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七套拳 ”誓奪“雙勝利”——大同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書記樓陽生在全省決戰完勝脫貧攻堅推進會上提出的“五項具體要求”,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牢樹“軍令狀”和“交總賬”意識,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迎難而上、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決戰完勝之年,關鍵時期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市委、市政府在積極應對疫情的同時,脫貧攻堅工作絲毫不敢懈怠,先後進行16次工作部署、23次疫情調度,打出七套“組合拳”,堅決將疫情對產業就業、農產品銷售、扶貧項目建設等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全面打好收官之戰,確保脫貧攻堅提質增效,決戰完勝。

——勇當“指路人”,幫扶工作出重拳。連日來,在陽高縣羅文皂鎮平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米小飛每天都忙著幫村民準備春耕物資。他說,今年的幫扶重點就是扶產業、扶就業,讓村民實現穩定持久增收。按照“四個不摘”要求,我市今年出臺《大同市2020年駐村幫扶工作行動方案》《關於開展精準幫扶“六個一”行動的通知》等駐村幫扶文件,進一步推動駐村精準幫扶。市領導在原定點幫扶貧困村不變的基礎上,今年每人新增1個基礎設施薄弱貧困村、1個剩餘貧困人口多的重點行政村。市委常委所在部門、市人大政協、市法檢兩院和市政府重要職能部門在原幫扶村不變的基礎上,每個單位新增1個基礎設施薄弱的貧困村進行包聯幫扶。按照駐地就近幫扶和縣際間結對幫扶的原則,精選100家有實力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各幫扶1個剩餘貧困人口多的重點村,安排熟悉農村工作的優秀人才,聚焦產業、就業、消費和美麗鄉村建設等10個方面進行幫扶。


——用好“關鍵錢”,資金投入出重拳。今年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全市拿出12億元財政資金、5.2億元專項債券、9000萬元獎補資金,放大金融扶貧效應,撬動政策性貸款和社會扶貧資金投入攻堅,在補齊“三保障”短板的基礎上,重點扶產業、做項目。市裡拿出400多萬元,按6000元劃定最低收入線,建立覆蓋所有已脫貧和未脫貧的28萬人的防貧減貧商業保險。成立市扶貧專項基金會,市縣領導黨員幹部帶頭獻一點,從景點門票裡出一點,讓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捐一點,助力貧困戶脫貧。各縣區專門留出獎勵資金,獎給帶貧益貧效果好的企業,動員市屬國有企業發揮表率作用,主動參與,在幫助4734名剩餘貧困人口增加工資性、經營性、資產性收益的同時,兼顧1.4萬的邊緣戶和重點監測戶。

——做到“穩得住”,產業配套出重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陽高縣向湖北省仙桃市援助20噸“陽高紅”系列蔬菜。近年來,陽高縣依託自然、氣候、土壤等優勢,大力發展壯大“陽高紅”蔬菜產業,夯實脫貧成效,鞏固產業基礎,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雲州區以黃花、經濟林、旱作農業、都市蔬菜、蛋雞養殖“五大產業”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渾源縣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在東辛莊移民安置點開工建設黃芪藥茶產業園,投資2200萬元,佔地35畝。今年,全市繼續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後續產業發展,出臺《關於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200人以下的安置點,至少建一個扶貧車間;200-500人的安置點,必須建一個電子商務服務點和產業扶貧廠房,優先發展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00-3000人的安置點,培育扶貧產業園區。婦聯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選好適合婦女自身特點的產業項目,發展“炕頭”經濟、居家經濟。“這是我們村從天津引進的扶貧車間項目,農民冬天閒在家也能掙錢,這樣的‘炕頭’經濟前景非常好!”在雲州區西坪鎮易地扶貧搬遷中心村,農村婦女靠著手工粘花實現增收致富。


  

——立足“能致富”,促進就業出重拳。3月8日一大早,在廣靈縣作疃鄉宋窯村巧娘宮手工編織合作社的扶貧車間,農民趙秋豔經過體溫檢測、消毒等一系列嚴格的程序,走進車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趙秋豔在巧娘宮做編織每個月可收入1800元左右,去年終於摘掉了“窮帽子”。她表示今年更要好好幹,爭取讓日子過得更紅火。為克服疫情影響,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出臺《大同市決戰完勝脫貧攻堅促就業保增收八項措施》,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點對點實施包車返崗服務、實行外出務工人員交通費補貼、下鄉到村送崗對接招聘、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用工合同滿一年補貼1000元……一項項惠民政策化為貧困勞動者的一張張笑臉。落實“一戶一策”“一人一辦法”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完成全市2020年農村貧困勞動力培訓任務10000人,以“天鎮保姆”、“巧娘宮”手工編織、“飛天結藝”等“婦”字號品牌為基礎,實現婦女特色培訓5000人以上和勞務輸出3000人以上。對貧困家庭中近三年和年內的全日制本科和專科畢業生,通過各種途徑促進就近就業。截至3月12日,全市返崗務工貧困人口已達4.26萬人,預計3月底可全部返崗就業;全市47家扶貧龍頭企業已復工32家,復工總人數14126人,其中已復工的貧困人口9717人;全市136家扶貧車間已復工91家,復工的扶貧車間吸納就業3600人,其中貧困人口2036人;今年全市光伏扶貧電站產生收益金額1755.3萬元,設置公益崗位2700個,安排就業6275人。


  

——夯實“三保障”,問題整改出重拳。按照“三查”和“十項清零”要求,我市瞄準“三保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深入開展“十查十改”。各縣區3月底找全問題,4月開始對排查出事關困難戶和邊緣戶致貧風險的教育、醫療、住房、飲用水安全等所有問題銷號存量、減少增量、防止變量,確保6月初清倉見底。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堅持掛圖作戰,從3月份開始,對11大項、45小項整改內容,堅持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推進、一月一獎懲,加強過程管控,防止責任懸空。
  

——緊盯“任務書”,嚴格考核出重拳。按照注重分類、注重實用、注重公開、注重平常的考核原則,進一步加強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考核管理,每月對各縣區進行考核打分,並按得分高低進行排名,對雲州、陽高、天鎮、渾源、廣靈、靈丘6個縣區中的前3名,每月分別獎勵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對雲岡、新榮、左雲3個縣區中的第1名,每月獎勵100萬元。對脫貧攻堅月考核排名最後的縣區在全市範圍內通報批評,對連續兩次排名最後的縣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通過嚴格的考核管理,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實現脫貧攻堅的高質量。


  

——對標“交總賬”,掛牌督戰出重拳。“轟隆隆、轟隆隆……”3月12日,隨著一聲聲機器的轟鳴,一間間騰清的房屋被拆除,廣靈縣加快土地復墾步伐。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工作難度大的縣和村掛牌督戰”重要指示精神,緊盯“三落實”“三保障”“三精準”,把握6月底問題整改清零這個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搶抓進度,開展“十督十戰”,攻克最後最難的堡壘。3月份督戰:“十查十改”摸排、易地搬遷騰退、動態調整等七項任務;4月份督戰:土地復墾進場、扶貧產業推進、摸排問題整改等五項任務;5月份督戰:土地復墾進展、搬遷對象“兩頭佔、兩頭跑”、“一間一園一莊”推動等四項任務;6月份督戰:問題整改清零、動態調整、全國普查籌備等三項任務。督戰突出全程落實整改、全程審核把關、全程跟蹤督導,進一步夯實“交總賬”基礎。
  

越是吃緊,越得用勁,決戰完勝,交好總賬!當前,全市上下正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勇氣攻堅克難,奮勇爭先,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來源 大同日報

記者 苑捷 宋芳 通訊員 彭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