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议和,为何会拖垮一个保险公司

在袁世凯去世以后,全国各地的军阀都心里活跃起来,而北洋政府里也一团糟,段祺瑞通过日本的支持,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这引起北洋政府内其他势力的不满。

尤其是第二次总统选举的时候,段祺瑞指派人手参与国会议员选举,组建了安福国会,革命党人和其他对段祺瑞不满的人纷纷南下成了军政府,召开了国会非常会议,与北洋政府对峙。

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议和,为何会拖垮一个保险公司

段祺瑞的意图很明确,要武力统一,而孙文先生领导下的南方军政府也打出了维护临时约法的旗帜,成立了护法军与北洋政府开战。

后来虽然开始了和谈,但最终不仅没有和谈成功,还拖垮了一个保险公司,这是怎么回事呢?

列强国家促成和谈的动机和手段

在一战结束以后,列强开始腾出手来关注中国的情况,才发现日本的势力已经渗透太多,如果任凭日本支持的北洋政府统一全国,会损害其他列强国家在中国的利益,需尽快停止北洋政府和南方军政府的内战,开始和谈。

出于这样的情况考虑,美英法等一战的战胜国联合向日本施压,正好这个时候支持段祺瑞的日本内阁下台,新成立的内阁考虑到中国各地逐渐高涨的抗日情绪,想换一种更低调更柔和的缓慢蚕食的对华政策。

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议和,为何会拖垮一个保险公司

最终列强国家达成一致意见,用停止借款和禁止参战巴黎和会等方式威胁,逼迫南北双方坐下谈判,希望成立一个联合政府,让各国的代言人担任重要位置官员,保障各国在华的利益。

在无情的列强面前,强势的北洋政府也不得不服软,因为一旦停止借款就会让整个北洋政府陷入窘境,而被禁止参加巴黎和会则相当于段祺瑞之前的所有参战努力都付诸东流,所以段祺瑞和北洋政府只能答应和谈。

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议和,为何会拖垮一个保险公司

和谈失败的必然性

第一、和谈条件不成熟。当时的情况远远没达到和谈的地步,北洋的军队连连获胜,而南方的军队也拼命抵抗,双方打得火热想要分出个高下。

但这个时候列强却出手,强行叫停,让双方坐在桌子上谈。要怎么谈?谈一谈上次战斗失败的原因还是谈一谈下次该怎么取胜?可以明确的是,这个时候的和谈条件远远不成熟。

在历史上,双方和谈的前提,要么是势均力敌,要么是强弱悬殊,而彼时的北洋和南方军政府谁都不服谁,战争上还没分出胜负,强行让双方和谈只会是把战场转移到了桌子上,开始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

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议和,为何会拖垮一个保险公司

第二、双方都不重视。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当时双方临近出发前,都没有落实和谈的经费,按理说这么大的事,应该予以各方面的支持,以促进和谈的成功。

双方的和谈代表虽然为了祖国未来民族大义,有一腔热情,但热情不能当饭吃,不给钱让坐着空谈几个月,谁也会心里烦躁敷衍了事。

最终双方的会议经费是这样解决的,北洋政府通过银行垫付会议经费,和谈结束后由财政部报销。南方军政府就比较凄惨了,是由南方和谈代表唐绍仪在自己成立的保险公司里支出了一笔钱,供整个代表团几个月的吃穿住行,最后南方军政府里也无人过问此事。

这笔钱就这样成了唐绍仪的私人债务,因为和谈的地点在上海,所以这笔开支不菲,拖了二十年的时间才还清,而他的保险公司也由于经营不善和唐绍仪的拖欠借款,没过多久也倒闭了。

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议和,为何会拖垮一个保险公司

第三、内部力量的影响。当时的北洋政府段祺瑞是主战派,主张武力一统全国,南方军政府孙文先生是主战派,主张和北洋军阀决一死战,扫清旧弊,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

以两人为首主战派在双方的阵营里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但孙文先生因为西南军阀的排挤,再加上手中没有兵权,所以做不了主,和谈还是以西南军阀为主。

孙文先生对于和谈根本没有抱希望,因为前一次的和谈被袁世凯耍了,所以他想号召更多的人来反抗北洋军阀的统治,孙文先生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支持和谈,本身就释放出一种特殊的信号。

至于段祺瑞,在和谈期间还派兵攻打南方军政府的士兵,就很明确的表明了态度,来自双方内部的影响也让和谈困难重重。

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议和,为何会拖垮一个保险公司

双方从1919年2月谈到了5月,很多的问题都达不成共识,只能不欢而散,以双方和谈代表的辞职宣告着和谈的结束。这一场发生在民国初年,在列强逼迫下开始的南北和谈,不仅拖垮了一个保险公司,也随着发生在这年5月4日的一场运动摧毁了民众对北洋军阀最后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