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民国初年,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军阀割据的年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构成了中国新的城市底层,他们无论是在以经济为主要划分标准的社会分层研究中,还是在文化的解释框架中,都处于城市的“底层”和“边缘”。以下这组照片带你走进民国初期社会底层人物的人生百态。图中是一群精神不正常的人,他们聚坐在一起。个个衣衫褴褛,傻笑不止。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图中抽烟袋锅的农夫,身后的雨伞还能用吗?莫非是为了遮阳?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这个小女孩,跟着父亲拉黄包车。闲暇时,她就在父亲的车上面玩耍。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当年摆地摊的修鞋匠,旁边的男子是他的客人。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无依无靠的老乞丐,背着孙子沿街乞讨,看了实在让人心酸。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稻田中插秧的几个农妇。一年下来,打的粮食勉强能养活一家人。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卖苹果的独轮车,身后的黄包车夫,正卖力地向前跑着。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图为1913年4月3日,黄河南岸的渡口。

1913-1916民国初年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跟清朝没啥区别……

最原始的磨豆腐作坊,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