利润低,情愿少买,不情愿跑账。你们发现房最好卖是什么时候,钱特别好挣时候吧!人们生活都发愁,哪个去想心思去消费高价的,不能吃喝的房子来给自己更大压力。


熙奇


我我老家两套房子根本租不出去。被以前租房的人搞的脏兮兮的,也赖得装修,现在让爸爸堆东西。以前那边全部盖的厂房,以前工人工资拿4500以上天天有加班,我们这边房子不愁租,从去年开始厂里基本没有加班,正常上班时候都有很多人要放回去,应该没有订单,没有活要干。好多人开始拿一个保底1000多,他们开始要求我们降价,后来降价也租不出去。听说厂里是有少量宿舍的,上班的挤挤就将就了,一般没有活,也没有加班,都骑摩托车电动车隔家走了。以上是我自己在外面出租房子情况和我房子租出去的状况。经过这次疫情,不好过的人们更加的发现其实农村真的很好,在外面离乡背井要挣得多还好,现在很多工厂经济萧条的很,裁员的公司也多,钱拿的也少。以后感觉出来打拼的人会越来越少了。生意也是越来越没有以前好做了,电商冲击太大,别人说了嘛,不怕同行竞争就怕什么人都来和你竞争,价钱越发的透明化。市场已经乱了。相信19年支撑下去的人越来越少,感觉2020年会有更多人搞不下去。我们批发商都在说2019欠账很难收,2020欠几个好说话老买主算了



农村小许水电


  在中国,各省市的发展差距很多,就是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房价的走势也不一样。但如果从总体来讲,在疫情刚刚结束的时候,商品房的价格,尤其是新盘的涨价空间不大。

  1.这次隔离时间很久,对经济的冲击程度还不能预估,但是对相当范围内的传统行业无疑都造成了困难。即使经济形式可以延续上涨,但涨幅一点放缓。在这个时期,市场上的资金应该是以流通为主,而不是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

  2.从购房者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这次疫情,很多人对未来发展的规划都有一点的改变。有的人可能会改变行业,有的人甚至连工作的城市都会改变。在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中,近期选择买房定居的人,会有一定数量的减少,没法支撑房价的上涨。

  3.按经济规律,当经济上涨放缓的时候,一般发展更好的行业是:化妆品、电影和动漫游戏等行业,普遍特点是小小的奢侈,程度容易接受消费。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口红定律”。房地产做为一个需要资金量大,并且要长期背负还贷压力的投资,购房者会变得更谨慎。

  4.在经济受影响的时期,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是会比较大,与涨价相比,更好的办法也许是促销,尽快回流资金。

  所以,当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开发商又急于资金回流的情况下,涨价的可能应该是很小的,反倒有可能会有一些促销的政策,但幅度应该也不大。


微工匠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就像一只从天而降的“黑天鹅”,完全打乱了各方面的安排与部署,不仅餐饮、旅游、零售、影院、交通等行业遭受重创,使得商家等的安排都完全变了样,不仅失去实现的可能,还都遭受了巨大损失。与餐饮、旅游等一样,2020年春节期间的房地产交易,也被全面锁住,原本期待的外出人员春节期间返乡置业,也不可能实现了。

  虽然说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整体比较低迷,就算去年一度出现了部分城市房价再度上涨现象,但是,并没有能够改变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现状。因此,很多人对房地产市场的“春节行情”并不看好。纵然如此,也决不会出现春节期间开发商集体打烊的现象。至少,在外出人员纷纷回乡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带来一些返乡置业的行情的,会比平时的交易量增加的。

  现实是,今年的春节,开发商只能在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翅膀下,承受着无交易可谈的煎熬。因为,本就资金链已经很紧,期待着春节期间能够通过促销有所缓解,没想到出现无交易现象,相当一部分开发企业都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如果没有新增资金的支持,难免会出现少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因为,疫情仍会维持一段时间。即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广大居民也不会立刻转向购房,而会待疫情完全过后,风险彻底消除了,才会聚集到售楼处。所以,开发商要想等待售房来回笼资金、缓解资金链紧绷矛盾,恐怕等不起、也等不了。

  这也意味着,疫情已经对开发企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楼市在上半年全面启动的概率不会太大。疫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全面控制,楼市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待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逐步消除以后。那么,能够给开发商带来希望的,可能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下半年,一是选择降价。

  下半年楼市会慢慢启动、慢慢复苏,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否则,开发商真的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问题。毕竟,几个月的无交易,或交易寥寥,对主要依赖资金堆积起来的开发商来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不仅开发商,为开发商垫资建造房屋的施工队,也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开发商自身还是管理层,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需要想办法解决。调控并不是将市场调死,而是把房价稳定下来,让市场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下半年可能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小小的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利益博弈机会。

  那么,对有的开发商来说,是没有条件等到下半年再通过售房回笼资金的,他们真的已经等不起。因此,一定会有部分开发商选择疫情得到控制后,就立即通过降价来回笼资金,且降价的幅度会比较大。与其等待资金链断裂,等待让财务成本消化利润,甚至扩大亏损,不如降价售房,还更主动些,更有利于企业正常运转。如果降价的幅度较大,预计部分居民会选择出手。那么,市场的启动就会提前。显然,这叫以价换量,也是开发商被迫无奈的选择。

  如此一来,疫情过后的房地产市场,很有可能是一次房价全面下降的过程。考虑到房价下降幅度太大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会让开发商出现新的资金链断裂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管理层也会通过调控政策,适时对市场进行调整,对市场的变化进行管控。基本的思路就是,“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变,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要求也不会变,落实城市政府的责任同样不会变。可能变化的就是不会在房价已经下跌的情况下,继续收紧调控政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会对出现风险的开发企业给予少量资金支持。也就是说,上半年可能会对少数开发商补充有限的流动性,以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前提是,企业必须铆足了劲,用尽自己的所能之后,且必须加快资金回笼。否则,就算能够补充一些流动性,也很难维持长久。所以,疫情过后,会在开发商降价的内在动力增强的情况下,市场交易有所恢复,甚至报复性反弹,呈现一波不错的交易行情,将春节期间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损失加倍补回来。至于利润嘛,则应当在降价中有所降低,或者减少亏损。

  从总体上讲,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对开发商的考验也是比较严峻的。就市场的整体而言,应当是在疫情过后的三个月左右才能比较好的恢复。除非开发商选择降价,不然,能在疫情过后三个月内得到恢复,就已经相当不错。尤其不要指望调控政策会放松,这是不可能的。从决策层的角度来看,疫情过后,最核心的问题是振兴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出台更多的政策让制造业复苏,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如果支持房地产,就等待给实体经济雪上加霜,给中小微企业添乱。所以,不可能出现楼市调控放松的现象的。相反,会进一步优化楼市调控政策,更好地理顺房地产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实体产业的关系,让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领域。




平民王者荣耀


我觉得应该会持平吧。

刚需购房有条件的大多完成了这一交易,投资等升值的这两年市道不算太明朗,成交量相对萎缩。

怎么说呢,城市中心的地都没有了,房地产商都往郊区发展,大家住过郊区的就清楚,上下班通勤的压力太大,真心不适合居住,但投资两说。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第一季度都很困难,建筑业因受人员无法及时到岗的原因,打乱了很多计划,但恒大线上看房买房的的模式打开,也会鼓舞整个房地产业。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家。

所以还是有需求的,看大环境怎样!



小小团长


2020年95%比2019年更冷,

根本就没有大部分城市上涨基本面,

新房毛坯价格总体稳定向下,开发商打折会急速增多,

当然不会大幅度下跌,比如直接跌30%,

成交量会下降的,且下降应该明显,

今年10多万首付的都被开发商薅完了。听说武汉这边都是各种大活动。





秦风vlog


楼市这些年的价格已经不低,给我们无数想买房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挤出。

加上此次疫情,房价这种东西好像变得不那么“实用”,毕竟不能吃不能喝,也没办法为疫情做什么贡献。

所以不少人预测房价可能会因为此次疫情一蹶不振。

拉动作用

我想说的是,悲观时期,我们更容易被悲观的情绪影响,实则“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目前的楼市虽然已经驶过快车道,但其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仍不容忽视。

由于房地产市场涉及行业多、链条长、拉动力强,部分地方、房地产企业和部分银行对其十分青睐。

无论是就业和对GDP等贡献都有目共睹。

前段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

《报告》显示,我们的住房与经济的增长息息相关,每年的房地产投资都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其中的相关数据表示:20年来房地产投资均占GDP的10%以上!

除此之外,在楼市平平无奇的2018年,房地产直接相关的财政收入仍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4%左右。

这还没有计算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如钢铁、水泥、建筑、装修、家电、家具等等行业的相关收入。

如果算上这些,占比只能会更高。

如果把国家当成一家公司来看,房地产业务就是这家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如果财政收入减少了,很多投资就没法进行,GDP当然增速也会下去。

(当然这项利润长期增长对经济良性发展和民生都不利,所以这两年已经在控制了。)

但即使有意控制,由于长期对地产的依赖惯性,短期内,地产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所以对地产也不宜过度悲观。

需求并未释放

我们再从最根本的市场需求角度出发。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楼市中的正常需求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

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调控措施对正常的市场需求都有所打压的。

除此之外房价高企、首付提高、利率上浮,也导致很多刚需持续观望。

但说到底价格、政策、市场形势等原因所导致的需求压抑,是暂时性的。

因为调控并没有减少需求,只是把需求都积压到后面去,慢慢消化。

需求能够被推迟实现,但这些需求并不会凭空消失,购买意愿在被满足前是持续存在的,只要有机会就会反扑。

所以,即使剔除投机、投资成分,购房自住的需求始终大量存在,这是由我国人口基数和城镇化余量所造成的。

而通过前几轮楼市“回暖”的状况来看,也不难发现楼市回暖有经济、政策因素,但更主要的因素在于积压的刚需和改善自住需求逐渐释放。

所以这几年被积压的需求也会在未来缓慢释放。

反弹大小还看地方

这几年对楼市的调控决心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年前有几个借人才引进打算全面放松的城市,都被一一制止。

这种坚定的态度和一再强调的“房住不炒”,确实从心理上稳住了大众炒房的心。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一直持续下去,无论对民生还是楼市都是一个新局面。

毕竟楼市不能长此以往吸纳太多的财富在一堆钢筋水泥上,民生也不应该被房价长期捆绑。

但偏偏在初见成效的时候,疫情来了,那么对楼市的调整期势必会延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因此疫情过后恢复经济几乎会变成主要任务。

按照以往的操作,楼市在这种时候就会被当做夜壶再次提起。

当年非典疫情过后,楼市缓慢有了起复,但最后真正起到催化作用的还来源于政策。

非典结束后的8月31号,相关部门下发了一则通知,就是广为人知的18号文件。

18号文件的第一条就是:“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份文件,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楼市的进程,也让楼市从此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

但在房地产市场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再次起用楼市的后果,就是前一阶段的调控成果付之东流。

在当前宏观杠杆率偏高的情况下,寄望于房地产市场再度担起稳增长重任,可能性并不会很大。

所以,即使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也大概率不会再起用楼市。

因此大幅反弹基本上是不太可能。

但就前面提到的“需求未得到释放”和最近的货币政策以及未来会出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而言,小幅反弹还是会有的。

就看哪些城市能稳住,哪些城市稳不住了。

在因城施策逐步深入后,房价受地方影响会逐步加大。

每个城市对房产的态度不同,对城市发展和土地财政的态度都不同。

比如此次疫情,有的城市就很硬核,而有的城市响应稍逊一步。

不同城市对房价上限的容忍度不一样,反弹的高度就会不一样。


fan乖酷aiq


房价应该不会涨,我个人觉得疫情过后,旅游业肯定会更好,因为肯定都会更注重享受生活了。



小李拍生活


首先,疫情的出现,对于楼市绝对是有负面影响的,并且影响还非常大。

疫情虽然无法直接影响到房价,但可以间接影响到房价,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疫情出现,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比如春节期间,本来可以赚钱的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等,都会受到打击)

第二阶段: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以后,企业利润下降,给员工的工资也降低了。(当老板都赚不到钱的时候,你说老板会不会给你加工资,给工资都不可能)

第三阶段:企业利润下降,员工的收入减少,那么还拿什么钱去买房子?贷款的话现在杠杆大家基本上已经加到极致了,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贷款比例却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久意味着无力接盘。

第四阶段:疫情结束,在这场疫情中得病或者去世的人,继续减少房产的需求人数。(如果人去世了,那么住房需求减少了,如果人没去世,那么就算病好了,他所耽误的时间和以后的后续问题都会让他无力接盘)

以上4个阶段是这次疫情对楼市的影响程度。核心点在第四个阶段,到底最后的人数是多少,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要知道,现在最值钱的就是人口。

有的人说,2020年会像2003年非典一样,房价会猛涨,我认为你们没有看2003年之所以上涨原因:

一、房子的长期是看人口,2003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不在一个段位上,03年是巅峰,20年是夕阳,现在放开二胎的出生数量都赶不上以前一胎的数量,供需失衡。

二、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不像2003年时期房价还处于低位。2003年的房价在世界上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而2020年我们的平均房价,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尤其在购房收入比上比发达国家更夸张。这么高的房价,5年内再次翻倍,做梦吧。

三、人们的收入从03年开始到2020年,都在高速增长,但是收入从16年开始,基本上就陷入了停止上涨,那么我们的收入不可能再像2003年到2016年那十多年高速上涨了,收入都涨不了,买房的钱就更少了。

因为以上几个原因,我认为这次疫情过后高层大放水的概率基本上为0%。

针对目前的情况:只要不是天大的事情,今年上半年真别入手了,现在入手你的风险等级太高,下跌以后的后果你承受不起。再看看这次疫情,的确,得病以后看病一毛钱不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不幸去世了,你欠的房贷怎么办?让你的孤儿寡母去吗?假设你没有去世,那么在你看病期间和病好了以后,你的收入还能否像之前那样充足,你的经济来源怎么办?银行和你要贷款的时候可不管你得没得过病,而且也没看到说是得病死了以后就可以不用还房贷的。所以真心劝没能力还要硬上车的人,千万别强行买房,除非你是全款买房,那就当我没说。这里只针对贷款买房的人,建议他们现阶段别买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