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沙遗址,出土一千根象牙,为何考古学家要就地掩埋并禁止挖掘?

邢小燕


太多了,放不下,弄出来的需放在树脂里面保存,不然氧化完了就没了,无法保存。现目前还能在现场看见未出土的象牙。







飞翔的毛毛蟲


2001年金沙江遗址被发掘后震惊了全世界,没错,因为世界上已经太久没有新的遗迹被发掘出来,而金沙江的出现几乎让考古界疯狂。

金沙江遗址发掘出1000多根象牙,重达数万吨,而且最长的象牙更是达到了185cm,此外还有其他如犀牛等其他陪葬品。要知道现在成年雄性亚洲象的象牙最长都不会超过100cm,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远古时代亚洲象数量的庞大,同时也表明巴蜀文明的繁荣。

那么在挖掘出这么庞大的数量的象牙之后,为何还要重新将它们掩埋呢?

答案是:无法对深埋于地下的文物进行有效保存。

这些象牙深埋于地下长达几千年,而四川一向是我国的天府之地,土质肥沃,土地里面蕴含了大量的水份,容易发生氧化,因此这些出土的象牙重现天日后,很容易风化破碎。因此当时的发掘组才决定停止开挖,并重新掩埋于地下。

而这些被发掘出来的象牙,因为破碎后再重新掩埋也并没有多大意义,因此才重新拼凑出来,密封与无氧环境中,而难以修复的,就置于特质的溶液中浸泡。

相信再找到更好的保存方法以后,我相信这批远古时代的象牙还会重现天日的。


这个历史很正


当年曾采访过金沙遗址,就这个问题采访过成都博物院院长,兼金沙博物馆馆长王毅。这批珍贵的象牙,最初出土的位置,是在金沙遗址馆中的第11号遗迹坑,比邻古河道的地方,有一处隆起的沙土包,在对沙土包进行清理中,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了数以吨计的象牙,多达八层,摆放极为规律,并夹杂着大量的玉器与铜器,王毅介绍说,在遗址表层的下方,还有更多的象牙和器物静静地沉睡在地层之中。由于现在还缺少有把握的保存技术,所以只拿出了数根进行尝试性试验,最终选择了与法国合作方合作研发的高分子有机硅材料灌封技术:将象牙嵌封,外部再定制透明亚克力匣,使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密封、透明的环境。为了有效避免光、温湿度对象牙的直接影响,还特地为它们配置了恒温恒湿展柜以及可调光强的低压卤素灯。

如此多的象牙,在金沙人的祭祀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金沙博物馆陈列馆第三展厅“天地不绝”中,有一件独特的灰白色平行四边形玉璋,器身上镌刻着两组神秘的图案,每组由一跪坐人像,两道折曲纹,以及三条直线纹路组成,人像高冠高鼻,方耳圆眼,身着长袍,双膝跪地,左手持握一物扛于肩上:“这一条柱状物体,很像一根完整的象牙,所以我们在推测,是不是如此多的象牙,就是金沙祭祀时,由祭祀手持肩扛,作为仪式的一个环节”王毅说,金沙曾出土一具小型辫发青铜立人,呈中空的双手置于胸前,做抱物状,其姿势酷似大名鼎鼎的三星堆青铜搭大立人,是不是中空双手所怀抱的,就是祭祀用的象牙?研究学者表示这仅仅是诸多可能性的一种,还需要更多的实物或者文献作证。

鉴于金沙时代的成都平原,河道纵横,洪灾频繁光顾,一些学者推测,祭祀中的象牙很可能用来慑服制造水灾,兴风作浪的凶神,《周礼·秋官·壶涿氏》曾记载,壶涿氏为了灭除“水虫”,曾向河中投掷瓦鼓与烧热的巨石,但最终必须动用被榆木(牡橭)十字贯穿的象牙,才能灭其元神。


用户69792950182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通俗幽默讲历史,快速有趣学知识,下面且听搜史君来答题。



象牙不管是在古代还是今天都是宝贝呀,四川金沙遗址竟然能出土1000根象牙,为何考古学家就要把他们都埋了呢?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搜史君感觉到很诧异,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话说21世纪的初年,四川金沙村因为施工发现了一个古墓。

而这个古墓经研究专家发现,竟然是商周时期的古遗址。光从这儿发现的文物就有1000多件,而且级别都很高。里面不仅有今天咱们主要说的象牙,还有太阳神鸟,金饰,金制品,在商州时期算是非常珍贵的了。



当时有三星堆的神奇文物,会出现过太阳神鸟,那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了。除了这1000多个完整的,还有很多碎块残缺不齐的象牙,其中最长的应该有1米9了吧。1000多根象牙数量非常惊人的,可以说是,而且这些象牙都非常整齐的排列在墓葬之中。

在古代或许没有明令禁止捕杀项类,收集象牙,但是这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数量非常惊人,可想而知当时有多少亚洲象惨死。经研究专家发现,这些大象都产自四川是四川的本地象品种属于亚洲象,而到今天咱们只听说过四川有熊猫,却没有听说四川有大象。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1000根象牙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为什么专家却禁止对这1000根象牙进行发掘呢?

原来是这些象牙在今天的条件下根本不容易保存。

古代的象牙制品很多,留存到今天的也有不少,就像古代的象牙雕刻,在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但是深埋地下几千年的象牙,我想这个应该不是很好保存的吧。

为了让这1000多根象牙能够相对完好的保存,所以专家决定不对这1000根象牙的后续进行挖掘,也将这1000根象牙继续深埋在了地下,而今天我们在四川金沙遗址看到的一些象牙,只是当时发掘出来的一部分。

熊猫是宝,象牙也是宝,古代留下来的东西人们都当做宝。但像四川这个地方能保存下来,1000多根象牙,而且还是几千年以前呢,真的算是很稀奇的了,这些象牙已经不能用价值来衡量了。



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瑰宝。这些瑰宝需要我们中华儿女来保存、保护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想来这些专家,将这些1000多根象牙又重新埋回地下,不是为了让这些宝物不能重见天日,而是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好的保存,以咱们现在的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将这1000多根象牙完整的保存下来。



试想如果每一个文物我们都要将它发掘出来,在他们重见天日之后所遭受到的破坏,一件件瑰宝损失殆尽,试问一下我们的后代还能看见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吗?


历史中简堂搜史君


金沙遗址考古背景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的西北部,2001年在发掘现场除了出土国宝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十节玉琮、青铜立人和石虎等,还发现了大量象牙。虽然机械施工破坏原坑的形制,但仍能看出坑内器物分层叠放,规律堆积的象牙多达8层,约有两三吨。成吨象牙的考古发现在世界上尚数首次。

在三星堆祭祀坑曾出土过象牙,约80多根,考古人员大多认为这些象牙来自云南或者印度。在对金沙遗址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地区有藻类、蕨类、祼子、被子植物的遗存,古河道里出土了大量珍贵乌木,体量巨大;古河道之外发现了象骨和麂骨等,推测成都平原当时有大片适合野生大象生存的茂密森林。另外据《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因此,金沙遗址发现的这些象牙,很可能就是本地所产。

象牙出土状况

象牙出土的地点属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堆积层,河道河床泥沙堆积层与陆地堆积层相互交错,含有大量的有机腐殖质。出土的象牙大部分为完整的未经加工的成年亚洲象象牙。

虽然象牙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是质地酥脆、含水量高的糟朽象牙。因为三千多年的埋藏过程中, 象牙中的蛋白质已降解迨尽, 保存下来的成分基本为无机盐。经过常年累月的腐蚀, 几乎所有的象牙都有较大的髓腔空洞,深度占到总长度的一半以上。象牙的含水率较高,清理出的象牙暴露在空气中, 失水很快,表面很快开裂, 原有的裂隙变宽, 沿着年轮及辐射线分层、开裂、剥离。 加之光照、微生物的侵蚀与降解,象牙表面会迅速变色, 裂隙增宽,甚至产生新的断裂、霉变等病害。

象牙处理方式

因为缺少对古象牙的保护技术,据估计,这批象牙在自然环境中裸露存放, 失水很快,不出一年, 发掘出土的成形象牙就会风化成粉状, 不复存在。(后来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于是还未挖掘的部分予以填埋,尽量保持原环境。(并非将出土的象牙回填)

对于出土的象牙,做了成分分析、脱水试验、嵌封材料的选择,,以期找到最佳的保护方法和保护材料。

由上图可知,自然脱水和烘干脱水都无法保存这批象牙,后来经过成分分析、失水和脱水试验、光老化试验、封嵌材料筛选等多次实验,除了对已出土的象牙进行保护之外,对遗址的再次挖掘进行了预加固、清理、修复和嵌封等新的出土方式。

这不是题主简单的“就地掩埋并禁止挖掘”能描述和概况的。


Hello翻译官


好不容易挖出来,又再埋回去?

2001年2月,金沙遗址发掘出数以吨计的象牙。一方面,这是考古史上罕有的奇观。另一方面,也让人们猝不及防。

金沙遗址发现金器、铜器、玉器以及其它等等之器,都在考古人员的意料之中,他们也具备相应的专门知识来应对。至于象牙出土,实在说,确实始料未及。毕竟,谁能想到,在成都西郊,竟然有大规模的大象的大牙,这个脑洞真的好大。况且,这批象牙还有特殊情况,不免令人们有些手忙脚乱。


这些最长达1.85米的象牙,是未经加工的成年亚洲象的牙。出现在发掘地层的第十二层,呈多层积压和交错堆叠状态。这个地层泥土湿润,含沙量较高,属于陆地堆积层与河道堆积层的交互地带。

深藏不露三千年的象牙,蛋白质已大致降解完了,剩下的多是无机盐。加之地层中有机繁殖质的作用,象牙已遭腐蚀,形成髓腔空洞,湿泥沙便填充进来。象牙清理后,由于脱水、见光,很快出现开裂、变色、发霉等现象。咋办?难道再掩埋回去?

显然,这些问题难不住考古人员。稳住阵角后,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先用湿毛巾护住象牙,再拿保鲜膜裹包,然后请出石膏来固定,装入箱子。

同时,研究人员开始对这些象牙进行成分分析、脱水试验以及选择至关重要的嵌封材料。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里,就可以看到,大量用有机硅封护的象牙。还有浸泡在特制溶液里的象牙,用以展示:

在遗迹馆,倒是有象牙埋在泥土中,探头探脑的露出来一些点。这是对金沙象牙进行原生态的展示,当然禁止挖掘。


莫安排


2001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


由来

2001年春,四川成都金沙村一支施工队,挖掘机挖泥时,察觉到泥土中带有玉器、骨器和青铜器。明白挖掘到了古墓,消息很快上报相关部门。考古专家到场发掘清理后,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金沙遗址。


遗址是商周时期的,占地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整个区域内不仅有宫殿、居民区、祭祀场所等遗迹,而且还有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

在众多的文物中有一样非常引人注目,就是2005年,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图案。


象牙

在遗址中除勒耀眼的太阳神鸟之外,最让人惊奇的就是其中的象牙了。


我国考古发掘史上,发掘出象牙的情况并不多,但在金沙遗址中只挖掘了十分之一就出土了象牙1000多根,这些象牙密密麻麻摆放在坑内,其中最长的一根长达1.85米。除了完整的象牙外,还有40多件成段或者成片的象牙制品,总重量达到一吨多。

它证明了:

1、尽管现在四川地区已经找不到野生大象了,但象牙的出土意味着若干年前,四川盆地很可能是野生大象的家。

2、几千年前,四川地区属于热带。


为什么剩下的九层就不挖掘了 ???


1、象牙保存成本太高

象牙虽然和人类的牙齿结构相同,最外层都是一层牙釉质[珐琅质],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它们在潮湿的土壤中埋藏了三千年左右,质地已经发生了改变,变得异常脆弱。如果一不小心风化,很有可能变成一堆粉末。

制作一个供参观的样品费用达到了4万元,上千根象牙如果想要完整保存,那花费的资金可想而知。

2、遇到氧气,会风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继续发掘遗址后砖家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出土的象牙一见光,就开始迅速风化,变成粉末。所以掩埋,才是现今为止最正确的保护措施。

如: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掉色的情况,而每年光是用于秦始皇兵马俑修复的资金就难以计数。所以兵马俑只发掘了一、二、三号坑,也停了下来。


总结

相信随着中国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物保存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批远古时代的象牙总会有重现天日的一天。


爱读书的小蛋蛋


众所周知,四川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据悉,在 20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了,有四川资阳县出土的“资阳人”头骨化石为证。而四川地区的古文明共有渠县城坝遗址、巫山大溪遗址等新石器文明遗址200多处。

编辑

下面,就来看金沙遗址的奇闻趣事。

2001年2月,四川金沙村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人惊呆了,他们发现一根白骨头和一个石器。惊恐之下,工人把情况报告了当地有关部门。考古专家闻讯赶到现场,经考察发现,这是商周时期的古遗址——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被发现的消息传出,立即震惊了全世界。金沙遗址分布约4平方公里,其规模之大仅次于三星堆,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而随着考古的进行,一件件精美的金器、铜器、玉器等文物不断的被发掘出来。其实这些都在考古人员的意料之中,毕竟这是远古著名遗址嘛。然而,当大象的坑出现时,里面填满了象牙,众人惊呆了。

编辑

之后,专家深入探索出土了1000余根象牙,重达上万吨。这些象牙最长达1.85米,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成年亚洲象的牙。出现在发掘地层的第十二层,呈多层积压和交错堆叠状态。这个地层泥土湿润,含沙量较高,属于陆地堆积层与河道堆积层的交互地带。

出土的金沙象牙,不但有根,而且排列整齐,有的被切成了块状或者片状,当然也有象牙制成的器具。

而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问题也接踵而来。

编辑

第一个问题,这么多象牙从哪里来的呢?

在今天象牙交易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在古代或许没有明令禁止捕杀项类,收集象牙,但是这1000多根完整的象牙数量非常惊人,得要多少只亚洲象只能收集而成。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象是西双版纳外来的。

理由是:《山海经》里就曾记载:“巴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金沙遗址如此多象牙的的发现,可见在3000年前,在蜀地,大象太普遍了。

第二个问题,这些象牙有什么用途呢?

要知道象牙出在象身上,无论古今,征服大象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在没有麻醉药和枪支的远古时候,打下大象更是象征着力量和财富。

而古代用这些象牙,很有可能被用来献祭给神灵和祖先,祈求保佑风调雨顺。

编辑

第三个问题,如何保存这些象牙呢?

要知道,古代的象牙制品很多,留存到今天的却很少。而象牙也是宝,算是很稀奇之物了,这些象牙已经不能用价值来衡量了。

然而,由于象牙数千年来,一直处于地下水分充足、无光缺氧的环境中,使得它们的强度开始减弱,到我们使它重见天日时,硬度大大减弱。

文物最怕就是氧化,鉴于此,在金江遗址中发现象牙后,专家立即开始了保护性挖掘,先用湿毛巾保鲜膜保证象牙出土后水分不会流失,再给象牙打上石膏,火速送往研究所,泡在特制溶液里。

然而这些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单是一根普通象牙的处理费用就高达四万,1000多根象牙对物力人力和资金的要求实在太高。

一方面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在今天的条件下根本不容易保存。另一方面维护资金也吃不消,

编辑

无奈之下,专家在处理一部分象牙后,决定禁止继续挖掘后面的象牙。因此,我们今天在四川金沙遗址看到的一些象牙,只是当时发掘出来的一部分,而大部分象牙依然被深深地埋藏在地下。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四川金沙遗址的发现震惊了考古学界,因为金沙遗址无论从规模还是文物价值方面来看都是数一数二的。当时考古学家在挖掘金沙遗址的过程中惊喜连连,还发现了一千多根象牙,但是后来这些象牙都被埋了起来,考古学家为何要这样忍痛割爱呢?

金沙遗址现在已经被列入到当时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可见金沙遗址中的文物是十分稀有的。其实在这座遗址中不仅有象牙,还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那就是太阳神鸟金饰,这个金饰是由纯金打造的,而且质地非常轻盈,虽然年代久远,但是金饰的保存完好,也堪称奇迹。金饰的制作十分精细,雕刻出了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周围还有四只神鸟围绕着。这个金饰的雕刻工艺十分了得,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无法仿造出来,更加重要的是,金饰是通过镂空的方式雕刻完成的,这也增加了更高的工艺难度。当时考古专家甚至感叹到,这个金饰就如同用剪子在金子上剪出来一般,后来为了避免对金饰造成损坏,考古专家还试图进行仿造,当时进行了多次尝试后还是无法实现,只能放弃。而太阳神鸟金饰不仅成为了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图案也成为了我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与此同时金沙遗址出土的一千多根象牙也让考古学家十分惊叹,因为象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十分稀有,这些象牙大多保存完好,只有一小部分变成了碎块。当时有专家对这些象牙进行了称重,足足有一吨。这些象牙其实是非常珍贵的文物,也可以提供大量的考古信息,考古专家对此感到爱不释手。可是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专家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大难题,就是象牙的保存问题。为了可以将这些象牙都完好的保存下来,当时专家们采用了一些方法对其进行保存,如果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这些象牙很可能会受到风化的影响而变成粉末。后来有专家采用了一些化学处理方法,这样看起来似乎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单单对一根象牙进行保护就要花费四万多成本,而一千多根象牙所需要的成本可想而知。

更加重要的是,当时所采用的保护方法并无法保证可以对象牙进行长期保存,所以如果真的要花费巨资进行保护,不仅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后来专家们只能忍痛将这些象牙重新掩埋在地下,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对象牙进行妥善的保存。


历史课课代表


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在四川因为施工而出土了一个古墓,在这个古墓的周围的泥土之中发现了很多的象牙和玉器的碎片,这边引起了当时的轰动,专家们都认为在这个古墓的周围一定有着什么不简单的遗址。这个古墓也被列为了十大考古之一。

金沙遗址

这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遗址,当时占地五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宫殿,大量的古代的古迹,这个地方挖掘还不到十分之一的时候便挖掘出了一千多件古代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是价值连城,对于古代的文物,国家自然是加以保护。其中有一件物品太阳神鸟金饰应属于此次文物之中价值最高的一件,该物件十分的轻薄,在装饰中间是放射光芒的太阳,在四周围绕着四只神鸟,耀眼无比。

当然除了这些的文物,还有着一千多根完整的象牙,可惜这些象牙早已经是残缺不齐,无法复原,但是其中最长的一根象牙超过了1.85米,这些象牙经过了两千年之久却依然没有腐烂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可是文物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便如何完好的保存下去


象牙出土之时便有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象牙一旦出土便会被风化,难以保存下来,专家对于一根象牙的保护就需要花费十万元人名币左右,而一千多根象牙则需要花费太多的钱财,可是专家们发现象牙埋在土中却可以保存完好,于是这一千多根象牙便被埋在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