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當前,超過1/3的百強房企進入到了文旅地產領域。與此同時,行業裡也出現了過度投資和優質項目匱乏的雙重矛盾,文旅IP與地產運營難以順利結合成為了行業的痛點。在痛的過程中,努力尋找出路,也產生了不少“神盤”,他們通過核心價值的建立,實現了內容運營和地產銷售兩開花的良性運轉。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雅居樂·雲南原鄉便是其中之一,將每個項目都會舉辦的藝術活動打造成自己獨特的精神IP,持續耕耘大地藝術,把藝術、人、自然融為一體,舉辦大地藝術節,並圍繞這個核心,讓原鄉的社群組織、活動有了靈魂,形成了專屬的核心引力場。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雅居樂雲南原鄉實景圖

丨用大地藝術表達對大地的敬意

今年,原鄉大地藝術節將於4月13日正式開幕,為期一個月的展出將是一次生動的、和觀眾零距離的藝術展。大地藝術是在自然環境中利用自然材料進行創作,它拒絕藝術的精緻化和奢侈品化,它以自然為背景,以大地為畫布,喚起人們重返大地的衝動和拯救環境的熱情。原鄉擁有優質的自然資源,原鄉大地藝術節則以系統的方式為青年藝術家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表達和展示的舞臺。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原鄉大地藝術節駐留藝術家

“大地藝術”也稱“環境藝術”或“地景藝術”,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是隨著人們對環境的關注而生產出來的,也是隨著藝術思想界對“藝術”本身的不斷思考、反思、實踐而來的結果,即“藝術在個體生命、人類社會、萬物世界中,如何定義的問題”。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原鄉大地藝術節作品《分漓》

大地藝術節的概念,源自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近二十年的堅持,策展人及藝術家們已經成功的展示了當代藝術在公共領域的多種可能性。但大地藝術節作為一種模式,卻是公共的,不同的地域,可以基於不同的自然風貌,人文背景,創造出特色各異的藝術節,在日本有,在中國也可以。

原鄉大地藝術節源於2017年開啟的“青年藝術家駐留項目”,通過和8位雲南本土青年藝術家的合作,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和時間,以期創作出一批真正源於原鄉、生於原鄉、和原鄉融為一體且互相成就的藝術品。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原鄉大地藝術節作品《日常》

大地藝術節作為精神原鄉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承載著藝術在原鄉的落地生根、促進文化生長、拓展藝術更多可能性的使命,可以說他不是一次展出、一次講座、一次活動,而是一個象徵,一個開端,是讓原鄉生活更超然的符號。

對於原鄉,這更是對大地的敬畏,因為這是一塊天賦異稟的土地,蘊含天地大美的山水田園。尊重它,最大限度挖掘它,是原鄉六年以來的努力。六載耕耘,原鄉有過驚豔,有過低谷,再到2018年迎來大爆發,一路走來,是一段充滿艱難又慷慨振奮的歷程。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雅居樂雲南原鄉實景

丨雅居樂·雲南原鄉,文旅地產探路者

雅居樂·雲南原鄉位於高黎貢山西面,在高黎貢山的涵養下,這裡四季如春,風景怡人,擁有全年22攝氏度的宜居溫度,常年PM2.5<10的純淨空氣;森林覆蓋率高達71%,是超過2400種動物和4600種植物的共同家園。因此,雅居樂將這裡定位為“高黎貢山下的第二人生”。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高黎貢山

2015年,原鄉首批鄉民入住,生活配套不足的問題也開始突顯出來,並且受到房地產調控的影響,銷售開始出現下滑。正是源於這個契機,原鄉開始重新思考,尋找一種適合於原鄉的文旅地產運營思路的新模式。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原鄉客棧實景

於是,原鄉開始了以配套建設和社群打造為主的運營模式,持續推出了農場、客棧、書院等各種小而精的IP,充實了整個項目,並藉此探尋客群的內心需求,打造了一批具有文旅屬性的精神IP。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原鄉高黎貢書院

2016年5月,原鄉高黎貢書院成立,通過每週薦書、換書活動,傳播騰衝600年耕讀傳家文化,共建一個精神原鄉。同時,四季莊園開園,讓來到原鄉的業主隨時都能吃到生態健康的瓜果蔬菜。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原鄉打穀節,業主在稻田裡捉魚

2017年,原鄉首創打穀節和拾趣集兩大樂活秀,不斷豐富社群生活,原鄉大地藝術節也應運而生。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雲南風物市集——原鄉拾趣集

“文旅項目的市場是一個持續投入和運營的過程,沒辦法一下打開,所以我們慢慢沉澱下來去做內功。”雅居樂地產雲南區域營銷總監、原鄉大地藝術節策展人和全這樣平靜的訴說著原鄉走過的探索之路。

這一切的努力,終於在2018年,原鄉獲得了年銷售額超20億元的好成績!一個藏在極邊小城、遠離人們視野的項目,一躍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神盤”。現在,去到原鄉,看到的是一個成熟又寧靜的世外桃源,已經有超過20000名業主選擇原鄉安放自己的“第二人生”。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雅居樂雲南原鄉實景

丨用藝術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壁壘

可以說,原鄉的超越之路絕非偶然,自然山水雖然讓人們嚮往,但生活的儀式感同樣不可缺少。幾年來,原鄉不斷進行著“精神原鄉”的文化場域建設,通過當地較有影響力的歷史——關注抗戰老兵等活動對文旅“內核”進行不斷充實。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紀念滇西抗戰的大地藝術作品《松山日記》

五載堅守,匠心耕耘,原鄉純樸的生活和滿滿的人文關懷,吸引著全國旅客的到來。原鄉的超越,緊緊抓住了一個核心內容——文化藝術,建立起了人與人之間最純樸的交流。特別是2017年原鄉“青年藝術家駐留項目”啟動的大地藝術節,搭建起了一個藝術平臺,通過和青年藝術家的合作,提供良好的表達和展示舞臺,為大地藝術節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雅居樂雲南原鄉實景圖

隨後,大龍井人文藝術古鎮的開放為原鄉提供了一個充滿文藝氛圍的集散地,以原鄉高黎貢書院為載體,藝術正在浸潤這片大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到此駐留創作。雲南詩人于堅、著名國畫家姜寶林都走進高黎貢書院講學做展,藝術不斷在這片土地開出燦爛的花。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原鄉大龍井古鎮實景

2019年,最純粹的藝術——原鄉大地藝術節將再次啟幕繼續進行,它將以藝術為槳,以大地為船,划向心靈的彼岸。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雅居樂雲南原鄉實景

對文旅項目而言,建設主題文化是投入大、見效慢的大工程,需要的更是一個長期的、精耕細作的過程,注重長期運營也是文旅項目未來的發展走向。幾年來,原鄉持續打造文化藝術之路,堅定自己通過實踐得出的全新文旅運營——建立核心價值,才能擁有難以複製的競爭力。接下來,雅居樂地產雲南區域也將以客戶服務為核心,創建滿足客戶精神需求的社群服務性組織——棲雲會,通過對旅居生活方式的定製、優化、提升,完成從地產商到生活方式運營商的轉變,而云南原鄉無疑將成為該模式下的旅居樣板,繼續踐行“第二人生”之路。

『案例』年銷20億,雲南超級大盤雅居樂原鄉的文旅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